《黔南会灯录》,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序刊。收在《禅宗全书》第二十四册。主要辑录明、清两代黔地诸师的机缘语要。黔者,指黔州(县治在今四川省彭水县)。作者鉴于“披阅传灯,见古今尊宿名目,多在江浙诸省,惟黔中未见片言点墨”,而遍历黔州诸郡,汇收全黔诸家语录,编成此书。书中所收禅师,以四川出生者为主,旁及云南等地,计119人。《黔南会灯录》八卷,系善一如纯跋涉各地,遍访名山大刹,问故荒江古庵,广搜口碑,博采语录,从游历时发大悲愿,到返归故里后握管执笔,再到《黔南会灯录》全书之告竣,历时近二十年。书成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次年即刻板入藏。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五册。《嘉兴续藏》原本、日本藏影印本均次于《锦江禅灯》之后,为史传部重要撰述。除藏本外,又有民国十九年贵阳文通书局铅印单行本。内容系收录明清时代川、滇诸地之禅家语要。计收录一一六位禅师之上堂、小参、示众、机缘、拈颂、法语等。该书所收录之禅家,以临济宗天童圆悟之法嗣破山海明之法系最多,并含相同之临济宗汉月法藏之法系、曹洞宗云门之法系及不详法系者若干名。
6.35 万字 | 2024-03-16 09:01更新
明代华阴《道藏》本《孙子集注》的后传。嘉靖乙卯年(1555)刊刻。13卷。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著录,称此书“即《宋志》所称《十家注》”。卷首有谈氏序。1936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影印。谈恺刻并序。前有《〈孙子集注〉序》,末署“嘉靖乙卯春正月穀日锡山谈恺书虔台之思归轩”。嘉靖乙卯即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穀旦”,义为“良辰”。经校查,这是依南宋《十一家注孙子》的翻刻本。书中凡引曹操注直称“曹操曰”,与南宋《十一家注孙子》同,而与孙星衍校《孙子十家注》所依据的底本华阴道藏本不同,其引曹操注一律称“曹公曰”。款式与南宋《十一家注孙子》不同,宋人刻书习惯是在原文行内加注(双行小字),此《孙子集注》则是原文占一行,注文另起一行,低原文一格,用与原文大小一样的字,依序排列注文。此刻本对于校勘《孙子》有重要的价值(唯《行军篇》有若干错乱)。
15.63 万字 | 2022-11-18 20:16更新
罗惇曧(1871~1924年)撰。罗氏号瘿公,又号宾退,以号行世。其经历丰富,民初致力于清代野史掌故的搜集整理,著述颇丰,此书即其中的一种。凡三十八则,记有清一代朝野故实,如“孙尔准为年羹尧之子”、“世宗杀允禔”、“翁同龢荣禄交恶”、“太后下嫁”等等。此书为清代野史掌故方面的名作。另外还著有《宾退录》等著作。
3.18 万字 | 2023-05-19 08:14更新
《易纬通卦验》·二卷。马端临《经籍考》及《宋史·艺文志》俱载其名。则详加参校,与本文两存之。盖通其所可知,阙其所不可知,亦阙疑仍旧之义也。
1.38 万字 | 2022-12-12 09:37更新
《酉阳杂俎》是唐代段成式创作的笔记小说集,成书于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左右。该作品有前卷20卷,续集10卷。这本书的性质,据作者自序,“固役不耻者,抑志怪小说之书也”。所记有仙佛鬼怪、人事以至动物、植物、酒食、寺庙等等,分类编录,一部分内容属志怪传奇类,另一些记载各地与异域珍异之物,与晋张华《博物志》相类。《酉阳杂俎》虽为博物类笔记小说,但其诸多篇目叙事完备且富有技巧性,对后世小说叙事具有美学意义上的影响。
15.35 万字 | 2024-02-18 17:39更新
《诸佛要集经》,凡二卷。略称要集经。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记述佛陀于王舍城旁帝树石室中入定三月,以神通力至普光世界天王佛处,宣说诸佛要集之法,及文殊菩萨倾其神力,未能动摇离意女(天王如来右侧之女子)入定一事。又佛所说之要集法有六:(一)诸法空,(二)诸法常住,(三)初发菩萨心,(四)六度无极,(五)菩萨十地所入处,(六)佛不可得。
2.25 万字 | 2023-01-11 11:12更新
《公孙龙子》是中国先秦时期名家的主要代表公孙龙的重要著作。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公孙龙子》原有14篇,后来多数散失。现存的《公孙龙子》一书只有6篇,保存在明代的《道藏》中,该书流传情况复杂,宋代以后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认为今本《公孙龙子》是晋朝人根据零碎材料编纂起来的,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先秦《公孙龙子》的本来面目。该书是研究公孙龙哲学观点和逻辑思想的重要史料。
0.45 万字 | 2021-10-18 17:53更新
《西京杂记》是古代历史笔记小说集。汉代刘歆著,东晋葛洪辑抄。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首都长安。写的是西汉的杂史,既有历史也有西汉的许多遗闻轶事。其中有人们喜闻乐道、传为佳话的"昭君出塞","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等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皆首出此书,且为后人为典故。还有一句成语“凿壁借光”,也是从该书的匡衡的故事中流传出来的。
1.65 万字 | 2022-03-22 09:00更新
《丹阳记》,南朝地志。宋山谦之纂。南京自东吴建都,其名已著。当时有无专门记述,已无从考证。而今能够考见最早的南京方志,则是南朝刘宋时山谦之编纂的《丹阳记》。书中所称的丹阳,指的是当时的丹阳郡。刘宋时丹阳郡辖九县,大多属今南京市地域。
0.04 万字 | 2023-05-19 08:12更新
《潜书》是明末清初唐甄创作的哲学著作。《潜书》(1705)起初仿《论衡》之体,名叫《衡书》,13篇,署名唐大陶,意在权衡天下。后来逐渐增加到97篇,并改名《潜书》,署名唐甄,意为潜而待用。全书先分上下两篇,每篇又各分上下,合4卷之数,共97目。全书主要是政论文,一部分是教育著作。所述内容不在于引经注典,更不同于汉后诸儒的文字章句之学,而在于针对时弊,吸取明末政治腐败导致农民起义的教训,提出一系列抨击君权专制和倡导以民为本的进步的政教观点和主张,旨在善政养民,摒弃程朱理学,以实学济世扶危,治国平天下。
11.72 万字 | 2022-05-15 07:29更新
令狐澄编撰的《贞陵遗事》和柳玭编撰的《续贞陵遗事》均记载唐宣宗轶事,是唐代两部具有小说性质的杂史,在《资治通鉴》中曾被采用,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可惜均已亡佚。详考相关文献可知,令狐澄是令狐楚之子,曾为浙江西道观察使、中书舍人。柳玭是柳仲郢之子,曾为吏部侍郎、御史大夫,后贬为泸州刺史,卒于北归途中。二书佚文在《太平广记》、《资治通鉴考异》、《唐语林》等宋代书籍中有所保留,钩稽考订,前者可得佚文17条,后者5条,前书已为全璧,后者亦过三分之一。
0.55 万字 | 2023-10-08 07:44更新
《绣球缘》是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全称《大明全传绣球缘》,又名《烈女惊魂传》《巧冤家》。 四卷二十九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咸丰元年(1851)。全书叙明万历间朱能与黄素娟才子佳人历经磨难,终成眷属事。书名《绣球缘》,是因素娟遭难投水,张居正乘船经过,命人救起,收留于家。后居正平倭,“计划尽是此女暗中指点,至得成功,又将此功劳让与”居正。居正“爱她才德兼优,遂收她为养女,替她择婿,彩球掷中朱能”,得成夫妇,团圆偕老。《绣球缘》没有摆脱奸臣害人、志士落难,最后天理昭彰,好人中状元,报仇雪恨,姻缘美满这一俗套。文字水平低,结构、情节多凑合,构思也多有不合理处
6.11 万字 | 2022-07-25 08:19更新
《投子义青禅师语录》,凡二卷。又作舒州投子青禅师语录、投子青和尚录、妙续大师语录。宋代投子义青禅师撰,自觉重编。收于《万续藏》第一二四册。编集白云山海会禅院语录、投子山胜因禅院语录、师答同霖十问、五位颂并序、五位偏正谣、四宾主、偈、颂古公案一百则等。
2.46 万字 | 2023-08-22 11:22更新
《楚石梵琦禅师语录》,凡二十卷。全称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又作楚石禅师语录、楚石录。元末僧梵琦(1296~1370)撰,祖光、昙绍、良彦等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四册。编集福臻寺语录、天宁永祚寺语录、大报国寺语录、本觉寺语录、秉拂小参、颂古、法语、杂着,并附行状及宋濂所撰之序、塔铭等。
17.79 万字 | 2023-09-11 16:39更新
《四时纂要》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农书。唐末或五代初期,韩鄂 (一作韩谔) 撰,仿照《礼记月令》,逐月列举适宜农事。 全书5卷。农业技术部分主要引自 《齐民要术》有增益。有茶与雄麻、黍穄间作和人工培育食用菌及植棉技术的记载。
4.49 万字 | 2022-04-07 07:57更新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后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学说汇总。《庄子》对工具理性也进行了深刻批判。 [37] 《庄子》进一步提出了“得意忘言”的观点。 [38] 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8.14 万字 | 2021-10-27 13:29更新
《南朝金粉录》,清代牢骚子著, 嘉庆云秀轩本。佳人、才子、名士、英雄、皆活灵活现,其作设心之苦,用意之深,措辞之雅,言论之确,虽不过十万言,其言简意赅,实足为软红尘中当头棒喝。直以为劝世之文也可,即为讽世之文更佳。读来,颇有感悟。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后庆和、鼎铭与洪结为知己。庆和考中进士,救误落风尘的王娟娟于水火,洪亦获朝廷重用。佳人才子,俱成美眷。全书言辞优美,情节生动,引人入胜。
11.76 万字 | 2022-07-16 08:21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