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西水法
泰西水法

熊三拔 徐光启 | 农工百技 | 已完结

《泰西水法》:徐光启与传教士熊三拔合译,成书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共6卷。《泰西水法》是一部介绍西方水利科学的重要著作,《四库全书总目》对此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称“是书皆记取水蓄水之法。”第一卷为龙尾车,用挈江河之水;第二卷为玉衡车,用挈井泉之水;第三卷为水库记,用蓄雨雪之水;第四卷为水法附余,讲寻泉作井之法,并附以疗病之水;第五卷为水法或问,备言水性;第六卷为诸器之图式。总目又对传入中国的西方科学进行了比较,对水利学作了较高的评价。明确指出:“西洋之学,以测量步算为第一,而奇器次之,奇器之中,水法尤切于民用,视他器之徒矜工巧,为耳目之玩者又殊。固讲水利者所必资也。”

2.31 万字 | 2022-05-13 14:51更新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

贾思勰 | 农工百技 | 已完结

《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全书10卷92篇,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

15.20 万字 | 2022-05-21 08:17更新

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法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摄颂》 宋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法贤奉诏译

1.38 万字 | 2022-06-13 08:14更新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

法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七卷,宋西天三藏朝奉大夫明教大师法贤奉诏译译。高明肇分三辰方乃序其次。厚载初定万汇於以发乎端。清浊之体既彰善恶之源。是显然后以文物立其教。以正典化其俗。利益之功同归於理。於是乎像法来於西国。真谛流於中夏。洞贯千古真实之理。无以穷囊。

6.41 万字 | 2022-06-17 15:02更新

浓情快史
浓情快史

嘉禾餐花主人 | 历史演义 | 已完结

《浓情快史》又名《媚娘艳史》,是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三十回。题“嘉禾餐花主人编次,西湖鹏鷃居士评阅”,其真实姓名不详。成书于清康熙年间。《浓情快史》的故事构架,来自晚明已出隋唐演义小说,专写武则天事。写武则天人宫前的经历,即其父四十无子,其母张氏梦玉面狐而有孕,生媚娘即则天。十三岁起与武三思、张昌宗、张玉、江秉、白分子的各种关系,是此书之特有创作。至武则天入宫,从太宗宠幸,与高宗调情,游上苑观花,直至与薛敖曹交等。 [2] 书杂采多种小说如《如意君传》《素娥篇》等而成,每杂乱无章,复有不联贯衔接处。

0.91 万字 | 2022-12-03 09:53更新

笑林广记
笑林广记

程世爵 | 文言笔记 | 已完结

《笑林广记》是清代程世爵撰文言笑话集,又名《增广笑林广记》《增广笑林广记全集》,不分卷,成书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笑林广记》是集中国古代民间传统笑话之大成者,清代署名“游戏主人”收集而成。全书分12部,所收笑话或直刺现实,或隐讽世情,有的格调高雅,妙趣横生,充分表现出了劳动人民的机敏和幽默,表现了他们对世间邪恶习气作风的嘲讽。

8.42 万字 | 2022-07-22 08:43更新

秦王逸史
秦王逸史

诸圣邻 | 历史演义 | 已完结

《秦王逸史》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明代的诸圣邻。小说采撷正史、野史、传闻,杂以鬼神,生动集中地敷演了唐代开国前后的一些传奇故事,讲述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即帝位的经历。

27.30 万字 | 2022-07-27 08:59更新

诗话总龟
诗话总龟

阮阅 | 文化艺术 | 已完结

《诗话总龟》前集,诗话集。编辑者宋代阮阅。诗作传于今者,有《郴江百咏》一卷。《前集》,所引之书皆出北宋或北宋稍前,基本上为阮氏所辑。所引之书,不少已经失传,往往赖其摭拾而存。

25.86 万字 | 2022-08-03 20:37更新

林泉高致
林泉高致

郭熙 | 文化艺术 | 已完结

《林泉高致》,中国北宋时期论山水画创作的重要专著。作者郭熙,字淳夫,河阳温县(今河南温县)人,著名画家。《林泉高致》6篇,由郭思编述其父郭熙的创作经验和艺术见解而成。全书分六节,即除开序言外,山水训、画意、画诀、画格拾遗、画题、画记。

0.80 万字 | 2022-08-10 14:23更新

作义要诀
作义要诀

倪士毅 | 文论文评 | 已完结

《作义要诀》是元倪士毅撰文章著作。一卷。

0.40 万字 | 2022-09-03 21:57更新

父子合集经
父子合集经

宋日称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父子合集经》,20卷,宋日称等译。彼一切智作是说诸界本来常空寂。如示空拳但有名诳诱愚童实无得。凡愚妄想执为有由於胜义不能解。展转轮回三有中譬如商人迷巨海。尔时世尊知诸天子深心所念。口放净光普照时会。尊者马胜比丘睹是光已一心合掌以偈问曰:如来今者放光明众会见已生疑虑。愿为我等说其由令此大众心安隐。

9.00 万字 | 2022-09-07 09:09更新

大集虚空藏菩萨所问经
大集虚空藏菩萨所问经

不空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大集虚空藏菩萨所问经》,《大方等大集经-虚空藏品》异译本,大集经的背景是释迦牟尼示现成佛后十六年,观察此土众生善根成熟,可以宣说大乘菩萨法藏,用神力在欲色二界之中变宝庄严道场,无量世界菩萨来集,故名大集。 虚空藏品,明文开示地、水、风、空四大无依,自性清净,与《楞严经》虚空藏菩萨圆通十分吻合。偏讲般若智慧。

5.57 万字 | 2022-11-02 08:23更新

投笔肤谈
投笔肤谈

西湖逸士 | 诸子别集 | 已完结

《投笔肤谈》是中国明代兵书,著者署为西湖逸士,明何守法撰音点注。现存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弘锡堂刊本。全书分上下卷,共13篇,以示“仿《孙子》之遗旨”。 全书逻辑严谨,重点突出,明显地反映出明朝后期的御侮思想。书中有何守法的题解和点注,题解指出该篇的主要内容和与其他篇的联系,注解解释原文并以大量战例为佐证。但“方术”中有些怪诞神异内容,则无价值。

2.88 万字 | 2022-11-05 08:34更新

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
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

法天 | 佛教经典 | 连载中

《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五卷,赵宋法天译。明宝光明陀罗尼之法门。多与华严经十住品及贤者品同。佛在鹫峰山中,与无量大菩萨俱。普贤与佛,问答法界深义。妙吉祥请问宝光明总持法门,佛令转问普贤。因问觉与觉者二字之义。舍利弗广叹菩萨智能,不可角敌。次有法慧菩萨入定受加,出说十住法门。(与华严经十住品长行偈颂俱同。)普贤菩萨赞叹印证。舍利弗自叹从来未闻。佛命其广集诸天,重请妙吉祥说法。妙吉祥许已,大地震动,十方云集,乃相与问答,令众获益。普贤复问如来大悲之义,复请如来说宝光明总持陀罗尼。舍利弗又与妙吉祥问答妙法,住世几何。妙吉祥复问佛持经之福,谤经之罪。普贤又问持经者当生何土。又问云何得此宝光明总持法。佛答以一法,谓不起煞意。又有二法,谓离于瞋恚,善言诱喻。阿难又问佛闻经之处。佛又为普贤菩萨说偈。

3.40 万字 | 2022-11-06 14:10更新

佛说十地经
佛说十地经

尸罗达摩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十地经》,属佛说法的第一个时期,收录在大乘经藏华严部,他不是独立的一部佛经,是华严宗的根本经典。这部经是金刚藏菩萨,为解脱月菩萨,解说的菩萨修行十个阶段。

6.22 万字 | 2022-11-06 14:34更新

古小说钩沉
古小说钩沉

鲁迅 | 文论文评 | 已完结

《古小说钩沈》是关于中国古代小说史研究的重要著作,共辑录先秦至隋代古小说三十六种,且加以校勘,为研究唐代以前小说的重要参考书。《古小说钩沈》手稿为周作人收藏,1961年以此页赠鲍耀明,并题记。《古小说钩沉》共辑录先秦至隋代古小说三十六种。收罗宏富,且加以校勘。

17.83 万字 | 2022-11-07 20:03更新

摩诃摩耶经
摩诃摩耶经

昙景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摩诃摩耶经》,凡二卷。北齐昙景译。又称《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佛临般涅槃母子相见经。略称摩耶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本经前半部记述佛陀升忉利天,为其生母摩耶夫人说法,令得初果。后半部记述佛陀游化诸国,后于拘尸那揭罗之娑罗双树间入涅槃,摩诃摩耶由天上降下,悲号恸绝,时佛陀开金棺与之诀别;经末记述佛悬记关于法住法灭之情形。[历代三宝纪卷四、法经录卷一、开 元释教录卷一、卷六、阅藏知津卷二十五]

1.55 万字 | 2022-11-12 19:58更新

兵垒
兵垒

尹宾商 | 诸子别集 | 已完结

《兵垒》是明·尹宾商编著的一部军事著作。全书共七卷。将古代兵法抽象概括为三十六个字,每字都有独立的含义,每字之下引战例加以说明,共引战例三百三十七则。是书具有明清兵书的显著特点,条分缕析,事理结合。许多精避论述,已成军事名言,虽非名家手笔,亦不乏真知灼见。

7.85 万字 | 2022-11-18 20:21更新

善思童子经
善思童子经

阇那崛多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善思童子经,(经名)二卷,隋阇那崛多译。佛乞食毗耶离城,至毗摩罗诘家,善思童子献华礼佛,誓成菩提。佛为说法,童子证无生忍。

1.31 万字 | 2022-11-20 16:23更新

连山易
连山易

马国翰 | 易学典籍 | 已完结

《连山》,清·马国翰辑。《连山》,后亦称《连山易》,古多只称《连山》,其名初见于《周礼·春官宗伯·大卜》,据传为天皇氏所创。远古有三易,《周礼》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易,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其中连山易和归藏易,两千年来历代典籍鲜有记载,学术界无不认为其已失传,已成定论。此二易也成为中华文化领域里的一件千古之谜。历来学界以为,连山易是以艮卦开始,如山之连绵,故名连山。

0.63 万字 | 2022-12-06 18:49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