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虚至德真经四解
冲虚至德真经四解

高守元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冲虚至德真经四解》金人高守元纂集,约成书於大定乙酉。二十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高守元集《列子》张湛注、卢重玄解、宋徽宗政和御解、范致虚训释为一书,故名《四解》。全编以张湛注经、注为主体,不冠名姓,其他则以“卢曰”、“政和”、“范曰”相区别,悉数客观胪列而不加个人识断。东晋学者张湛,通过注解《列子》,宣扬他的玄学思想。盛唐学者卢重玄则以诠释经典阐述其重玄理论。殆至北宋政和年间,徽宗赵佶与其臣僚范致虚以“老学解读《列子》,糅合儒、道,并将宋代易学引入其中”,即《冲虚至德真经义解》及《冲虚至德真经解》二书。唐代殷敬顺《列子释文》(《冲虚真经释文》)侧重于音义训诂,而较早的诠解经典、阐发义理的传注之作非此四家莫属。

17.06 万字 | 2023-06-16 21:15更新

道德真经三解
道德真经三解

邓錡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道德真经三解》,元邓錡撰。四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邓锜以道教思想注解《老子》,又杂以《论语》、《孟子》兼摄儒道。此书体例较清晰,于经文之下,分列经解、道解、德解三解。据自序称述,解经即正经句读,贯通各章旨意。解道则为直述天地大道,始终原反。解德则指交索乾坤,颠倒水火,东金西木,结汞凝铅,一动一静,俱合大道。此书释义晓畅,显见丹经之旨;参儒说以释道,自有心得;而三解之说,实有独见,可谓道学一家之言。现存明 《道藏》本、明 《道藏举要》本。

5.67 万字 | 2023-06-26 20:35更新

法华灵验传
法华灵验传

了圆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法华灵验传》,凡二卷。高丽了圆(了因)撰。又称法华经灵验传。收于卍续藏第一三四册。本书记述古来有关法华经之灵验事迹一○七条。系抄录唐代慧详撰之弘赞法华传、南宋宗晓撰之法华经显应录、高丽真净撰之海东传弘录等三书中最奇特者 而成,以启劝后世。

2.96 万字 | 2023-08-23 16:10更新

施食通览
施食通览

宗晓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施食通览》,一卷,宋宗晓编并序,日本戒山刊行序,林师文跋。

2.58 万字 | 2023-08-23 16:28更新

华严经疏钞玄谈
华严经疏钞玄谈

澄观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华严经疏钞玄谈》,亦称《华严玄谈》、《清凉玄谈》。佛教著述。唐澄观述。九卷。取材于澄观自著的《随疏演义钞》。分为十门论述,特别列有华严列祖之说。书中还批驳了慧苑《华严经刊定记》中的一些说法。注疏书有鲜演的《华严玄谈抉择》、普瑞的《华严悬谈会玄记》等。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22.49 万字 | 2023-09-01 15:17更新

出三藏记集
出三藏记集

僧祐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现存最早的佛经目录。又称《出三藏记集录》、《梁出三藏记集》、《出三藏集记》、《出三藏记》,简称《僧祐录》。南朝齐梁时僧佑撰。15卷。出,即译出;三藏指经、律、论3种佛书,记集,是记录、汇集之意。记录了东汉至梁所译经卷、律、论等目录、序记以及译者传记等。此书为簿记体,书前有总序,下分4个部分:一撰缘起。说明佛经的起源和译经的始末;二铨名录。以经所出之时代,译者分类标明历代出经的名目。三总经序。记述众经的前序与后记,由此可考知译经的时间、地点、过程、译者及经义内容等。四述列传。记载历代僧人的传记,是现存最早的僧传。具有很大的史料价值。对南朝译经记述颇为详细,亦保存东晋释道安经录原文。书中还存有各代帝王士庶与诸名僧关系的史料。有宋、元、明、南北藏诸本。

23.90 万字 | 2024-03-15 06:15更新

大正句王经
大正句王经

法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即中阿含蜱肆王经也。

0.74 万字 | 2024-03-15 08:19更新

台宗十类因革论
台宗十类因革论

善月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台宗十类因革论,四卷,宋善月述。

10.07 万字 | 2024-03-26 19:43更新

禅苑瑶林注
禅苑瑶林注

志明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禅苑瑶林注》,三卷。金·错庵志明撰,元·雪堂德谏注。别称《禅蒙求》、《禅苑瑶林》、《禅苑瑶林注》、《禅苑蒙求瑶林》、《雪堂和尚注释禅苑瑶林》。收在《万续藏》第一四八册、《禅宗全书》第三十二册。志明为使初心学人知佛祖行业,以为办道修业之圭臬,乃搜集释尊以下至玄冥和尚等五六二祖之行事,模仿唐代李瀚之《蒙求》,于金·正大二年(1225)撰成此书。原书为四言一句之韵文体,总计二二四八字,后由德谏引用《普曜经》、《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人天眼目》、《僧宝传》、《佛祖统纪》、《禅林类聚》、《碧岩集》、《嘉泰普灯录》、《大惠书》、《林间录》、《大慧武库》等书,详为各句作注,于元宪宗五年(1255)由僧人玉溪付梓刊行。

8.79 万字 | 2024-05-14 17:15更新

禅林宝训合注
禅林宝训合注

张文嘉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禅林宝训合注》,清张文嘉较定,张文宪参阅。清顺治七年(1605)序刊,本书主要就净善重编的《禅林宝训》及大建等注书,删其繁芜,补其未备,合订成篇,因名“合注”。每篇文字下均附注说明,各卷末尾附音切表。收入《续藏经》第二编乙第十八套。

8.95 万字 | 2024-05-14 17:20更新

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

刘勰 | 诗文别集 | 已完结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 刘勰《文心雕龙》的命名来自于黄老道家环渊的著作《琴》。其解《序志》云:“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环渊)《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 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圣人是文人学习的楷模,“经书”是文章的典范。把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归结为“才”、“气”、“学”、“习”四个方面。

4.93 万字 | 2023-04-14 08:41更新

唐钟馗平鬼传
唐钟馗平鬼传

东山云中道人 | 神魔幻想 | 已完结

唐钟馗平鬼传(又名《钟馗平鬼传》、《平鬼传》)东山云中道人编。

4.38 万字 | 2023-04-22 18:20更新

飞龙全传
飞龙全传

吴璿 | 英雄传奇 | 已完结

《飞龙全传》是清代吴璿根据旧本《飞龙传》增补改编的长篇英雄传奇小说,共六十回。飞龙:借指皇帝,喻其居高位而临天下,如飞龙在天。《周易·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主要讲述了赵匡胤反抗昏君,逃走在江湖上行侠仗义,与好汉结交,最终建立大宋的故事。全书叙事三真七假,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民间讲史平话的粗豪气息,也溶进了改编者语言雅驯、清隽的风格。

35.68 万字 | 2023-05-16 16:22更新

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
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

朱星祚 | 神魔幻想 | 已完结

《二十四尊得道罗汉传》是明代朱星祚编写的白话短篇神魔小说集。六卷二十三则,缺第二十尊罗汉。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 这是一部宗教小说。演叙神灵怪幻法术之事,由作家驰骋神奇之想象和运用虚幻的笔墨,敷衍成篇。全书二十三则故事,虽然所写之人及事皆有不同,然而其基本框架及其所体现的精神,却完全像是从一个模式里翻造出来的,即主人公顿悟→行化→普渡众生→圆寂而成罗汉。

5.84 万字 | 2023-05-16 16:23更新

兵典
兵典

杜佑 | 诸子别集 | 已完结

《兵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独特的军事史。《兵典》总结了历史上军事建制的得失,梳理了历代军事家的思想、理论,总结了历史上著名战例,军事设施等等。总结了历史上治军御军的各种艺术,认为“制得其宜则治安,失其宜则乱“,广泛涉及了军事领域的各种问题,时间跨度数千年,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军事史。

15.58 万字 | 2022-03-04 20:27更新

西湖梦寻
西湖梦寻

张岱 | 诗文别集 | 已完结

《西湖梦寻》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所著的一部散文作品集,全书共五卷七十二则,对杭州一带重要的山水景色、佛教寺院、先贤祭祠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按照总记、北路、西路、中路、南路、外景的空间顺序依次写来,把杭州的古与今展现在读者面前。

6.06 万字 | 2022-03-21 13:59更新

海上花魅影
海上花魅影

绿意轩主人 | 世情小说 | 已完结

《海上花魅影》 据《自序》,绿意轩主人姓萧名鲁甫,字詹熙,衢州人,善画。此书作于光绪乙未(1895),作者有感于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积弱不能自振,及英人傅兰雅谓“中国所以不能自强者,一时文,二雅片,三女子缠足”。用了二个星期即完成此书。此书为中国古典小说中首倡改革开放之书。书叙浙东西溪村魏氏家族的兴衰故事。借小说中人物之口,提出“革时弊以策富强”的主张,反映了中日甲午战争前后,朝野上下有识之士要求自强的强烈愿望,是晚清小说中颇具时代特色的一部

8.27 万字 | 2022-03-23 10:35更新

于少保萃忠全传
于少保萃忠全传

孙高亮 | 历史演义 | 已完结

《于少保萃忠全传》是明代孙高亮创作的白话长篇历史传记小说,又称《大明忠肃于公太保演义传》《旌功萃忠录》。共十卷四十传。成书于明万历八年(1580)。以主人公于谦的一生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叙个人的品德、业迹、交往,旁及其它。尽管作品涉及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等前后七代六帝的历史演变,但是它的整体构思毕竟是围绕于谦这一个人的命运和遭遇来展开描写的。作品从他的出生写起,顺序次及幼年、青年,直到他含冤而死以及死后历代皇帝对他的昭雪和封谥。该小说以于谦“生作为中轴展开描叙, 线索清楚。从不同角度颂扬了他的忠耿才智、廉洁和勇敢。文字简炼,感情深沉。

11.47 万字 | 2022-03-23 11:35更新

白圭志
白圭志

崔象川 | 才子佳人 | 已完结

《白圭志》是清代崔象川著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全称《第八才子书白圭志》,一名《第八才子书》,又名《第十才子书》《第十才子书白圭志》《第一才女传》《第一才女传白圭志》《白圭全传》,四卷十六回,成书于清嘉庆三年(1798)。书中托演明嘉靖至万历时故事:善人张博,被同姓义弟张宏毒死。十五年后,张博阴魂显灵,将张宏罪行刻于白圭之上,托梦于新任福建巡抚刘忠,得报冤仇,故名曰《白圭志》。故事以张博之子张座瑞、女张兰英与武建章及杨菊英、刘秀英婚姻事为主线,写了人心善恶的因果报应,歌颂了善良聪敏和才智,鞭挞了谋财害命、为奸使坏的丑恶行为。情节曲折,变换迭宕,颇为生动。但人物性格不够鲜明。全书共描写了五十多个人物,主要人物是张庭瑞,武建章、张兰英、杨菊英和刘秀英。

5.86 万字 | 2022-03-26 12:44更新

恨海
恨海

吴趼人 | 世情小说 | 已完结

《恨海》是一部章回小说,共十回,清末吴趼人 所作。光绪三十二年(1906)上海广智书局排印本。1928年世界书局本。阿英编入1959年出版的《庚子事变文学集》。标写情小说。为作者早期作品。全书以庚子事变为背景,写两对青年男女的婚姻悲剧。书中具有浓厚的封建意识,对义和团采取否定态度。

5.31 万字 | 2022-04-17 10:56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