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集》,梁昭明太子萧统搜集陶渊明遗世作品,编为《陶渊明集》七卷,录一卷,并为之作:《陶渊明传》、《陶渊明集序》。
2.33 万字 | 2023-01-06 15:47更新
王冕,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中国绍兴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又因他的书斋叫“竹斋”,时人又称他为王竹斋或竹斋先生。《竹斋集》包括:七言律诗、金陵怀古、建康层楼、别金陵、遇昭瑞宫次韵二首、悼达兼善平章、寄天台丁仲容、发古塘、徐竹隐、听秋轩、送边伯京之闽、漫兴三首、寄东邻唐彦常等内容。
9.36 万字 | 2023-01-06 15:52更新
《文殊师利问经》,(梁)僧伽婆罗译,凡二卷。略称文殊问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系佛应文殊师利菩萨之发问,而答以种种问题者。全经计分十七品,卷上十四品,卷下三品。内容包括菩萨戒、佛身、无我、涅盘、般若、有余气、来去相、中道、三归、十戒、无垢、无所著无漏、发菩提心、字母及部派分裂等问题。唐代不空译‘文殊问经字母品第十四’一卷(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即本经第十四品之别译。[历代三宝纪卷十一、大唐内典录卷四、古今译经图纪卷四、开元释教录卷六、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九]
2.70 万字 | 2023-01-11 11:15更新
《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公元399年,后秦佛陀耶舍和竺佛念共同译出《阿耨达经》,现收录在《大藏经》,名为《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
2.92 万字 | 2023-02-14 21:39更新
《揞黑豆集》清心圆拈别、火莲集梓。全书九卷。成书于清乾隆五九(1794)年。书名“揞黑豆集”,是说其编集目的是要揞除那些落入拟议言诠的“黑豆”。因为,这些“黑豆换却眼睛”,为让参学人恢复光明本具的“眼睛”,全书据《指月录》及诸家灯史所载,辑录一百四十八人的机缘法语,偶亦附上心圆的拈提评语,以使学人领会古人活杀自在的禅机。全书九卷之中,卷首收录佛祖机缘语句,卷一至卷八收录自大鉴下第十七世应庵昙华至第三十六世茅溪行森间一百四十人之机缘法语。收入《续藏经》第二编乙第十八套。
19.16 万字 | 2023-02-15 20:16更新
《祖庭事苑》,八卷。北宋·睦庵善卿所编的佛学辞典。收在《万续藏》第一一三册、《禅宗全书》第八十四册。内容系对云门文偃、雪窦重显等师之语录所作的注释。凡其书中之难解语句,包括佛教或世典之故事、成语、名数、人名、俚语、方言等,凡二千四百余项,皆加以诠解。其著作缘由,如卷首法英之序云(万续113·1上):“其间援引释教之因缘,儒书之事迹,往往不知其源流,而妄为臆说。岂特取笑识者,其误累后学为不浅鲜。卿因猎涉众经,遍询知识,或闻一缘得一事,则录之于心,编之于简。而又求诸古录,以较其是非,念兹在兹,仅二十载总得二千四百余目。此虽深违达磨西来传心之意,庶几通明之士推一而适万,会事以归真,而事苑之作岂曰小补。”
18.51 万字 | 2023-02-15 20:36更新
《大悲经》,梵名Maha^ -karun!a^-pun!d!ari^ka 。凡五卷。北齐那连提耶舍译。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内容记载佛陀临涅槃时,以正法付嘱迦叶、阿难等,宣示供养舍利之功德及结集之法。计十四品:梵天品、商主品、帝释品、罗侯罗品、迦叶品、持正法品、舍利品、礼拜品、善根品、布施福德品、殖善根品、以诸譬喻付嘱正法品、殖善根品、教品。本经系于北齐天保九年(570),于邺都天平寺译出。宋、元、明三本与西藏本皆仅有十三品(系将本经之第十二、十三品合为一品),高丽本则有十四品。[历代三宝纪卷九、法经录卷一、大唐内典录卷六、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二、开元释教录卷六、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二]
4.51 万字 | 2023-03-19 17:03更新
《延陵先生集新旧服气经》,又名《新旧服气经》。延陵先生编,桑榆子评。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参校版本:《云夏七签》,收入该书卷五十八、五十九及卷六十一。
1.11 万字 | 2023-05-02 07:46更新
《金丹妙诀》,济阳子撰,撰年不详。全书阐论“收视返听、凝神入炁、调息绵绵、心息相依”16字练功古诀。述说凝神聚气、炼精化炁、内气通任督二脉之功法及神与炁不可须臾相离等练功要领。其眼不视而凝神、耳不听而保精、口不言而养炁之语,尤具画龙点睛之妙。全书理法契合、言词浅显易明。现存1989年北京出版社《金丹集成》排印本。
0.30 万字 | 2023-05-03 07:33更新
《八识规矩补注证义》,唐三藏法师 玄奘 造颂,明鲁山法师 普泰 补注,明西蜀沙门 明昱 证义。
2.15 万字 | 2023-05-09 08:23更新
《净土生无生论注》,生无生论者 有门大师兴无缘慈借虗空舌为往生居士之所说也如风鼓橐不日而成义立十门理融一念指沤示海生即无生即性明心佛非他佛真可谓善明佛智者矣居士作序锓梓流通海内缁素莫不家传户习以为往生左劵焉(寂)虑科文异帙不便披寻顷因会次谬注数言聊资初学一往而视似乎虗尚多骈然所引悉经疏成言未尝妄加己意倘不以蛇足见鄙未必不为斯文之一助也。
2.21 万字 | 2023-05-09 08:33更新
《道德真经玄德纂疏》,十卷。唐末强思齐 (生卒年不详) 撰。强思齐,字默越,濛阳 (今属四川彭县)人。他自幼即探讨玄关秘要,深得妙旨。前蜀王建赐号玄德大师。所撰《玄德纂疏》约成书于前蜀乾德二年 (920),卷首有杜光庭序文一篇。该书将上卷 (《道经》)三十七章分而为三:第一、一章,标道宗致;第二、三十五章,广明道法;第三、一章,总结指归。将下卷 (《德经》) 四十四章分而为三: 第一、一章,正开德宗;第二、四十二章,广明德义;第三、一章总结前旨。此书开篇解释“道德”的含义,认为“道是虚通之理境,德是志忘之妙智。”(卷一)。进而阐述二者的关系:“境能发智,智能克境,境智相会,故称道德。”(卷一)。该著引用旧注较多,除各章解题、段落分析、标明旨意等是作者之意外,其余几乎不参己见。其中以唐明皇所注《道德经》为主,又集各家所长而成。后世学者对其品评不一,但一般认为此书所引注疏太多,良莠并存,有繁冗之累,且集各家之说强合于一,使其体例生涩杂芜。然其流传广泛,影响颇深,仍有许多可取之处,是后世学者研究《老子》的重要参考古籍。现存明 《道藏》本。
19.94 万字 | 2023-06-14 20:38更新
《闲居编》,五十一卷,宋智圆著并序,吴遵路序,浩肱跋,元敬跋(二篇),附撰述目录。杂著,诗文集,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
10.66 万字 | 2023-06-24 15:29更新
《人天宝鉴》,全一卷。南宋昙秀撰。乃依内典及儒、老之外籍等,编集学道之须知、修行之龟鉴等佳言秀句数百条,于理宗绍定年间(1228~1233)上梓刻版。
3.96 万字 | 2023-06-24 15:42更新
《茕绝老人天奇直注雪窦显和尚颂古》,禅宗颂古有四家焉。天童雪窦投子丹霞是已。而寔嗣响於汾阳。夫古者。古德悟心之机缘也。颂者。鼓发心机使之宣流也。故其义或直敷其事。或引类况旨。或兴惑发悟。以心源为本。成声为节。而合契所修为要。然非机轮圆转。不昧现前。起後得智之亲境。不能作也。昔人以雪窦天童。比之孔门游夏。拟为颂圣。有以也哉。顾诸古在灯录。以灯录行一为颂本。
2.49 万字 | 2023-06-30 14:21更新
瑜伽法门。皆从梵书字种起观。出生一切广大神变。普利有情。此本首列二十字。行者切须观想纯熟。方可登坛作法。其字结构。均有天然轨则。不容毫发差殊。查宝华原本。与竺乾体格。已未全合。後人翻刻。失之逾远。今照龙藏。悉心考订。
2.48 万字 | 2023-08-21 09:02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