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玄真经缵义
通玄真经缵义

杜道坚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通玄真经缵义》元人杜道坚撰,约出於至大三年。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参校本:《二十二子》影印光绪三年重刻明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众珍本)。杜道坚收藏和撰注的道经颇多,有 《道德玄经原旨》、《玄经原旨发挥》、《通玄真经缵义》等,《通玄真经缵义》又名《文子缵义》。杜道坚采用《文子》十二篇本,录其原文,依段分章,于每章之后作缵义。集众家解说,又申已意,文理通畅,不失道家旨意。

7.44 万字 | 2023-06-26 21:02更新

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
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

章安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宋代章安对宋徽宗狮注的解义,十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后人在评论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时,常将章江两书相提并论,但江澄所作局于注文,无宏通阐述,实位于章安所作之下。章安《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作为后世学者研究宋徽宗注解《道德经》的参考文献,实价值不菲。

7.91 万字 | 2023-06-26 21:17更新

黄帝宅经
黄帝宅经

黄帝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黄帝宅经》撰人不详。二卷。旧题《黄帝宅经》,托名黄帝撰写。《四库全书总目》称:“《隋志》有《宅吉凶论》三卷、《相宅图》八卷,《旧唐志》有《五姓宅经》二卷,皆不云出黄帝,是书盖依托也。《黄帝宅经》承继汉唐风水古法传统,在阴阳一说的基础上将住宅分为“阴宅”和“阳宅”。注意《黄帝宅经》书中所述的“阴宅”和“阳宅”都是指的人居住宅,阴宅并非指墓地,“阴宅”和“阳宅”指的是人居住宅的两种类型。这就是唐代以前的风水古法——“阴阳二宅二十四路法”。

0.65 万字 | 2023-07-12 21:21更新

鬼谷子天髓灵文
鬼谷子天髓灵文

鬼谷子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鬼谷子天髓灵文》,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宋代。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本书内容颇为杂乱、以符咒术为主,兼服丹药。上卷为鬼谷子《秘密天文》,内载隐形藏体符、驱冲入室符、魂游三界符,火假四大符、五假符等十余种符文。依法书符吞服,并念咒语,可以隐形尸解,驱役鬼神。又有《求祭福神应灵之法》,内载天甲符、地甲符、人甲符、鬼甲符、通目符、伏藏符、冢墓符等,谓书符念咒,可以识天灾,见伏藏,寻人送鬼,见神捕贼。下卷有《混天移地法》,内载天地人、龙虎风云、金、木、水、火、土等十二种印图。谓施用神印能制天动地,克敌制胜,降龙伏虎,起云生风,辟金生木,行水发火,生长谷菜等。又有《天髓治国安邦章》,内载灰坛图、开心符、通身符、战胜符、神兵符等。谓依法施用,能千变万化,出有人无,撤豆成兵,斩草为马。又有《点检法》,依法施符念咒,可起死回生,又有返魂丹、招魂符、登波术、启扉术、脱壳现形术、分神散、异容散、知命丹等灵药和法术。

1.64 万字 | 2023-07-12 21:27更新

无上妙道文始真经
无上妙道文始真经

尹喜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或作《关令子》,又称《文始真经》,《无上妙道文始真经》。三卷,旧题周尹喜撰。《汉书·艺文志》有《关尹子》九篇,而《隋书》及两《唐志》均无著录,可知其亡佚已久。南宋时此书复出;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所记,乃“徐蒇子礼得之于永嘉孙定”,而“未知孙定从何传授”。书首有刘向《叙录》(陈振孙认为其文亦不似刘向手笔),称此书由盖公授曹参,曹参死,以之陪葬。汉武帝时,有方士献此书,作七篇,存于太常;而淮南王刘安“好道聚书,有此不出”,后刘安以谋反得罪,书归刘向之父刘德,刘向即据七篇本与九篇本“除错不可考,增阙断续者”,定为九篇。明学者宋濂《诸子辨》称此书当即孙定伪托,《四库全书总目》则认为“或唐末五代间方士解文章者所为”。书分《一宇》、《二柱》、《三极》、《四符》、《五鉴》、《六匕》、《七釜》、《八筹》、《九药》九篇,篇目下各缀数语解题。今本作三卷。其书杂采道、儒、释及神仙方技家言,颇有理致,兼富辞采,实属道家要籍。有《说郛三种》本、《墨海金壶》本、《四部备要》本、《珠丛别录》本、《道藏》本、《四库全书》本、《景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1.52 万字 | 2023-09-03 20:55更新

金碧五相类参同契
金碧五相类参同契

阴长生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金碧五相类参同契》,题“阴长生撰”,盖依托。全书三卷,凡18章,疑有房中术。陈国符《道藏经中外丹黄白术经诀出世朝代考》谓本书当出自唐代,所题阴长生注,亦是依托之词。本书辑人《道藏》,属内丹专著。谓养生之要,在于聚无、保精、存神。

1.39 万字 | 2023-12-31 14:23更新

太清石壁记
太清石壁记

苏玄朗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太清石壁记》,原题“楚泽先生编”。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抱朴子•遐览篇》已著录“樊英石壁文三卷”。《新唐书•艺文志》亦著录“玄晋苏元明太清石壁记三卷”。注称:“乾元中(758-760)剑州司马纂,失名。”按苏元明即隋代罗浮山隐士苏玄朗,号青霞子,精通内外丹法。本书似为苏玄朗据魏晋丹书纂集丽成,又经唐人楚泽先生改编。书中记载外丹服食药方五十馀种。皆列举药物分两及捣炼制作方法。上卷有太一金英神丹方、造大还丹方、黄帝九鼎丹方、太一金膏丹方、石硫黄丹方等二十馀种药方,并有造六一泥法、造丹炉药釜法、飞丹禁忌法等。卷中收录八神丹方、三使丹方、召魂丹方等三十馀种造丹方法,并附服丹方法、禁忌及效验。又有〈丹经秘要口诀〉及〈合药诀〉,列举六十馀种药物之异名。下卷有炼钟乳法、作铁粉法、造砒丹法等丹方,并有服诸丹诀、疗病状法、服丹人消息法,以及鉴定金石药形质美恶之法等。据称依法服丹,可治病或登仙。本书亦为研究早期炼丹术及医药史之重要资料。

1.50 万字 | 2023-12-31 14:30更新

武当福地总真集
武当福地总真集

刘道明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武当福地总真集》,元朝武当山道士刘道明撰。书成于至元辛卯年(1291)。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记传类。此书记武当山胜景及道教史迹。该山在今湖北丹江口市,周围六百里,山势峻拔,奇峰迭起。相传玄帝(即真武神)于此修道升真,故道教称之为武当福地。宋、元以来,该山道教兴盛,山中宫观祠庙及神仙灵迹甚多。本书上、中二卷,首先详记武当山之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及台池潭洞等胜景;其次记述五龙宫、紫霄官、佑圣观、王母宫等宫观修建始末;磨针石、试剑石、三天门、榔梅祠等神仙灵迹,以及各种仙禽神兽、奇草灵木等等。卷下首先记述有关玄帝真武之神话传记及宋代加封真武尊号之史实。其次则记载历代在武当山修道成仙之名士,如关尹、尹轨、阴长生、姚简、陈抟、孙寂然、曹观妙、唐风仙、汪贞常、鲁洞云、叶云莱等,共二十馀人。此书对研究宋元武当道教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2.16 万字 | 2024-02-27 19:49更新

洞灵真经
洞灵真经

王士元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洞灵真经》,原名《亢仓子》。唐人王士元撰。摘录《庄子》等古书政编而成,假托战国人庚朵子所作。唐天宝中专为道教四子真经之一。原本三卷,合为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参校本:《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宋刊本(简称宋刊本)。

1.28 万字 | 2023-05-03 07:43更新

道德真经玄德纂疏
道德真经玄德纂疏

强思齐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道德真经玄德纂疏》,十卷。唐末强思齐 (生卒年不详) 撰。强思齐,字默越,濛阳 (今属四川彭县)人。他自幼即探讨玄关秘要,深得妙旨。前蜀王建赐号玄德大师。所撰《玄德纂疏》约成书于前蜀乾德二年 (920),卷首有杜光庭序文一篇。该书将上卷 (《道经》)三十七章分而为三:第一、一章,标道宗致;第二、三十五章,广明道法;第三、一章,总结指归。将下卷 (《德经》) 四十四章分而为三: 第一、一章,正开德宗;第二、四十二章,广明德义;第三、一章总结前旨。此书开篇解释“道德”的含义,认为“道是虚通之理境,德是志忘之妙智。”(卷一)。进而阐述二者的关系:“境能发智,智能克境,境智相会,故称道德。”(卷一)。该著引用旧注较多,除各章解题、段落分析、标明旨意等是作者之意外,其余几乎不参己见。其中以唐明皇所注《道德经》为主,又集各家所长而成。后世学者对其品评不一,但一般认为此书所引注疏太多,良莠并存,有繁冗之累,且集各家之说强合于一,使其体例生涩杂芜。然其流传广泛,影响颇深,仍有许多可取之处,是后世学者研究《老子》的重要参考古籍。现存明 《道藏》本。

19.94 万字 | 2023-06-14 20:38更新

玄珠心镜注
玄珠心镜注

衡岳真子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玄珠心镜注》,道教著作。1卷。唐衡岳真子注。《玄珠心镜》为唐代汾州女子崔少玄所撰,分《守一诗》与《大道守一宝章》两篇。前者为四言古诗,后者为三言偈语。二篇皆言守一致虚之旨,大抵本《老子》抱一守雌、虚无自然、归真返朴之说,属道教清静内修一派。衡派真子所作之注,引《道德经》、《西升经》、《阴符经》等道书,阐明守一致虚之理,认为此乃长生成仙之本。论者称其所注释详略适中,谨守本文。该书收入《道藏》洞玄部众术类。

1.29 万字 | 2023-06-23 16:53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