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六道伽陀经

时间:2022-09-16 19:21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三藏传教大师赐紫沙门臣法天奉 诏译
  归命一切佛  及诸菩萨众
  愿开正智慧  忆念佛功德
  归依三界尊  身口意三业
  所作善不善  为彼作分别
  彼人受果报  无有主宰者
  三界天中尊  愿起于悲智
  广为世间说  我今闻彼说
  如依于轮回  观察业果报
  佛说恶道因  贪嗔痴为本
  若人行杀害  彼业随缠缚
  决定堕等活  五百岁方出
  彼彼等活者  重重受生死
  是故说等活  父母及亲姻
  眷属善知识  欺慢若憎嫌
  堕落于黑绳  炽焰粗涩绳
  缠缚有情体  如锯解树木
  是故名黑绳  若堕于炎热
  猛火竞来烧  焰焰相接续
  令彼罪业人  奔聚都一处
  烧燃苦恼深  是故说炎热
  修习非法行  恼乱于大众
  说彼无有尽  堕彼极炎热
  入此恶道已  炽极火烧煮
  热苦受长时  是名极炎热
  猪羊狼兔等  及余诸物命
  如是行杀害  而堕于众合
  堕彼恶趣已  众山合身碎
  痛苦不可当  故得名众合
  若起身口意  而发诸烦恼
  欺诳于有情  堕落于号叫
  入彼恶道已  暴恶火烧身
  叫苦声不绝  是故名号叫
  圣贤净行师  所有财宝等
  若贪若偷盗  而堕大号叫
  若诸偷盗业  感大火烧身
  叫唤出大声  是名大号叫
  作大功德人  及与父母等
  毁谤而返恩  决定堕无间
  持罚骨髓碎  受苦纯无间
  身命报等尔  是故名无间
  互相爱憎嫉  并及相杀害
  感彼恶趣身  手生锋刃甲
  如是铁爪甲  甲长十六指
  暴恶炽焱身  抓护相损害
  故名锋刃甲  愚痴邪淫者
  登彼铁叉树  大身铁牙鬼
  丑恶身炎炽  逼恼恒无尽
  复有铁乌鸟  獯狐诸恶兽
  食啖彼有情  复生剑叶林
  割截于罪人  叫唤出恶声
  痛苦不可忍  谄诳妄言者
  吞食热铁丸  而复饮洋铜
  重重无暂住  轻慢若欺他
  铁牙恶兽等  来食身上肉
  受苦俱胝岁  爱行非法行
  堕入洋铜河  大炽洋铜汁
  烧煮或浮沉  又复自愚迷
  劝作非法行  往彼铁轮狱
  而被铁火轮  碾拶身无数
  或以铁磨磨  或上刀山等
  若人说邪道  破正法为非
  满道排锋刃  令彼往来行
  业力令身大  驱逐聚一处
  四面山石合  如指甲拶虱
  若坏修习行  远离正等因
  僻执心意邪  定入由增狱
  暴恶蛆虫类  恒居粪秽中
  罪者游履时  食啖于双足
  种植压油等  蠕动多伤杀
  重重卧铁槽  热铁棒捶打
  若起极嗔怒  造彼诸恶罪
  死堕焰魔刹  具受一切苦
  破结善种子  身口意俱罪
  智者勿作罪  地狱相如是

  地狱品颂竟。
  牛驴猿猴等  鸠鸽鹅鸭身
  行恚与贪淫  获报斯如是
  豺狼猛虎犳  蝮蝎及毒蛇
  嗔忿我慢深  获报斯如是
  乌鹊雕鹫等  蜈蚣路多虫
  罴熊猫牛马  龙鱼孽路荼
  如是傍生等  增益恶三业
  坠堕焰魔界  获报斯如是

  傍生品颂竟。
  障他布施福  偷盗于饮食
  堕在布怛那  饥虚为饿鬼
  愚痴悭鄙人  我慢乏礼乐
  求食又无惭  死为大瘿鬼
  自不行檀度  劝他作悭贪
  而堕饿鬼中  腹大咽如针
  悭贪深厚者  护财如眼睛
  贫病与佛僧  不能施少分
  亦复不自用  父母莫能得
  死堕饿鬼身  浆饮永不遇
  若盗他财物  施已心生悔
  亦堕饿鬼身  常食于脓唾
  口出恶言语  谤毁于贤善
  堕彼饿鬼中  口生于火炬
  悭贪与诤讼  恶意窥他财
  堕彼饿鬼中  微获祭祀食
  或入聚落处  见彼遗弃食
  呕吐涎唾等  而恒为美馔
  自行悭障碍  离间他行施
  为鬼恭槃荼  恶形生脓血
  伤杀群生类  自食与他食
  堕鬼罗刹娑  爱食鬘香粖
  虽然施饮食  少分怀嗔恚
  堕鬼健闼婆  作乐诸天爱
  若爱于两舌  斗乱行嗔恚
  堕鬼毕舍佐  头面而丑恶
  虽爱行檀施  而恒苦恼人
  堕彼恶趣中  为彼母驮鬼
  自行猛利杀  教他猛利杀
  堕彼药叉身  亦复恶猛利
  父母师长等  所欲多违背
  堕彼药叉宫  勇健行暴恶
  悭贪嗔果报  饿鬼药叉等
  苦乐随自因  诸恶不须作

  饿鬼品颂竟。
  天及修罗人  福寿有差等
  乐求生天者  坚持八斋戒
  快乐寿命长  远离疾病苦
  于禁若破犯  少分乐生天
  而堕于修罗  部多为眷属
  虽不盗他财  纤毫不行施
  吝惜广悭贪  而为守财鬼
  不盗亦不施  不悭亦不贪
  决定得人身  衣食多辛苦
  不盗不贪嗔  守分而安住
  美味施圣贤  彼得生人世
  寿命具色力  吉祥而无病
  恒时行施食  净信具惭愧
  得富贵端严  广饶资畜等
  若施田宅等  及造僧伽蓝
  令彼心欢喜  于自彼身中
  一切随所欲  若施于鞋履
  供养佛僧等  游行得安乐
  常获车骑乘  若于旷野中
  施水作泉井  而复作阴凉
  令彼无疲渴  当获于妙花
  吉祥广严饰  柔软身圆满
  若于传法人  舍施童子等
  后复得为人  聪明多智慧
  若施于药饵  当离一切病
  若施于灯明  眼目长清净
  若施于音乐  口生美妙音
  若施卧具等  当感身安乐
  若施傍类食  长寿多色力
  若放女出家  眷属获增长
  若以田地施  得花果流泉
  若怖于轮回  亲觐于贤圣
  所须随供养  精进常恭敬
  善破于烦恼  当得安乐果
  悲愍不悭吝  辍己而施他
  定感富饶果  衣食自丰足
  如彼四时中  随时行布施
  崇重具仪式  当获一切福
  偷盗他财物  自己作所须
  违背于真空  烦恼不舍离
  不作有相心  依如行布施
  如是布施果  无为大安乐
  如人离淫欲  童男等不生
  远出至他方  无思无挂碍
  若人著淫欲  心行无返复
  狂乱自耽著  永堕于三涂
  嫌弃于女人  修戒薄痴爱
  复至命终时  犹如破毒气
  若行正等因  不舍于梵行
  精进得吉祥  天人恒供养
  坚固不迷乱  无饮酒妄言
  出语常真实  获名闻安乐
  种种造饮食  供养和合众
  当感善眷属  同生不动国
  互相作承事  欢喜意无违
  观察谛理空  不欺不颠倒
  苦恼永已尽  安乐而解脱
  若好於戏论  歌舞著顽愚
  我慢恃端严  欺夌于贫贱
  当受背伛身  喑哑形痤陋
  疾病镇缠缚  语言而不逊
  罪苦转弥深  无因得安乐
  寂静心恬澹  一切善出生
  报应果不虚  速成离苦道

  人趣品颂竟。
  谄诳行毁禁  毒害斗诤深
  广纵于无明  必堕修罗趣

  修罗品颂竟。
  弃名利欢乐  远离于亲眷
  持禁中下品  生彼四王天
  父母亲族等  种种作供养
  远诤奉律仪  获生忉利天
  慈喜无伤杀  和颜离爱憎
  纯善守尸罗  得生夜摩界
  多闻持法教  修慧求解脱
  积德具威仪  获生于睹史
  若人自出家  布施坚持戒
  令彼大安乐  得生变化天
  上根有情类  持戒亦最上
  功德超越前  生他化自在
  持戒生天上  禅定亦如是
  智慧若薰修  牵引复生慧
  善恶业果报  我说无虚谬
  由善得安乐  作恶获苦恼
  老病死轮转  果报自如是
  审观此三种  勿爱须弃舍
  求福远离罪  了绝于色声
  通达真实义  必至大解脱

大家都看
金瓶梅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前汉书平话
前汉书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前汉书平话》,上中下三卷。全称为《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别题《吕后斩韩信》。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叙事主要依据《汉书》的《高帝纪》、《高后纪》,兼采《汉书》其他史传如《韩信传》等内容,亦从民间传说和其他文学创作中借用一些材料,比如元曲中的多种有关剧目,是本书细节丰富细致的主要来源。叙事倾向鲜明,明显同情韩信而贬刘邦,对刘邦、吕后大肆诛戮功臣的丑恶面目揭露深刻。人物事件本于史实,绝少虚构。
新编五代史平话
新编五代史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新编五代史平话》,原版名为《五代史》,元代话本小说,无编撰者姓名,全书共10卷,包括《梁史平话》2卷,《唐史平话》2卷,《晋史平话》2卷,《汉史平话》2卷,《周史平话》2卷。其中“梁史”、“汉史”下卷已散佚。小说源于《五代史平话》,开卷从伏羲,黄帝讲到黄巢起义,随后朱温篡唐,形成五代交替的局面。书中多有歌颂赵宋王朝之处,对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亦有赞溢之意。小说概述了五代时期兴衰变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诸侯混战时期人民所遭受的巨大苦难和不幸。囿于作者正统思想的局限。书中对农民起义采取了敌视的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虽将农民起义斥为盗寇,但实录了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周史》中叙述的白甲军“将帅专事俘掠,不加存恤,民皆失望,逃入山谷,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时人唤做‘白甲军’,周军讨之,屡为所败”。小说还表现了反对民族压迫的思想倾向。对石敬瑭为了满足做皇帝的欲望,自称儿皇帝,纳贡割地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鞭挞。《新编五代史平话》有较多的口头讲述记录。因此语言简洁朴实,文白相间。但其结构较为散杂。作品将众多复杂的历史故事组织成长篇演述,为后来长篇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