棣华馆小集

时间:2022-07-21 21:25

 宋 杨甲


宋人集 民国 李之鼎辑

棣华馆小集 宋 杨甲 撰

乙卯八月据金陵朱氏开有益亝藏钞本校刊
曹庭栋宋百家诗存小传
杨甲,字鼎卿,重庆昌州人。大观时游京师,颇有声望,尝仕于蜀,旋以事去官,寓居灵泉山中。故其诗有微官也谪居之句。棣华馆小集一卷,多游览吊古之作,其诗夭矫脱俗,孤光冷艳,不着色相。如游长松寺云:青山有骄色,斯客不能句。宿安静观云:石泉泻幽洁,意寂不肯喧。俱不食人间烟火语也。
历鹗宋诗纪事
杨甲,字鼎卿,干道二年进士,仕不显。

棣华馆小集 宋 杨甲 撰
出东郭见山
二年不见山,见之喜不休。举手三揖之,山远不颔头。疑我堕尘土,已与俗同俦。稍稍望云脚,下见八九邱。近前与之笑,颜色渐和柔。迎我以松风,与我相献酬。怜我不识路,导以溪水流。岂其终爱余,为此世所仇。一官最下策,包裹辱与羞。百年在平地,亦有一日忧。谁能无饥渴,往与肉食谋。
合江泛舟
莫踏街头尘,宁饮城东水。江头放船去,苇间问樵子。岸深鱼有家,凫雁在中沚。得酒可以歌,得树可以舣。年年舟中客,颜色不相似。风波无前期,游者亦如此。短篙醉时策,远山卧后几。老我不耐醒,日落西风起。
游长松寺宿石门僧舍得露字
疾风吹轻衣,驾我云脊路。人间一回首,惊绝不敢顾。舄投虚无底,淼淼不知处。蜂窠蚁邱垤,与世同所骛。试看一苍茫,谁有不平虑。尚怜野僧屋,佛面荒苔蠹。断厓划呀吻,汹汹巨石怒。我来得奇观,拄杖叩严树。青山有骄色,斯客不能句。平生二三子,慰我一相遇。娟娟松间月,幽绝亦可度。夜阑更小语,风逼遗响去。酌君无多酒,继以木兰露。
宿安静观
青山转龙脊,矫首西南天。上有仙人祠,台殿飞后前。下见云雨兴,树色暗平川。仙人两黄鹄,乍去无归年。向来道上履,人着几何钱。一朝闻羽化,怅望空流涎。却挥囊中金,瓦砾来投捐。岩岩化金碧,香火通云烟。人间万事尔,旦暮有愚贤。而况争夺场,转手分媸妍。仙人一回首,破陇与荒阡。纷纷不足道,哀此区中缘。石泉泻幽洁,意寂不肯喧。夜间松风露,起坐心寥然。
与客游沧浪亭
露回林苍黄,涨落水寒碧。西郊好风景,晓秀千里色。相从二三子,扫洒溪上石。主人信爱客,沽酒炊玉粒。挥觞一再行,弄此竹间日。跳液醉中舞,野唱寒外急。牛羊归匆匆,凫雁来一一。颓然寄天放,不受世褊廹。永怀堂中翁,回首千岁迹。岂无独往愿,乃为饥冻逼。霜空洞庭野,天阔云梦泽。欲穷扶桑枝,尚挂沧海席。何当从此去,旦暮生羽翼。
灵泉道中
荒鸡不知林,落日明鸦背。山行曲折尽,稍出乔木外。前峰近相向,秃阙不可盖。泉石微续断,渚泽亦多派。牛羊深墟落,稚子翳蓬艾。稻秧碧剡剡,遮陇无疆界。今年田夫喜,饱饭我亦快。犹惭食无功,举箸再三{食曷}。何当磨腰镰,助尔芟{禾夷}稗。
寒食游学射山
疾风吹沙天茫茫,日落未落原野黄。山空无人石碌碌,路长马饥石啮足。荒苔古林翳云族,何人刳岩缚层屋。当时万骑填山谷,至今拾宝多遗镞。故国山川愁远目,人世悲欢风雨速。凌高举酒天为蹙,手攀岩树叩云木。何人唱我凄凉曲,兴亡一眼冥冥绿。埜水平芜飞雁骛。
腊日游梅垄得树字
年年看梅水西路,白头溪翁眼如故。重来攀髯老不死,我亦风埃忆归去。酒酣百怪入我肠,夜半恍惚与龙遇。醉骑一尾天上归,陈迹江头不知处。梅花劝汝一杯酒,千岁寒凝真旦暮。欲将老大傲风雪,穴蚁窠虫已无数。成都万事更奇古,石笋犹疑前代墓。孔明庙前柏千尺,神物翛翛泣幽树。他时灭坏亦同归,人生谁能一长顾。
庚寅再游
马踏山郊鞭影西,欲寻远梅无旧蹊。但闻草木皆有香,未到已识花前溪。舣舟登岸入梅处,竹树烟火茆茨低。百年死树虫藓暗,鳞甲漠漠僵横霓。老翁鼻祖头雪白,下见儿女方胜笄。数株无力已仆地,强起放春花满畦。瘦龙夭矫欲仙去,脊尾一半埋沙泥。雷公几时獭幽蛰,夜半刀斧来刳刲。野人往往多再拜,疑有鬼物凭其栖。问樵访牧不知几,龆龀已见今旄倪。故人同游六七辈,或似醉阮林中嵇。绕树觅花不识路,东边犬吠西号鸡。榼中但有酒清浊,寒具野担勤提携。谁言犹是蜀梅苑,破邱断垄山蒿藜。种花满地作痴计,随手变化空尘黳。只余老树香不灭,力战风雨犹坚犀。何时江村一曲路,与子共赋归来兮。
灵泉山中
小县相笼合,蒙蒙数百家。果蔬争晚市,樵牧乱晴沙。落日平江迥,青山细路赊。偶居无事在,随意问桑麻。

野色山围尽,风烟更可怜。客情牛铎外,农事藕花前。聚汲松根井,宽愁石底泉。宁须计升斗,诗兴亦超然。

胜地仙灵宅,微官也谪居。焚香他日梦,隐几向来书。小睡便山雨,长斋称野蔬。逢人问无恙,满意说樵渔。

日下溪林薄,芊芊肃晚晖。闭门成石隐,小水亦生肥。醉着溪藤杖,归来木叶衣。狂歌有虎兕,吾道只应非。

何处长松寺,雨花云外台。山从百曲转,路入九关回。老桧成龙尽,残柯借鹤来。人间斤斧乱,风壑夜声哀。
灵泉山上晚望
野旷树还乱,林深烟更微。天随残日尽,云掣断山飞。玉垒风烟阔,秦城草木非。凭高无限事,今夜客裳衣。

远目昏难尽,青山阔展围。眼花随处乱,云树一时飞。秋至客愁远,路难心事违。更怜人北望,不见雁南归。
登待鹤亭
横峰乱岭如奔蛇,前者欲起后驱呵。危亭独立一回首,天罅云隙皆收罗。手攀落日意不尽,目送归鸿愁更多。风吹衣裳客未冷,我欲饮酒君当歌。
谒朱真人祠
一濯岩下溪,再拜岩中庭。清风肃然来,吹我衣上腥。仙人芙蓉冠,乘月下云軿。山空杂佩响,静夜朝百灵。似闻客欲去,小语犹丁宁。肃肃上松柏,急以两耳听。寂寥古坛外,但见斗与星。天明恐是梦,恍惚遗心形。去饮石上水,再读幽人铭。青山无行迹,雾雨松冥冥。
补辑
游山上废寺有段文昌种松石刻云乾坤毁则无以见寺寺不可毁四松其远乎寺今废木亦亡矣感而赋之
木落石出荒山台,上有佛寺孤崔嵬。断椽片瓦无四壁,古佛已倒何人摧。野蜂占窠挟肩背,山鼠出穴衔髯顋。老僧见我欲愁哭,野葛蔽路官能来。文昌种松有断刻,石柱半裂荒莓苔。老翁鼻祖无一在,独树晚出非耆鲐。乾坤未变已先灭,几见石火翻狂雷。至今野叟凿山破,石窟尚有龙筋骸。当时手种意已远,欲与草木为渠魁[曹庭栋宋百家诗存]。
登安福浮图以高标跨苍穹为韵得跨字
谁能于虚空,千仞棹修架。层梯高寥寥,可历不可跨。疑从地上涌,幻手聊一化。飞龙送千柱,雷雨天一借。巍巍大胜妙,突兀此其亚。道人岂澄观,佛事了闲暇。指挥三百尺,斤斧随叱咤。当时奋赤手,意阔已遭骂。后来见奇特,世眼一惊诧。堑山作平地,海阔梁可架。哀哉耳目陋,未信犹疑吓。凌高更回首,落日在云罅。苍苍野浮树,漠漠水分汊。悲凉豪杰窟,野冢埋王伯。百年眼前是,俛仰阅荣谢。惟当快饮酒,醉听风铃夜[历鹗宋诗纪事]。

临川雷凤鼎菊农校


余既刊潘音之待清轩遗稿吕大亨之雁山吟、吕定之说剑吟、宋伯仁之西塍稿三种,是金陵朱述之藏钞六宋人集,已列其四矣。至于此集及张尧同之嘉禾百咏独付阙如,何也?嘉禾百咏,近年湘中叶焕彬君已列入丛书,此集亦因选入曹庭栋宋百家诗存及曹石仓宋诗选中,故拟别刊海内希见之本。友人云,六宋人集既刊其四,似宜补刊两种,以还庐山面目。勉徇其请,前既付嘉禾百咏于手民。读此集,冷艳逋峭,诗境甚高。雷君菊农代为详校。集后补辑诗两首,余则一仍其旧,并付剞劂焉。乙卯六月六日南城李之鼎振唐挥汗书

大家都看
金瓶梅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前汉书平话
前汉书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前汉书平话》,上中下三卷。全称为《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别题《吕后斩韩信》。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叙事主要依据《汉书》的《高帝纪》、《高后纪》,兼采《汉书》其他史传如《韩信传》等内容,亦从民间传说和其他文学创作中借用一些材料,比如元曲中的多种有关剧目,是本书细节丰富细致的主要来源。叙事倾向鲜明,明显同情韩信而贬刘邦,对刘邦、吕后大肆诛戮功臣的丑恶面目揭露深刻。人物事件本于史实,绝少虚构。
新编五代史平话
新编五代史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新编五代史平话》,原版名为《五代史》,元代话本小说,无编撰者姓名,全书共10卷,包括《梁史平话》2卷,《唐史平话》2卷,《晋史平话》2卷,《汉史平话》2卷,《周史平话》2卷。其中“梁史”、“汉史”下卷已散佚。小说源于《五代史平话》,开卷从伏羲,黄帝讲到黄巢起义,随后朱温篡唐,形成五代交替的局面。书中多有歌颂赵宋王朝之处,对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亦有赞溢之意。小说概述了五代时期兴衰变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诸侯混战时期人民所遭受的巨大苦难和不幸。囿于作者正统思想的局限。书中对农民起义采取了敌视的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虽将农民起义斥为盗寇,但实录了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周史》中叙述的白甲军“将帅专事俘掠,不加存恤,民皆失望,逃入山谷,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时人唤做‘白甲军’,周军讨之,屡为所败”。小说还表现了反对民族压迫的思想倾向。对石敬瑭为了满足做皇帝的欲望,自称儿皇帝,纳贡割地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鞭挞。《新编五代史平话》有较多的口头讲述记录。因此语言简洁朴实,文白相间。但其结构较为散杂。作品将众多复杂的历史故事组织成长篇演述,为后来长篇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