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说十一曜大消灾神呪经

时间:2023-06-16 21:03

  经名:元始天尊说十一曜大消灾神呪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唐宋间。假托元始天尊为青罗真人说念诵十一曜大消灾神咒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

  元始天尊说十一曜大消灾神呪经

  尔时元始天尊在大罗天上、玉京山中、骞林树下,鸣大法鼓,扣大法钟,普集十方三界诸天诸地,日月星宿,一切圣众,为说过去未来一切众生善恶报应、灾福因缘。时於座中有一真人,名曰青罗,即於座起瞻仰尊颜,稽首再拜,长跪而言:弟子夙生庆幸,得遇人天,伏遇天尊大慈,设大法桥,广为众生说诸因缘,令得开悟,普入法门。臣今下观慾界众生,以何因缘,四时之中,横遭刑狱,一生之内,疾病缠绵,或分野州县,水火灾荒,兵戈竞起,疫疾流行,臣今未悟,幸望天尊特开慈悯,以释愚蒙。天尊隐几而言:奇哉,青罗能为众生问诸缘业,切以慾界众生,轮回生死,沈溺爱河,唯务贪生,不修正道,不知有五行推运,十一曜照临,主其灾福,至如土火留伏,金木凌犯,罗计勃逆,日月薄蚀,致以州县播迁,人民灾难,水火虫蝗,刀兵相犯,悉皆由也。凡以众生托荫为人,皆禀阴阳造化,或贵或贱,或富或贫,定分虽殊,灾福一矣。至如帝王国主,后妃臣僚,系於紫微垣中,各有品位,五岳四渎,乃如分野一切人民,属於日月五星临照。吾今示汝下观星斗,看其行度,如有五星不顺,凌犯宫宿,照临帝土及诸分野,灾难竞起,疫毒流行,兆民死伤。速令塑绘十一曜形仪,於清浄处建立道场,严备香花灯烛,请命道士,或自持念《十一曜大消灾神呪经》,一七日,二七日,或三七日,修斋行道,礼念忏悔,即得上消天灾,保镇帝土,下禳毒害,以度兆民,汝宜听信,转转教人受持读诵。青罗真人叩头再拜,上告天尊,伏愿大慈广为宣说。是时,天尊即说十一曜大消灾神呪:

  九星都呪

  九曜顺行,元始徘徊。华精莹明,

  元灵散开。流盻无穷,降我光辉。

  上投朱景,解滞豁怀。得驭飞霞,

  腾身紫微。人间万事,令我先知。

  五星神呪

  五星列照,焕明五方。水星却灾,

  木德致昌。荧惑消祸,太白辟兵。

  镇星四据,家国利亨。名刊玉简,

  字録帝房。乘飈扇景,飞腾太空。

  出入冥无,游宴十方。五云覆盖,

  招神摄风。役使万灵,上卫仙翁。

  太阳真君神呪

  东望扶桑宫,稽首朝郁仪。

  太阳洞明景,寥寥何所思。

  令我拜金色,候天望英姿。

  皇华将玉女,临轩降此时。

  太阴真君神呪

  仰望顾八表,惟月孕阴精。

  中有太素皇,夫人驾绿軿。

  耀华光二极,混明照三清。

  殷懃求至道,五色下来迎。

  木星真君神呪

  岁星乘木德,展转耀束乡。

  凌天姿润泽,正色滉明皇。

  寻花歌浩漾,掷水咏芝房。

  经时频祷祝,获福自然长。

  火星真君神呪

  芒角森龙凤,威光叱十方。

  丹罡耀五夜,朱火焰三边。

  晶明符正炁,剑戟焕兵权。

  搀抢应灭迹,孛彗敢当前。

  金星真君神呪

  太白凌清汉,腾霜耀素英。

  亭亭浮瑞彩,皎皎盛长庚。

  锋高能御寇,色润每降兵。

  推穷符历数,合道与长生。

  水星真君神呪

  妙哉符五炁,彷佛见辰门。

  嵯峨当丑位,壬癸洞灵君。

  分辉凝皎洁,肹蠁赴思存。

  仙歌将舞蹈,良久下金天。

  土星真君神呪

  高穹符戊己,藏陆起重霄。

  五行尊暗耀,九土见光昭。

  甘石推留伏,陶巫算泬寥。

  上仙垂雨露,伏地礼空摇。

  罗睺真君神呪

  神首循黑道,冥冥超至灵。

  暗明期朔望,阳德晦阴精。

  高镇黄旛阙,矛戟耀霜铃。

  志心俟多福,稽首讽真经。

  计都真君神呪

  处暗表阴德,豹尾镇星宫。

  怒指摧山岳,权雄暝太空。

  龙蛇生怪状,变异忽昏朦。

  主人长寿福,禳应在恪恭。

  紫炁真君神呪

  授制宗元帝,含精耀紫微。

  阴阳乘运极,幽显闽灵机。

  玉舆登广汉,金铃步斗飞。

  四宿循周度,九土尊天威。

  月孛真君神呪

  太阴光玉纬,精魄育群生。

  青桂黄华辅,郁罗保素灵。

  毛头分怪状,彗尾或潜经。

  舍次流灾福,斋修洞杳冥。

  三启颂

  妙哉三洞响,寥寥何铃铃。

  寻声若无有,运之不见形。

  响音洞十方,听之不闻声。

  又

  大道须人弘,游心归太空。

  朝礼运十方,昇度乘九龙。

  飘飘超三界,亦由云中崇。

  又

  吾师天中尊,超超无上皇。

  仰观地维表,彷佛紫炎堂。

  巍峨玄都室,但见仙人房。

  天尊告青罗真人曰:此诸神呪,若能虔心讽诵,即得星辰顺度,疾病消除,社稷安宁,人民道泰。青罗真人稽首再拜,及诸仙众闻说经呪,皆大欢喜,作礼而退。於是青罗真人下传世间,推穷历数,信受奉行。

  元始天尊说十一曜大消灾神呪经竟


大家都看
金瓶梅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前汉书平话
前汉书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前汉书平话》,上中下三卷。全称为《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别题《吕后斩韩信》。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叙事主要依据《汉书》的《高帝纪》、《高后纪》,兼采《汉书》其他史传如《韩信传》等内容,亦从民间传说和其他文学创作中借用一些材料,比如元曲中的多种有关剧目,是本书细节丰富细致的主要来源。叙事倾向鲜明,明显同情韩信而贬刘邦,对刘邦、吕后大肆诛戮功臣的丑恶面目揭露深刻。人物事件本于史实,绝少虚构。
新编五代史平话
新编五代史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新编五代史平话》,原版名为《五代史》,元代话本小说,无编撰者姓名,全书共10卷,包括《梁史平话》2卷,《唐史平话》2卷,《晋史平话》2卷,《汉史平话》2卷,《周史平话》2卷。其中“梁史”、“汉史”下卷已散佚。小说源于《五代史平话》,开卷从伏羲,黄帝讲到黄巢起义,随后朱温篡唐,形成五代交替的局面。书中多有歌颂赵宋王朝之处,对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亦有赞溢之意。小说概述了五代时期兴衰变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诸侯混战时期人民所遭受的巨大苦难和不幸。囿于作者正统思想的局限。书中对农民起义采取了敌视的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虽将农民起义斥为盗寇,但实录了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周史》中叙述的白甲军“将帅专事俘掠,不加存恤,民皆失望,逃入山谷,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时人唤做‘白甲军’,周军讨之,屡为所败”。小说还表现了反对民族压迫的思想倾向。对石敬瑭为了满足做皇帝的欲望,自称儿皇帝,纳贡割地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鞭挞。《新编五代史平话》有较多的口头讲述记录。因此语言简洁朴实,文白相间。但其结构较为散杂。作品将众多复杂的历史故事组织成长篇演述,为后来长篇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