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元金玄羽章

时间:2023-04-05 10:07

  经名:北斗七元金玄羽章。撰人不详,约出於宋代。内载北斗七元星君玄章,据称乃汉明帝於终南山遇北斗七真所授。附录符咒、诵经诀、二使者说等。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北斗七元金玄羽章
  贪狼星君玄章第一
  北斗延生,回真四灵。流辉下映,朗达玄冥。七元纪籍,名列紫琼。保身续寿,永亨利贞。耳目开爽,魂魄长宁。摄养精炁,与神同明。延生自然,上昇玉清。
  巨门星君玄章第二
  北斗保命,玄灵散陈。丹田通畅,运合仙真。七元定籍,名列紫文。护身注寿,福庆维新。辟除妖恶,善瑞日臻。去来无碍,与神同轮。保命自然,上昇玉宸。
  禄存星君玄章第三
  北斗度厄,高仙上灵。流辉徧照,内外肃清。七元禄籍,名列紫庭。扶身延寿,禄位长亨。藏腑开朗,动止咸宁。光运合景,与神同荣。度厄自然,上昇玉京。
  文曲星君玄章第四
  北斗消灾,玄黄开阳。仙灵影现,明彻十方。七元掌籍,名列紫房。卫身益寿,长启福详。明真降佑,涤荡凶殃。华精炁结,与神同乡。消灾自然,上昇玉堂。
  廉贞星君玄章第五
  北斗扶衰,真宗降灵。流霞散光,仙仗交盈。七元典籍,名列紫营。固身养寿,庆合连并。高玄接引,优游五明。驾景飞翔,与神同龄。扶衰自然,上昇玉庭。
  武曲星君玄章第六
  北斗散祸,玄映御空。威灵备守,妖邪绝踪。七元注籍,名列紫彤。荣身增寿,享福无穷。仙官扶卫。步蹑云中。正真降集,与神同聪。散祸自然,上昇玉宫。
  破军星君玄章第七
  北斗益筭,明霞散敷。流光普市,真炁长扶。七元度籍,名列紫书。、治身添寿,常处欢娱。飞仙蹈舞,游宴玄都。彻视表里,与神同居。益筭自然,上昇玉舆。
  右羽章,昔汉明帝於终南山,亲遇北斗七真之所授。
  金玄羽章真符
  贪狼星,子生人属此星,泰山松柏树下生,急性食粟,有厄,带此符并粟七粒。
  巨门星,丑亥生人属此星,泰山松树下生,食黍子,有厄,带此符并黍子七粒。
  禄存星,寅戌生人属此星,泰山柏树下生,食稻,有厄,带此符并稻七粒。
  文曲星,卯酉生人属此星,泰山柏树下生,食小麦,有厄,带此符并小麦七粒。
  廉贞星,辰申生人属此星,泰山松树下生,食麻子,有厄,带此符并麻子七粒。
  武曲星,巳未生人属此星,泰山桑树下生,食大豆,有厄,带此符并大豆七粒。
  破军星,午生人属此星,泰山松树下生,食小豆,有厄,带此符并小豆七粒。
  咒曰
  咒者祝也,以心通天,用神合炁,形声相应,咒而祝之,法立而有,不疑乃中。
  天灵节荣,愿保长生。
  天灵在圆盖之下,崑仑之上,谓之天谷神穴,神穴者,百关之总会也,人有三十九关,三百六十骨节,能守太玄之一者,则关节流通,真炁荣也。人之病者,关节凝滞,真炁衰也。而真炁流通,则病安从生?病既不生,长生可冀也。神农、黄帝曰:百病不愈,焉得长生,此之谓也。夫百节之众,惟举天灵一穴者,乃百神朝宗之所,得一而万事毕矣。庄子谓之见独,黄帝谓之呼吸精炁,独立守神,太上谓之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独者一之称也,所谓守一以资神,依神而守一者也。
  太玄之一,守其真形。
  太玄之一者,玄灵之宝,此经之诀也。夫守玄一者,可以与天地相毕,寿命无穷,陆辟恶兽,水辟蛟龙,不畏魍魉、挟毒之虫,鬼不敢进,刃不敢中,能守之者,出行万里,入军旅,涉大川,不须择日时起土,移徙入新屋舍,皆不须按星历,而不避太岁太阴将军、月建月耗之神、年命之忌,终不复置殃咎也。若在一切厄难凶恶之处,守一勿怠,众恶远屏,不敢为害也。若忽偶忘守一而为百鬼所害,或卧而魇者,出中庭视见辅星,握固守一,鬼即去矣。若天阴雨者,但止室内,向北存思见之而矣。真人曰:守玄一之法,与真一同功,乃先贤保命之道,皆得良验,其道当须告天盟地而後传之。今注守玄一之道,先当百日洁斋,乃可侯而求之,亦不过三四日可见矣,见而守之,时无暂息,则长生矣。《老子》曰:知其白,守其黑。又曰: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是也。夫玄一者,提我元命真人也,但坐而守之,守之极静,於至静之中,圆光之内,忽见我之真形者,是玄一,得之守之,则不复去矣。《黄庭经》 云:玄元上一魂魄链,一之为物颇卒见,须得至真乃顾盼,至忌死气诸秽贱。其余应验,如前十二之利益矣。
  五藏神君,各保安宁。
  《内景》曰:心神丹元字守灵,肺神皓华字虚成,肝神龙烟字含明,肾神玄明字玉婴,脾神长在字魂庭,皆在心内运天经,昼夜存之自长生。三元五藏之神,存之於我,各保安宁矣。
  急急如律令!
  律令者,太上之敕,天神地只无不遵奉,敕其身神,奉其律令而安且宁也。修真之士,若能急急依太上之令,奉行璇玑玄一停轮之道者,则神能举形,飞昇可待矣。
  诵经解厄诀
  先凝神叩齿,端息正坐。良久,闭目静思泥丸宫中有九官九星,各处一宫而坐七人,如人间道士之状,衣褐披发,二人辅弼之服。讫,复存天上北斗,星光灿然如见,即以舌拄上愕,成仙桥一道,五藏出五色之炁五条,乘桥而上,横亘斗中,即呼四直使者从桥而入斗中,通告某事;次见擎羊使者、陀罗使者二人,如玉女之状,青衣执剑,一人捧花盘,一人捧羊头,从斗中而下,度桥而过,入我身中九宫之内,复出一室之中,检校都毕,复入斗中。良久,但见斗中九皇九人,如已形中九人之服,乘云气自桥而下,入泥丸九宫之室,与我九人各相对坐,倏然形聚合为九人,杳冥之际,复合为一人,自泥丸宫中乘云而下,入黄庭之内,端坐而诵北斗九辰天中大神之咒七徧,然後诵经求解某厄,或运式以行持任意毕,复诵北斗长生聪明神咒七徧而毕,则倏然忘形,良久而退,则宗师临坛口诀极有良验。
  二使者说
  《飞步捉神法》曰:北斗乃天一贵人也,行法之士,当变形为所属贵人,役二使者以治事。夫陀罗者,陀者大也,罗者都也,斗中都大之官也。擎羊者,擎者掌也,羊者善也,斗中掌善之官也。巳丑为天一所坐之正位,於内则陀罗使者以总诸事,巳未为天一所出之正位,在外则擎羊使者以总诸事也。执花擎羊以像而立形耳。有曰:擎羊非擎羊也,擎杨柳耳,祭斗以柳眼代茶,其神必降,此自是祭法中好乐之物,非使者之喻也,大抵丑未为天一贵人出入之位,二使者掌之,则曰大吉小吉者可矣。使者形容不定,或仙衣如玉女之形,或通天之冠如直使之状,或青赤之面发直冲冠若力士之服,或绣袍玉带若内侍之官,然执羊花仗剑不易者矣。此二使者,上通於天,下通於地,中通於人,三才六合之内,有事隶於斗宫者,无不总会焉。大法有参斗入神,元纲流演,九晨飞步,回元隐遁,变化飞昇之法,皆须二使者引导而後行之,其职大矣,又有无知之者,曰桃花杀,羊刃杀也,罪莫大焉。

大家都看
金瓶梅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前汉书平话
前汉书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前汉书平话》,上中下三卷。全称为《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别题《吕后斩韩信》。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叙事主要依据《汉书》的《高帝纪》、《高后纪》,兼采《汉书》其他史传如《韩信传》等内容,亦从民间传说和其他文学创作中借用一些材料,比如元曲中的多种有关剧目,是本书细节丰富细致的主要来源。叙事倾向鲜明,明显同情韩信而贬刘邦,对刘邦、吕后大肆诛戮功臣的丑恶面目揭露深刻。人物事件本于史实,绝少虚构。
新编五代史平话
新编五代史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新编五代史平话》,原版名为《五代史》,元代话本小说,无编撰者姓名,全书共10卷,包括《梁史平话》2卷,《唐史平话》2卷,《晋史平话》2卷,《汉史平话》2卷,《周史平话》2卷。其中“梁史”、“汉史”下卷已散佚。小说源于《五代史平话》,开卷从伏羲,黄帝讲到黄巢起义,随后朱温篡唐,形成五代交替的局面。书中多有歌颂赵宋王朝之处,对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亦有赞溢之意。小说概述了五代时期兴衰变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诸侯混战时期人民所遭受的巨大苦难和不幸。囿于作者正统思想的局限。书中对农民起义采取了敌视的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虽将农民起义斥为盗寇,但实录了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周史》中叙述的白甲军“将帅专事俘掠,不加存恤,民皆失望,逃入山谷,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时人唤做‘白甲军’,周军讨之,屡为所败”。小说还表现了反对民族压迫的思想倾向。对石敬瑭为了满足做皇帝的欲望,自称儿皇帝,纳贡割地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鞭挞。《新编五代史平话》有较多的口头讲述记录。因此语言简洁朴实,文白相间。但其结构较为散杂。作品将众多复杂的历史故事组织成长篇演述,为后来长篇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