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养生诀

时间:2023-03-29 20:03

  經名:太上老君養生訣。題華佗授廣陵吳普。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方法類。
  太上老君養生訣
  華佗授廣陵吳普
  五禽第-
  老君曰:古之仙者,為導引之事,能烏申挽引膚體,動諸關節,以求難老,名日五禽之戲。挽引蹄足,以當導引。體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故令汗出,因止。以身體輕便,普施行之,年九百餘歲。耳目聰明,牙齒完堅。夫為導者甚易,行者甚希,悲哉!.
  虎戲:四肢距地,前三躑,卻三躑,長引膚,乍前乍卻,仰天即返伏,距地行前卻各七。
  熊戲:正仰,以兩手抱膝下,舉頭左僻地七,右亦七,躑地,手左右托地,各七。
  鹿戲:四肢距地,引項反顧,左三右三,左申右腳,右申左腳,左右申縮,亦三止。
  猿戲:攀物自懸,申縮身體,上下七,以腳拘物倒懸,左七右七,坐左,右手拘腳,五按,各七。
  烏戲:立起,翹一足,申兩臂,揚扇用力,各二七。坐,申腳起,挽足指各七,申縮兩臂各七。
  夫五禽戲法,任力為之,以汗出為限,輕身消穀氣,益氣力,除百病,陀行之年過萬歲。教傳弟子廣陵昊普,亦得延年長壽。
  服氣吐納六氣第二
  咽字:咽主肺,肺連五藏,受風即鼻塞,有疾作咽吐納治之。
  呵字:呵主心,心連舌,五藏心熱舌乾,有疾作呵吐納治之。
  呼字:呼主脾,脾連唇,論云:脾溫即唇焦。有疾作呼吐納治之。
  噓字:噓主肝,肝連目。論云:肝盛即目赤。有疾作噓吐納治之。
  吹字:吹主腎,腎連耳。論云:腎虛即耳聾。有疾作吹吐納治之。
  嘻字:嘻主三焦,有疾作嘻吐納治之。
  養生真訣第三
  上士修之,全真延命;中士修之,無諸災咎;下士修之,免身枉橫;愚
  者輕之,早隕性命。
  老君日:一人之身,一國之象也。胸腹之設,猶宮室也;肢體之位,猶郊境也;骨節之分,猶百官也;勝理之問,猶四衢也;神猶君也,血猶臣也,氣猶民也。能治其身亦如明君能理國焉。夫愛其民,所以安其國;愛其氣,所以全其身。民弊則國亡,氣竭即身謝。是故至人上士,當施醫於未病之前,不追於既敗之後。故知生難保而易喪,氣難清而易濁,若能審機權可以安社稷,制嗜欲可以保性命。且夫善攝生者,要當先除六害,然後可以保性命,延駐百年。何者是也?一者薄名利,二者禁聲色,三者廉貨財,四者捐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嫉。去此六者,則修生之道無不成耳。若此六者不除,蓋未見其益,雖心希妙理,口念真經,咀嚼英華,呼吸景象,不能補其短促。蓋捐於其本而妄求其末,深可誠哉!所以保其真者,當須少思少念,少笑少言,少喜少怒,少樂少愁,少好少惡,少事少機。夫多思即神傷,多念即心勞,多笑即藏府上翻,多言即氣海虛脫,多喜即膀胱納客風,多怒即勝理奔浮,多樂即心神邪蕩,多愁即髮鬚焦枯,多好即志氣傾覆,多惡即精爽奔騰,多事即筋脈乾急,多機即智慧沉迷。斯乃伐人之生,甚於斤斧,蝕人之性,猛於豺狼。無久坐久行,久視久聽,不得強食,不飢而食即脾勞,不得強飲,不渴而飲則胃漲。體欲常勞,食欲半飽,勞勿過極,飽勿過半。冬即朝莫空心,夏即夜勿飽食,早起勿在鵝嗚前,晚起不在日出後。心內澄則真神守其位,氣內定則邪物去其身。身行欺詐即神悲,行爭競則神沮,輕侮於人當臧算數,殺害於物必當中夭,行一善即魂神悅,行一惡則魄神歡,常以寬泰自居,恬寞自守,即形神安靜,生錄必書其名,死籍必削其咎。養生之理盡在於斯矣!
  服氣訣
  老君曰:玄牝門,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言口鼻,天地之門,以吐納陰陽生死之氣。每旦面向午,展兩手於膝上,徐徐按捺兩節,口吐濁氣,鼻引清氣,所謂吐故納新是蹙氣,良久徐徐吐之,仍以手左右上下前後拓,取氣之時,意想太和元氣下入毛際,流於五藏,四肢皆受其潤,如山之納雲,如地之受澤。若氣通,便覺腹中汨汨轉動。若得十通,即覺身體潤擇,而#1色光澤,耳目聰明,令食有味,氣力加倍,諸疾去矣。
  又法:夜半後日中前,氣生可為之,余時氣死即不須調服。調氣了之時,須林鋪厚軟,枕高下共身,平仰臥,舒展腳,握固去身四五寸,兩腳亦去四五寸,微微鼻引太陽氣,從鼻入,以意送此氣通遍身體,即閉氣,至極,然後細細從口吐之,勿令耳聞吐氣之聲。若患寒熱及瘴患、腳腫等疾,不問時節,即須調之。若當日不愈,明日更調,不過三兩日必愈。若患心中玲痛,呼而吐之,熱既吹之;若患腳痛即噓而吐之,肺若痛即咽而吐之。夜半後二十四調之,鸚嗚時十八,平旦十二,日出十二,多調彌佳。欲作此法,先導引十八勢,按摩二十四。人仗導引以去五藏病。
  心病者,體有玲熱。相法,心色赤,夢中見人著赤衣,持刀杖及火來怖人。療法,用呼吹二氣去之,呼去冷,吹去熱。
  肺病者,胸背脹滿,四肢煩悶。相法,肺色白,夢見著白衣人男女作親,婦人共相抱持,或作父母兄弟妻子。療法,呵氣去之。
  肝病者,愁憂不樂,頭眼疼痛。相法,肝色青,夢見著青衣人,把青刀杖或獅子虎狼來怖人。療法,用噓氣去之。
  脾病者,體上游風,習習情悶疼痛。相法,脾色黃,夢見黃物,或作小兒擊腋人,或如旋風繞人。療法,用嘻氣去之。
  腎病者,體玲而陰衰。相法,腎色黑,夢見著黑衣人持刀杖來怖人。療法,用咽氣去之。每作皆三十六通,但能習之不愈者,仍須左右導引按摩。
  論曰:形者,神之主。氣者,神之命。是以形神所假,資氣而存。故調
  暢四肢,周遊六府。苟有壅滯,便即生疾。是故人體虛無,成之者氣。若調息得所,即諸疾自消。若吐納乖方,乃眾疾咸起。善攝生者,先須知調氣之法焉。所謂呼吸生先,期於壽而樂有喜。斯之謂歟!
  太上老君養生訣竟
  #1而:按文義當作『面』。
  

大家都看
金瓶梅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前汉书平话
前汉书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前汉书平话》,上中下三卷。全称为《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别题《吕后斩韩信》。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叙事主要依据《汉书》的《高帝纪》、《高后纪》,兼采《汉书》其他史传如《韩信传》等内容,亦从民间传说和其他文学创作中借用一些材料,比如元曲中的多种有关剧目,是本书细节丰富细致的主要来源。叙事倾向鲜明,明显同情韩信而贬刘邦,对刘邦、吕后大肆诛戮功臣的丑恶面目揭露深刻。人物事件本于史实,绝少虚构。
新编五代史平话
新编五代史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新编五代史平话》,原版名为《五代史》,元代话本小说,无编撰者姓名,全书共10卷,包括《梁史平话》2卷,《唐史平话》2卷,《晋史平话》2卷,《汉史平话》2卷,《周史平话》2卷。其中“梁史”、“汉史”下卷已散佚。小说源于《五代史平话》,开卷从伏羲,黄帝讲到黄巢起义,随后朱温篡唐,形成五代交替的局面。书中多有歌颂赵宋王朝之处,对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亦有赞溢之意。小说概述了五代时期兴衰变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诸侯混战时期人民所遭受的巨大苦难和不幸。囿于作者正统思想的局限。书中对农民起义采取了敌视的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虽将农民起义斥为盗寇,但实录了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周史》中叙述的白甲军“将帅专事俘掠,不加存恤,民皆失望,逃入山谷,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时人唤做‘白甲军’,周军讨之,屡为所败”。小说还表现了反对民族压迫的思想倾向。对石敬瑭为了满足做皇帝的欲望,自称儿皇帝,纳贡割地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鞭挞。《新编五代史平话》有较多的口头讲述记录。因此语言简洁朴实,文白相间。但其结构较为散杂。作品将众多复杂的历史故事组织成长篇演述,为后来长篇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