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真经邈

时间:2023-03-17 20:25

  經名:南華邈。原不題撰人。《宋史·藝文志》著錄文如海《莊子邈》一卷,當即此書。解釋《莊子》三十三篇題意,僅殘存六篇。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神部玉訣類。
  南華邈
  天地篇
  天尊地卑,乾坤所以列位;君上臣下,貴賤所以崇班。天地均化於無心,君臣股肱於一體。故得陶鈞萬類,康濟蒼生,九有宅心,萬方樂業。野老不知於帝力,擊壤豈識於堯年。變澆俗之頹風,歸淳素於上古。此所以合天地之旨也。
  天道篇
  天者,定體之名;道者,虛通為用,體非用無以運覆,用非體無以生成。體用相須,所以為萬物資始。夫帝王者,首出萬物,自稱一人。雖天下稱為至尊,必須體道以為用。堯舜得道以治四民,不失於豐年;桀紂失道以臨人,萬姓告無辜於上帝。道之所在,聖人尊之,故軒后膝行而順風,孔父朝聞而夕死。天道之旨其斯謂歟。
  天運篇
  天者自然之稱也,運者轉之不息也。天形左轉,日月右旋。日行遲,一歲一周天;月行疾,一月一周天。五緯經天以迭行,四時代謝而成歲。誰使之然哉,自然而然耳。大君受命亦復如之,天門開闔而不常,金石更生而不息,當須知進、知退、知存、知亡。堯舜禪讓而復昌,桀紂亢極而世絕。帝王既爾,人事亦然。此天之運始也。
  刻意篇
  刻者削也,意者心之用也。言人峻削其意,高尚其行,欲得出眾,志在聲名。或蹈海而不歸,或抱木而枯死。修儒者必非於墨,脩墨者亦缺文
  說劍篇
  劍採干越之鐵,選甌冶之工,匣吐青蓮,環生初月,陸剸犀象,水斷蛟龍荊卿提之入秦,白虹貫曰;張華睹之豐獄,氣射斗牛。雖即威懾三軍,蓋是一夫之勇;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今以賢相為工,良牧為冶,明宰為炭,百姓為銅,淬元氣之鋒,礪氛氳之鍔,用仁義為匣,以禮樂為鐔。自然巨盜亡魂,姦臣喪魄,萬方歸化,四夷來王,按之無敵於天下,此說劍之旨也。
  漁父篇
  昔平王東遷,周室微弱,禮樂征伐出自諸侯。邪說得昇,直言見放,君子在野,小人滿朝。漁父隱居,藏名避世;扁舟鼓棹,樂道。江湖。歌滄浪而吊屈原,手杖挐而譏孔子。欲使帝王親有德、遠讒人,訪道山林,搜楊隱逸,使河濱無洗耳之叟,磻溪絕垂釣之人。自然九譯來朝,萬方歸化。此漁父之旨也。
  列禦寇篇
  以下原闕

大家都看
金瓶梅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前汉书平话
前汉书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前汉书平话》,上中下三卷。全称为《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别题《吕后斩韩信》。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叙事主要依据《汉书》的《高帝纪》、《高后纪》,兼采《汉书》其他史传如《韩信传》等内容,亦从民间传说和其他文学创作中借用一些材料,比如元曲中的多种有关剧目,是本书细节丰富细致的主要来源。叙事倾向鲜明,明显同情韩信而贬刘邦,对刘邦、吕后大肆诛戮功臣的丑恶面目揭露深刻。人物事件本于史实,绝少虚构。
新编五代史平话
新编五代史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新编五代史平话》,原版名为《五代史》,元代话本小说,无编撰者姓名,全书共10卷,包括《梁史平话》2卷,《唐史平话》2卷,《晋史平话》2卷,《汉史平话》2卷,《周史平话》2卷。其中“梁史”、“汉史”下卷已散佚。小说源于《五代史平话》,开卷从伏羲,黄帝讲到黄巢起义,随后朱温篡唐,形成五代交替的局面。书中多有歌颂赵宋王朝之处,对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亦有赞溢之意。小说概述了五代时期兴衰变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诸侯混战时期人民所遭受的巨大苦难和不幸。囿于作者正统思想的局限。书中对农民起义采取了敌视的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虽将农民起义斥为盗寇,但实录了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周史》中叙述的白甲军“将帅专事俘掠,不加存恤,民皆失望,逃入山谷,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时人唤做‘白甲军’,周军讨之,屡为所败”。小说还表现了反对民族压迫的思想倾向。对石敬瑭为了满足做皇帝的欲望,自称儿皇帝,纳贡割地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鞭挞。《新编五代史平话》有较多的口头讲述记录。因此语言简洁朴实,文白相间。但其结构较为散杂。作品将众多复杂的历史故事组织成长篇演述,为后来长篇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