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无异大禅语录集要

时间:2023-02-15 19:53

愽山语录集要序

  佛祖之道。如金刚王宝剑。得之不易。用之不易。付之亦不易。以其皆不易也。故传持斯道者。实鲜其人。而鱼目混珠。山鸡冒凤者。甞半天下也。我曹洞一宗。盛於唐。衰於宋。至元似复盛而实衰。其故葢难言之也。自元朝初雪庭裕公奉诏住少林。天下学者。翕然宗之。历传至万历改元。小山书迁化。诏幻休润。补其席。四方之腰包而至者。如鸟投林。如鱼赴壑。而润公乃讲习评唱为事。大失众望。时有蕴空忠和尚。先事小山老人有年。受其密印。归隐旴江之廪山。天下不得而物色之。寿昌先师。从其薙落。後蒙记莂。始为弘扬。既得愽山来公继之。其道遂大行於世。师苦参日久。备甞险阻。故其言功夫为独详。其慧光浑圆。辨才无碍。波澜浩荡。莫窥涯际。故学者多望洋而退。其门庭紧密。金鍮立辩。高提祖印。不妄许可。故假鸡声韵者。不得冐渡关津。而惑乱羣听也。余因先师迁化後。曾相依三载。虽无所得於师。然三载之中。未见其一语渗入情识。但勉以向上事。则师之有造於余也大矣。及余隐荷山。师自石鼓归。道经建州。晤於光孝寺。师曰。寿昌塔扫也未。余曰。扫即不废。只是不许人知。师曰。恁麽则偷扫去也。余曰。贤只如此。和尚又作麽生。师曰。扫即不废。只是不曾动着。余曰。和尚却似不曾扫。乃一咲而别。及师灭。其语录浩繁。连编累牍。流通为难。故遐方僻壤。闻师之名。向师之化。而语录实未甞触於目者有之。余自壬午秋。归锡石鼓。乃因浑朴上人之请。僭於全录中。择其精要。类而合之。视全录。仅十之三。然简而易行。约而易致。使天下学者。即是穷之。可以见其大全。使知愽山之道。其广大深密有如此。非痴守一橛者。可恍惚其万一也。呜呼广陵散不复作矣。今幸其谱犹存。安得於凉风白月中。再闻斯曲乎。
  旹
  崇祯癸未春正月灯节日住福州鼓山涌泉禅寺传曹洞正宗沙门元贤题於所居之嚬呻斋

  语录集要目录

第一卷
  博山语录

第二卷
  董岩语录

第三卷
  大仰语录  鼓山语录  天界语录  答问

第四卷
  拈古  颂古  赞  禅警语

第五卷
  书  文  序  疏

第六卷
  偈

大家都看
金瓶梅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前汉书平话
前汉书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前汉书平话》,上中下三卷。全称为《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别题《吕后斩韩信》。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叙事主要依据《汉书》的《高帝纪》、《高后纪》,兼采《汉书》其他史传如《韩信传》等内容,亦从民间传说和其他文学创作中借用一些材料,比如元曲中的多种有关剧目,是本书细节丰富细致的主要来源。叙事倾向鲜明,明显同情韩信而贬刘邦,对刘邦、吕后大肆诛戮功臣的丑恶面目揭露深刻。人物事件本于史实,绝少虚构。
新编五代史平话
新编五代史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新编五代史平话》,原版名为《五代史》,元代话本小说,无编撰者姓名,全书共10卷,包括《梁史平话》2卷,《唐史平话》2卷,《晋史平话》2卷,《汉史平话》2卷,《周史平话》2卷。其中“梁史”、“汉史”下卷已散佚。小说源于《五代史平话》,开卷从伏羲,黄帝讲到黄巢起义,随后朱温篡唐,形成五代交替的局面。书中多有歌颂赵宋王朝之处,对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亦有赞溢之意。小说概述了五代时期兴衰变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诸侯混战时期人民所遭受的巨大苦难和不幸。囿于作者正统思想的局限。书中对农民起义采取了敌视的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虽将农民起义斥为盗寇,但实录了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周史》中叙述的白甲军“将帅专事俘掠,不加存恤,民皆失望,逃入山谷,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时人唤做‘白甲军’,周军讨之,屡为所败”。小说还表现了反对民族压迫的思想倾向。对石敬瑭为了满足做皇帝的欲望,自称儿皇帝,纳贡割地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鞭挞。《新编五代史平话》有较多的口头讲述记录。因此语言简洁朴实,文白相间。但其结构较为散杂。作品将众多复杂的历史故事组织成长篇演述,为后来长篇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