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法观经

    发布时间:2022-09-16 19:07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佛言。第一何以故数息。用息轻易知故。以世间人皆贪身。未能舍身守意。又身中事难分别。皆不信本无意不止。何以有故说空意。颠倒习息见有无故先说息。稍稍解人意上头为数已得行为第一禅。  佛言。坐禅当三定。何等为三定。一者身定。二者口定。三者意定。痛痒止为身定。声止为口定。意念止为意定。念止者。为受行常念道。声止者。断四恶。痛痒止者。为不堕贪意在止已。身定口定意定。当立戒身意持。持者为一切无所犯。又身意持名为治。治者意持意行三十七品经故。经言所不识所不能止为息中不识意去时不能止意去。如是当精进行出力守政坐叉手低头持意。内著心中堕自生灭。当识意去时已识当能止便不堕盖。盖在

  • 佛说大迦叶本经

    发布时间:2022-09-16 19:07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尔时城中有势富梵志。名曰尼拘类(晋曰无恚)财富无数。金银七宝。田宅牛马。不可称计。梵志有子。名曰毕拨学志。舍六十佉梨金宝好物及千具犁牛。捐仁贤妻天下第一光颜微妙面色为最。心自念言。当趣世间阿罗汉学净修梵行。诣多子神祠药树之下。啖食其果。于是世尊。转大法轮。转法轮竟与比丘众退。至多子神祠。止其精舍。  于时毕拨学志。夜欲向明。住立遥见世尊在丛树间。光明远照。威曜普达。志即念言。今此丛树。天已向明。威神普照。光明无量。殊妙巍巍。于此树间。必有鹿王。大雄师子。若有天神及大神通神足大变。必尔不疑。我当往观。时毕拨学志。即从坐起。往诣丛树。遥见世

  • 佛说忠心经

    发布时间:2022-09-16 19:06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诸菩萨。四辈弟子。天龙鬼神。帝王臣民。日会听经。佛右面比丘。名曰目连。神通妙达。智如虚空。随时变化。权智并行。普还济众。数如恒沙。诸天稽首。靡不师仰。佛告目连。彼有大国。去斯八千。处在边境。不睹三尊之至灵。希闻如来无所著正真等正觉神妙清化。习于颠倒众邪之行。以为真谛。王及臣民。奉事梵志等五百人。各有五通力。能移山住流。分身变化。国有大山。塞民迳路。举国患之。王以山为民艰难。具向梵志说之。梵志答曰。吾等自为民除害。王无戚焉。即绕山坐。各一其心。以道定力。山起欲移。佛告目连。汝往彼国。现道神化。长度梵志。济其君民。令远三涂。永

  • 佛说四品法门经

    发布时间:2022-09-16 19:06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众俱。尔时尊者阿难。独止静室。心生是念。世间有情。所有惊怖。乃至灾害障难疾病过咎。已生当生者。皆是愚人所有。智者即无。尊者阿难。思惟如是事已。从座而起。往诣佛所。到佛所已。头面礼足。修奉已毕。住立一面。而白佛言。世尊。我独静室。心生是念。世间所有惊怖等事。皆是愚人所有。智者即无。惟愿世尊。为我解说。  佛告阿难。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阿难白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佛言。阿难。如是世间所有惊怖等事。已生当生。所谓灾害障难疾病过咎等。皆是愚人所有。智者即无。阿难。譬如有人堆积干苇为火所燃。而彼愚人

  •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发布时间:2022-09-16 19:06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阿难说。闻如是。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佛告阿难。有人奉佛从明师。受戒不失。精进奉行所受。朝暮礼拜恭敬燃灯斋戒不厌。心常欢欣善神拥护所向谐偶百事增倍。为天龙鬼神众人所敬。后必得道。是善男子善女人真佛弟子也。有人事佛不值善师。不见经教信意不坚。亦有戒名违犯正律。既无形像亦不烧香然明作礼。恒怀嗔恚恶口骂詈。六斋不持杀生趣手。不敬佛经持著杂物弊箧之中。或著妻子床上不净之处。或持挂壁无有床坐棚阁。与世书无异。若有疾病了不念佛。便呼巫师卜问祠祀。请乞邪神。天神离远不得善护。妖魅日进恶鬼屯门。令之衰耗所向不谐。现

  • 佛说梵志女首意经

    发布时间:2022-09-16 19:05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波罗奈鹿苑仙人所止处。而转法轮。与大比丘众五百人。无数菩萨俱诸异佛国各各来会。尔时世尊。晨旦整服。持钵入城而福一切。贤者阿难侍如常仪。大圣则入波罗奈大城。普次街里向梵志门。梵志有女名曰首意。遥见佛身端正殊妙威神巍巍。其心静然诸根寂定。建上玄默第一澹泊。无有衰入恐惧永除。其意清净而无垢秽如大渊澄。紫磨金色晃如宝山。若盛天树华实繁茂。有三十二大人之相庄严其身。八十种好遍布其体。昱如大殿而有宝柱。如须弥山峻峙显特。如月盛满众星中明。如日出光晃耀晖赫。无所不照。女见佛来住于门外。心怀踊跃回入设座。还诣佛所。稽首佛足下。长跪白言。善来安住。愿降圣尊屈神临眄

  • 阿阇世王问五逆经

    发布时间:2022-09-16 19:05

        西晋沙门法炬译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罗阅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提婆达兜。诣阿阇世王所。到已即就座坐。时王阿阇世。即从坐起。头面礼调达足。还就座坐。时王阿阇世。白调达言。我曾闻尊者调达。彼沙门瞿昙。常作是语。有五逆罪。若族姓子族姓女。为是五不救罪者。必入地狱不疑。云何为五。谓杀父。杀母。害阿罗汉斗乱众僧。起恶意于如来所。如是五不救罪。若有男女施行此事者。必入地狱不疑。我今调达。躬杀父王。我亦当入地狱耶。时调达告阿阇世王。大王勿怀恐惧。为有何殃。为有何咎。谁为殃而受报。谁作殃当受其果。然大王亦不为恶逆。所作恶者。自当受报。时众多比丘。到时著衣持钵。入罗阅城乞食。时众多比丘。入罗

  • 佛说十二头陀经

    发布时间:2022-09-16 19:05

        宋于阗国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给孤独园精舍。与八千比丘僧菩萨万人。皆著衣持钵游行乞食。食已至阿兰若处。加趺而坐。  尔时世尊怡然微笑。时长老摩诃迦叶。从座起整衣服。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从昔来未曾见佛无缘而笑。愿见哀愍告示我等。  佛告迦叶。见阿兰若处。十方诸佛皆赞叹。无量功德皆由此生。求声闻者得声闻乘。求缘觉者得缘觉乘。求大乘者速得无上正真之道。我今住此是故喜耳。尔时摩诃迦叶闻佛所说。欢欣踊跃叹未曾有。重白佛言。世尊。此阿兰若处利益弘深。能令众生依此修学成三乘道。唯愿世尊。开示我等阿兰若法。  佛告迦叶。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汝略说其义。迦叶白佛言。世尊。唯然

  • 佛说五王经

    发布时间:2022-09-16 19:04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  昔有五王。国界相近。共相往来。不相攻伐。唯作善友。其最大者。字普安王。习菩萨行。余四小王。常习邪行。大王怜愍。意欲度之。呼来上殿。共相娱乐。乃至七日。终日竟夜。作倡伎乐。七日已满。四王共白大王言。国事甚多。请还政治。大王语诸左右。严驾车乘。群臣吏民。都共送之。至其半道。大王怜愍。意欲度之。语四王言。各说卿等所乐之事。一王言。我愿欲得阳春三月树木荣华游戏原野。是我所乐。一王复言。我愿欲得常作国王。鞍马服饰。楼阁殿堂。官属人民。围绕左右。晃晃昱昱。椎钟鸣鼓。出入行来。路人倾目。是我之乐。一王复言。我所乐复异。愿得好妇好儿。端正无双。共相娱乐。极情快意。是我之乐。一王复言

  • 甚希有经

    发布时间:2022-09-16 19:04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住鹫峰山。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及无量菩萨诸天人等。尔时尊者阿难。于日初分为乞食故。著衣持钵入王舍城次第行乞。遥见一所有大层阁。营构初成严丽绮饰甚可爱乐。既见是已内自思惟。若有诸善男子或善女人。能造如是高广层阁。严丽绮饰甚可爱乐。奉施四方大德僧众。复有诸善男子或善女人。于诸如来般涅槃后起窣堵波。其量下如阿摩洛果。以佛驮都如芥子许安置其中。树以表刹量如大针。上安相轮如小枣叶。或造佛像下如穬麦。如是二种所生福聚何者为多。尔时尊者阿难。即作是念。于王舍城次第乞已出还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于食后时往如来所。到已顶礼世尊双足。却住一面

大家都看
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 | 世情小说 《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 《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演化而来,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三种身份的市侩势力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再现了当时社会民间生活的面貌,描绘了一个上至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至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帮闲所构成的鬼蜮世界,揭露了明代中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问世后曾被改编为多种戏曲,后来又被多次改编成影视作品。
前汉书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前汉书平话》,上中下三卷。全称为《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别题《吕后斩韩信》。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叙事主要依据《汉书》的《高帝纪》、《高后纪》,兼采《汉书》其他史传如《韩信传》等内容,亦从民间传说和其他文学创作中借用一些材料,比如元曲中的多种有关剧目,是本书细节丰富细致的主要来源。叙事倾向鲜明,明显同情韩信而贬刘邦,对刘邦、吕后大肆诛戮功臣的丑恶面目揭露深刻。人物事件本于史实,绝少虚构。
新编五代史平话 佚名 | 历史演义 《新编五代史平话》,原版名为《五代史》,元代话本小说,无编撰者姓名,全书共10卷,包括《梁史平话》2卷,《唐史平话》2卷,《晋史平话》2卷,《汉史平话》2卷,《周史平话》2卷。其中“梁史”、“汉史”下卷已散佚。小说源于《五代史平话》,开卷从伏羲,黄帝讲到黄巢起义,随后朱温篡唐,形成五代交替的局面。书中多有歌颂赵宋王朝之处,对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亦有赞溢之意。小说概述了五代时期兴衰变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诸侯混战时期人民所遭受的巨大苦难和不幸。囿于作者正统思想的局限。书中对农民起义采取了敌视的态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虽将农民起义斥为盗寇,但实录了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周史》中叙述的白甲军“将帅专事俘掠,不加存恤,民皆失望,逃入山谷,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时人唤做‘白甲军’,周军讨之,屡为所败”。小说还表现了反对民族压迫的思想倾向。对石敬瑭为了满足做皇帝的欲望,自称儿皇帝,纳贡割地的行径进行了揭露和鞭挞。《新编五代史平话》有较多的口头讲述记录。因此语言简洁朴实,文白相间。但其结构较为散杂。作品将众多复杂的历史故事组织成长篇演述,为后来长篇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品花宝鉴 陈森 | 才子佳人 《品花宝鉴》,中国近代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亦题《群花宝鉴》,60回。小说以主人公青年公子梅子玉和男伶杜琴言神交钟情为中心线索,写了像梅、杜这样的情之正者,和商贾市井、纨绔子弟之流的情之淫者两种人,以寓劝惩之意。然而所谓“情之正者”在旧观念来看,是一种病态生活;而以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看,则是一部相当钟情重情的爱情小说。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