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释教录
开元释教录

智昇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开元释教录》,佛教经录。简称《开元录》。唐代智昇著,共二十卷。总录十卷,记载东汉到唐所译佛经目录和译者传记,末附著作目录,共百七十六人。别录十卷,以经为主,分记重译单译、删略、补阙、疑惑、伪妄等录情况,最后二卷为大、小乘入藏目录。总计入藏经典一千零七十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

39.26 万字 | 2022-05-18 19:07更新

七侠五义
七侠五义

石玉昆, | 侠义公案 | 已完结

《七侠五义》是清代石玉昆所著、俞樾修订的古代武侠小说,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改编,由近代学者俞樾改《三侠五义》为《七侠五义》。《三侠五义》清代石玉昆所著。石玉昆,贵族弟子,号问竹主人。他“博学善辩”,乃“西派之超绝者。自著《三侠五义》等书,谈唱皆雅。殁后有《赞昆》子弟书,名重一时”。后人有续《续侠义传》、《续七侠五义》、《小五义》、《续小五义》、《后续小五义》到《十六续五义》等续书。

49.99 万字 | 2022-10-30 10:22更新

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华严)
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华严)

般若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四十华严》是华严经三种译本之一。凡四十卷。唐朝般若三藏译。贞元十二年( 796)译出,故又称贞元经。 收于大正藏第十册。即《八十华严》入法界品,内容记述善财童子历参五十三善知识,成就普贤行愿之经过。普贤菩萨既为善财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复说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世界。今时但取此最后一卷,续于前经八十卷后,并广流通。然此一译,文理俱优,不让实叉难陀。而知识开示中,更为详明。切于日用,切救末世流弊,最宜一总流通。 [1] 又华严宗四祖清凉澄观作华严经疏十卷,系就本经所作之注疏。

31.43 万字 | 2022-11-10 16:25更新

经律异相
经律异相

梁宝唱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经律异相》,中国佛教类书。五十卷,另有目录五卷。梁宝唱(生平见《比丘尼传》条)等集。成于梁天监十五年(516)。时宝唱掌管华林园之宝云经藏,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书籍,乃撰成此书。《经律异相》系将散见于经、律中之希有异相集录而成。全书按照出世间的三乘圣者(佛、菩萨、声闻缘觉)和在世间的五趣众生(天、人、鬼、畜生、地狱)的划分,撮抄经律故实,摘选菁萃,以类相属,分为二十二部。各部复有子目,共有六百五十六目,子目中又复有科目。

44.15 万字 | 2023-02-20 20:47更新

骈体文钞
骈体文钞

李兆洛 | 诗文别集 | 已完结

《骈体文钞》清代李兆洛编选的诗歌韵文,又称《骈体文总集》。共31卷,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18卷,包括铭刻、颂、诏书、檄移等各体;中编8卷,包括论、序、碑记、志状等各体,属于指事述意之作;下编5卷,包括边珠、笺、杂文等各体,多属缘情托兴之作。书成于嘉庆末年。

44.81 万字 | 2023-03-04 10:42更新

禅宗正脉
禅宗正脉

如卺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禅宗正脉》,十卷。明·如卺撰。成书于弘治二年(1489)。此书编纂方式完全根据《五灯会元》,分为正系与傍出。凡在机缘下附有“评”字者,即为圆悟之评唱,附有“颂”字者,即出自《禅宗颂古联珠通集》。此外,冠有“增收”二字者,则是根据《颂古通集》、《碧岩集》、《人天眼目》等书所补足之机缘。书中所收,共含一二四四人之机缘、语录。卷一收录西天佛祖、东土六祖,以及四祖、五祖、六祖之傍出。卷二至卷十收录南岳至其下十七世及青原至其下十六世之诸师。

32.73 万字 | 2023-03-18 09:34更新

大般涅槃经(昙无谶)
大般涅槃经(昙无谶)

昙无谶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大般涅槃经》,凡四十卷。北凉昙无谶译。即大般涅槃经。略称涅槃经。宣说佛身常在,及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等大乘思想。为与南本涅槃经区别,特称北本涅槃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

38.53 万字 | 2023-03-21 20:44更新

联灯会要
联灯会要

晦翁悟明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联灯会要》,禅宗灯录。三十卷。宋·晦翁悟明集。又名《宗门联灯会要》、《禅宗联灯录》。收在《万续藏》第一三六册;《禅宗全书》第五、六册。 本书内容,选录自《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等书。自卷一至卷二十九前半部分计收录过去七佛以迄天童正觉法嗣净慈慧晖等六百余人之示众法语与机缘问答。卷二十九后半部分为《应化贤圣》、《亡名尊者》,收录佛陀波利等二十一位应化贤圣,以及二十七位无名尊者。卷三十为《傅大士心王铭》等十四篇短文。卷首载有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淡齐李泳之序文、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思忠重刊序,以及淳熙十年编者之自序。

43.28 万字 | 2023-04-01 20:09更新

列祖提纲录
列祖提纲录

呆翁行悦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列祖提纲录》,凡四十二卷。清代僧呆翁行悦(1619~1684)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二册。系行悦二十年间云游四方,广收博录诸祖师耆宿之殊言异行,或以事集言,或因言立事,随见随记,而无古今、尊卑、世次、宗派之分。集录临济、曹洞、沩仰、云门、法眼等五家之前的诸正传、旁出,计四百余人之法语,内容自祝厘、报本、尊祖、上堂、小参,乃至节腊、元旦、法器等,皆依敕修百丈清规之住持日用诸事,各列科条,详加阐示,计三百余种丛林事要,三千余则宗祖提纲。令学人明了祖师之提撕,得修道之指针。

48.64 万字 | 2023-04-23 06:09更新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

昙噩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凡三十卷。元代昙噩撰。今收于卍续藏一三三册。全名新修科分六学僧传。收录自后汉明帝永平十年(67)至宋代之高僧一二七三人之传记,依六学(慧、施、戒、忍辱、精进、定)、十二科(译经、传宗、遗身、利物、弘法、护教、摄念、特志、义解、感通、证悟、神化)分类。书成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1366),卷首并附有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皇子魏王之跋文。为收录僧传数量最多之著作。

47.05 万字 | 2023-04-23 06:48更新

华严悬谈会玄记
华严悬谈会玄记

普瑞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华严悬谈会玄记》,四十卷,元普瑞着。普瑞,元代僧 。榆城(云南)人。俗姓与生卒年均不详。字雪庭,号妙观。

46.69 万字 | 2023-05-15 08:30更新

华严经疏注
华严经疏注

澄观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华严经疏注》百二十卷,唐澄观述。宋净源录疏注经。缺卷二十一至七十又九十一至一百。

46.58 万字 | 2023-05-15 08:30更新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

法应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凡四十卷。南宋法应集,元代普会续集。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五册。系编集古来禅家诸祖颂古之作。内容共收世尊机缘二十四则、菩萨机缘三十则及大乘经偈六十二则、祖师机缘七○二则。举凡增续及续收均冠以续收二字,与原集区别。

38.12 万字 | 2023-08-25 10:36更新

建中靖国续灯录
建中靖国续灯录

惟白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建中靖国续灯录》,简称《续灯录》。禅宗史书。北宋云门宗禅僧惟白集。30卷,另有目录3卷。收于卍续藏第一三六册。书成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故冠以此年号。本书系继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之后,依禅门法脉相续之次第,编列师资略历、机缘语句、古则公案、偈颂等而成,全书大别为正宗、对机、拈古、颂古、偈颂等五门,而于临济、云门诸师之语所录较详备。

35.55 万字 | 2023-08-31 08:48更新

宋高僧传
宋高僧传

赞宁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教史书。原名《大宋高僧传》。三十卷。宋释赞宁于太平兴国七年(982)奉敕编撰,至端拱 元年(988)书成。继《续高僧传》之后,记述自唐高宗时至宋雍熙年的僧人共五百三十二人,附传一百二十五 人(原书“序”谓正传五百三十三人,附传一百三十人)。 全书分十科,名目与《续高僧传》同,但于每人传后附以 论述,分为“系”(论述)、“通”(答问),以申明作者之旨。 本书记传授源流最为赅备。材料所本多为碑铭,于诔铭 记志摭采不遗,实称详博。其“习禅篇”除云门文偃外于 禅宗内各派重要人物皆有专传,对禅宗内部各派之争 亦不讳言,是研究禅宗史的重要资料。本书宋、元、明、 清各藏及《四库全书》皆著录。扬州刻经处有单刻本,题 《续高僧传三集》。

46.19 万字 | 2024-03-15 09:24更新

天如惟则禅师语录
天如惟则禅师语录

天如惟则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天如惟则禅师语录,九卷,元惟则说,善遇编,杨宗瑞序,危素序,李祁序,远者图序,又云佛心普济文慧大辩禅师语录,内题师子林天如和尚语录,第九卷名剩语集,似有阙文,附菩提正宗寺记。南岳下第二十三世,嗣中峯本。

38.68 万字 | 2024-03-19 19:27更新

辟妄救略说
辟妄救略说

密云圆悟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辟妄救略说》,凡十卷。又作天童和尚辟妄救略说。明代僧密云圆悟(1566~1642 )着,侍者真启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圆悟之法嗣汉月法藏主张一‘○’(圆相)为千佛万佛之祖,并反对曹洞宗抹杀五家宗旨,遂着五宗原,乃引起一场禅林间之论诤,其后汉月之法嗣潭吉弘忍复作五宗救以辩护其师之说。本书作者圆悟则以为禅宗不立文字,更无‘○’之相貌为千佛万佛之祖;有此一‘○’,禅宗慧命势将断绝,为免后世禅门弟子误入邪见,妄认一‘○’而不自悟,乃述此书以阐扬佛法大意。清世宗亦著有拣魔辨异录一书,驳斥汉月等之见解。

36.18 万字 | 2024-03-20 10:33更新

佛法金汤编
佛法金汤编

岱宗心泰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法金汤编》,凡十六卷。明代僧岱宗心泰(1327~1415)编。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系编述自西周昭王至元顺帝约一七○○年间,与佛教有关之帝王、名家之传记及语要,凡三九八人,各传之终皆明载典据。心泰之时,佛教衰退,而儒道之排佛论盛行,故着此佛教外护者史传,欲促使排佛论者之反省,及佛教界之觉醒。洪武二十六年(1393),本书刊行时有十卷,至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如惺重刊时为十六卷,时亦编入明续藏。

33.97 万字 | 2024-03-20 10:34更新

春秋列国志传
春秋列国志传

余邵鱼 | 历史演义 | 已完结

《春秋列国志传》,又名《春秋五霸七雄列国志传》、《列国志传》、《列国志》、《周朝秘史》。明万历乙卯(1615)年刊本。十二卷114回。题“后学畏斋余邵鱼编集”。余邵鱼,字畏斋,明福建建宁府建阳县人。万历时余象斗重刻此书,呼为“先族叔翁”。象斗约嘉靖末至崇祯间人,则邵鱼当为嘉隆时人。据正史记载及民间传说,全面叙述了春秋战国史事。其后,明代冯梦龙重新改写此书成《新列国志》(东周列国志)一百零八回。现存版本:明内府抄本,有彩绘插图,眉栏横标文中重要节目。半叶十三行,行二十五字。万历丙午(1606)三台馆余象斗重刊本,上评,中图,下文,正文十三行,行二十字,每卷题“新刊京本春秋五霸七雄全象列国志传”,“后学畏斋余邵鱼编集”,“书林文台余象斗评释”。〔藏上海图书馆、日本蓬左文库〕大连图书藏残本。梅园梓行本,内封书题为“全像春秋五霸七雄列国志传”,卷端题“新刻京本春秋五霸七雄全像列国志传”,目次页题作“新刻史纲总会列国志传”,有陈眉公序文,可能是后加的。(以上据刘修业书目提要)上几种均为八卷本。

40.38 万字 | 2024-04-28 21:17更新

震川先生集
震川先生集

归有光 | 诗文别集 | 已完结

《震川先生集》,诗文别集。四十卷。明代归有光撰。归有光,字熙甫,江苏昆山人,学者称他震川先生。其著作涉及经史子集各部,但主要成就则是在散文方面,其散文风格上承司马迁以及唐宋八大家的传统,下启方苞、姚鼐等桐城派的先河,文笔简洁,长于叙事,与唐顺之等人被称为“唐宋派”。《四十卷》。计正集三十卷、别集十卷,另附录一卷。别集中有诗一卷,余均为文。归有光是“唐宋派”的首领,反对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他和王慎中、茅坤、唐顺之等人的文学主张,与拟古派“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文学主张针锋相对,推尊韩柳欧曾王苏的唐宋古文。归有光反拟古倾向,更多着眼于形式,内容上却没有真正的革新。

48.01 万字 | 2024-06-23 21:56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