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指月录》,凡二十卷。清代聂先撰。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三册。记述南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至清康熙十八年(1679),凡五百余年间,禅宗三十八世之法脉。卷首附江湘序、莆阳余怀序、如是居士之弁语、伦叙考等。
25.12 万字 | 2023-08-31 10:11更新
《正法眼藏》,凡六卷。宋代大慧宗杲(1089~1163)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八册。为古尊宿之机缘法语集,总计百余篇,并附撰者之短评。宗杲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因罪迁居衡阳,其间与诸方大德往来酬酢之法语,为侍者冲密慧然随手抄录,于绍兴十七年编录而成,寻即刊行。俗称大慧正法眼藏。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普善庵沙门慧悦及居士春门徐弘泽等,附圆澄及李日华之序,另加宗杲之答张子韶侍郎书,而加以重刻。
27.75 万字 | 2024-03-20 10:33更新
凡十卷三十一品。唐代义净译。略称最胜王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此经乃金光明经之别译本。为金光明经之译本中最后出而最完备者。本经叙说金光明忏法之功德,且叙述由四天王之镇护国家和现世利益之信仰。广为我国、日本所重视。古来,本经之注疏颇多,较重要者有,隋吉藏之金光明经疏一卷、隋智顗之金光明经文句六卷与金光明经玄义二卷、唐慧沼之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十卷等。
20.25 万字 | 2025-03-26 22:43更新
凡三卷。全称佛鉴佛果正觉佛海拈八方珠玉集。宋代僧祖庆重编,理宗宝祐五年(1257)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九册。系佛鉴太平慧翘、佛果圜悟克勤、正觉方庵宗显、佛海石溪心月等四人,对禅门八方珠玉集内之古则、公案三一九条,各作拈提,揭示参玄捷径,以开学人正眼。然禅门八方珠玉集今已散佚。
21.63 万字 | 2025-03-25 19:57更新
凡五卷。清代僧山铎真在编,石源机云续编,康熙二十一年(1682)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七册。系临济宗无准师范之道脉传统之丛传。自无准师范,及其法嗣第一世径山净慈寺之断桥妙伦至第十七世,除去别收于语录之九人外,共计二三八人,记述其本录及语要。真在示寂后,由门人机云续成此集。
13.59 万字 | 2025-03-22 13:33更新
凡六卷。明代仁潮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五○册。乃叙述世界建立之次第,分为七章,即:略明南洲、广步大地、遍观三界、大千劫量、游诸佛刹、研穷法界、法界总论等,共收一一五则,书成于神宗万历十二年(1584)。
19.93 万字 | 2025-03-25 17:12更新
瑜伽熖口注集纂要仪轨,二卷,清寂暹纂并跋,无隐序,前附瑜伽熖口仪轨六则,后附疏式,尾题无仪轨二字。
7.49 万字 | 2025-03-26 08:35更新
凡二卷。清代周克复作于顺治十六年(1659)。又称观世音持验记、观音持验记、观世音经咒持验记。收于卍续藏第一三四册。作者广搜诸书,采撷自晋代至清顺治时,所有僧俗有关观音信仰之灵验一一八件,汇集编纂而成。范围包括高僧传、法苑珠林、辨正论、法华感通、观音感应等,及冥详记、宣验记、太平广记、谈薮、玉堂闲话、朝野佥载等内外典籍,并于每件之下记其出典,乃研究观世音信仰之重要资料。卷末并附有不空所译之观世音大悲心陀罗尼、白衣大悲五印心陀罗尼经、礼观音文、辨讹语三则等。
4.42 万字 | 2025-03-22 14:20更新
《净土生无生论亲闻记》,佛教净土宗著作,记称亲闻者。表禀承非谬也。教。髫年出家。即随师祖大和尚。往括苍普慈寺。听讲圆觉。末听此论。联翩浃旬。尔时敷文极畅。阐义至精。座下听众。无有一人。若身若心生懈倦。而不开悟者。惟教。神根既钝。兼之童稚无知。若聋瞽观场。不过随人泣笑而已。既返幽溪。年齿渐进。而好乐之念日臻。非但数听数承。兼复屡请屡问。随闻随记。散叶盈函。既无疑而不决。亦无义而不详。苟不贯之集之。何以益人益己。若夫方言巧拙。可曰责在我躬。其於造诣情微。敢将质诸来哲。入门者。请径升堂。而飡甘露。种种问桥。非所急也。
3.36 万字 | 2024-06-05 20:18更新
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摄颂》 宋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法贤奉诏译
1.38 万字 | 2022-06-13 08:14更新
《大集虚空藏菩萨所问经》,《大方等大集经-虚空藏品》异译本,大集经的背景是释迦牟尼示现成佛后十六年,观察此土众生善根成熟,可以宣说大乘菩萨法藏,用神力在欲色二界之中变宝庄严道场,无量世界菩萨来集,故名大集。 虚空藏品,明文开示地、水、风、空四大无依,自性清净,与《楞严经》虚空藏菩萨圆通十分吻合。偏讲般若智慧。
5.57 万字 | 2022-11-02 08:23更新
《佛说大安般守意经》,东汉安世高译。本经内容主要讲“四禅”“六事”。“四禅”是指安般守意过程中的四个阶阶段;“六事”是指“数息”、“相随”、“止”、“观”、“还”、“净”,是安般守意过程中的不同六种要求:“六事”与“四禅”紧密配合。为佛教小乘专讲禅数的经典。“安般”意译为出入息,即呼吸。“安般守意”即是用数息的方法,令浮躁不安和思虑过多的心情平定下来,以期能达到佛的境界。
1.69 万字 | 2022-11-30 20:05更新
《坐禅三昧经》,姚秦·弘始四年(402)鸠摩罗什于长安译出,弘始九年(407)重校。又称《坐禅三昧法门经》、《阿兰若习禅法》、《菩萨禅法经》、《禅法要》、《禅经》。收在《大正藏》第十五册。
2.69 万字 | 2023-01-11 11:10更新
《诸法无行(hèng)经》, 梵名 Sarva-dharmāpravrtti-nirdes/a。凡二卷。姚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阐说诸法之实相,原无善恶等分别。同本之异译,有隋代阇那崛多译之诸法本无经三卷、宋代绍德等译之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三卷,皆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
1.73 万字 | 2023-01-11 11:21更新
《摩尼教下部赞》,摩尼教的诗歌集。唐译本。由敦煌出土,现存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该书收集摩尼教对诸神、日常行祭、斋戒、忏悔、悼念亡人等所使用的赞歌。全书分为赞夷数文、叹无常文、普启赞文、称赞忙儞俱知王文、叹诸护法明使文、叹无上明尊偈文、叹五明文、叹五界文等。
1.51 万字 | 2023-02-01 22:05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