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易传
东坡易传

苏轼 | 阴阳术数 | 已完结

《东坡易传》,宋苏轼撰。是书一名《毗陵易传》。陆游《老学庵笔记》谓其书初遭元祐党禁,不敢显题轼名,故称“毗陵先生”,以轼终於常州故也。苏籀《栾城遗言》,记苏洵作《易传》未成而卒,属二子述其志。轼书先成,辙乃送所解於轼。今《蒙卦》犹是辙解。则此书实苏氏父子兄弟合力为之,题曰轼撰,要其成耳。籀又称洵晚岁读《易》,玩其爻象,因得其刚柔远近喜怒逆顺之情。故朱子谓其惟发明爱恶相攻、情伪相感之义,而议其粗疏。胡一桂记晁说之之言,谓轼作《易传》,自恨不知数学,而其学又杂以禅,故朱子作《杂学辨》,以轼是书为首。

9.71 万字 | 2022-12-06 18:35更新

黄庭坚诗全集
黄庭坚诗全集

黄庭坚 | 诗文别集 | 已完结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18.95 万字 | 2023-02-02 12:42更新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郭则 | 世情小说 | 已完结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

54.47 万字 | 2022-04-24 21:03更新

净土圣贤录
净土圣贤录

彭希涑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净土圣贤录》,凡九卷。清代彭希涑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五册。以记述净土教主阿弥陀佛及阐教圣众如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等菩萨为始,集录历代宣扬净土法门之比丘、比丘尼等凡五百人之事迹。总立十门,即:(一)净土教祖,(二)阐教圣众, (三)往生比丘,(四)往生比丘尼,(五)往生人王,(六)往生王臣,(七)往生居士,(八)往生杂流, (九)往生女人,(十)往生物类。多由历代之高僧传、佛祖统纪、佛祖通载等择出,于各传末皆载有典据。又清代胡珽编有净土圣贤录续编四卷,体例以净土圣贤录为准,编年纪月始于清初,分比丘、比丘尼、王臣、居士、杂流、女人、物类等七科,列叙一七五人之事迹。

15.78 万字 | 2023-08-21 09:37更新

断鸿零雁记
断鸿零雁记

苏曼殊 | 才子佳人 | 已完结

《断鸿零雁记》(1912年),被誉为“民国初年第一部成功之作”。作者苏曼殊以第一人称写自己飘零的身世和悲剧性的爱情。为鸳鸯蝴蝶派的小说。 主人公三郎幼年倍受欺凌,孤苦伶仃,长大以后又经历了种种坎坷。他东渡日本寻找生母,母子重逢之后,三郎的日本表姐静子爱上了他。静子对三郎一片痴情。母亲和姨母也赞成这门亲事,但三郎犹豫不决。虽然他对静子也有感情,但他不敢再次面对爱情,对静子避而远之。原来,三郎在中国有未婚妻雪梅,雪梅对爱情坚贞不渝,因为三郎之父破产,雪梅之父嫌贫爱富而悔婚。三郎深深地爱着雪梅,受不了这巨大的打击,一气之下出家了。虽然身在佛门,他仍然无法斩断世俗的烦恼:不明身世的困惑、儿女之情的纠缠,于是他下山寻找答案。雪梅因痴恋三郎,资助他东渡寻母,最后,父母逼她改嫁时,绝食身亡以殉情。故事的最后,三郎无法寻找到雪梅的墓地,只有在她故宅凭吊。全书在一片悲痛的气氛中结束,笼罩着一种末世的凄凉、窒息,以及对人的心灵的压抑。

3.30 万字 | 2022-03-23 11:10更新

开元释教录
开元释教录

智昇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开元释教录》,佛教经录。简称《开元录》。唐代智昇著,共二十卷。总录十卷,记载东汉到唐所译佛经目录和译者传记,末附著作目录,共百七十六人。别录十卷,以经为主,分记重译单译、删略、补阙、疑惑、伪妄等录情况,最后二卷为大、小乘入藏目录。总计入藏经典一千零七十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

39.26 万字 | 2022-05-18 19:07更新

易纬稽览图
易纬稽览图

郑玄 | 易学典籍 | 已完结

《易纬》既为汉代流行的纬书之一,故郑氏为之作注。此书今本均为辑佚,故多有残缺,其内容包括《易纬乾坤凿度》、《易纬乾凿度》、《易纬稽览图》、《易纬辨终备》、《易纬通卦验》、《易纬乾之序制记》、《易纬是类谋》、《易纬灵坤图》等。

1.72 万字 | 2022-12-15 08:18更新

道德真经注(李荣)
道德真经注(李荣)

李荣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道德真经注。唐高京时道士李荣撰。原本二卷。现存两种残本。一、《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收录原书序及道经三十六章注,分作四卷。二、敦煌残抄本,卉原书德经四十四章及道经第三十七章注文。两本合并,仍略有残抉。今以《道藏》本及敦煌本合校,并据强思齐《道德真经玄德慕疏》(简称强本)参校补缺,合成完本。原书经文未分章,今据通行本分别章次。

4.03 万字 | 2025-02-08 20:19更新

尚书
尚书

儒家 | 儒家经典 | 已完结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合编本。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 西汉学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书》为今文《尚书》,西汉鲁恭王刘余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另一部《尚书》,为古文《尚书》。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伪《古文尚书》25篇 。 《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历代儒家研习之基本书籍。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传说是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

4.17 万字 | 2021-09-13 12:01更新

道德真经三解
道德真经三解

邓錡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道德真经三解》,元邓錡撰。四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邓锜以道教思想注解《老子》,又杂以《论语》、《孟子》兼摄儒道。此书体例较清晰,于经文之下,分列经解、道解、德解三解。据自序称述,解经即正经句读,贯通各章旨意。解道则为直述天地大道,始终原反。解德则指交索乾坤,颠倒水火,东金西木,结汞凝铅,一动一静,俱合大道。此书释义晓畅,显见丹经之旨;参儒说以释道,自有心得;而三解之说,实有独见,可谓道学一家之言。现存明 《道藏》本、明 《道藏举要》本。

5.67 万字 | 2023-06-26 20:35更新

弘道录
弘道录

邵经邦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弘道录》,明朝邵经邦撰。五十六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选录经史子集四部典籍中有关纲常名教之“嘉言善行”,汇辑成编,并附加编者按语。全书分作仁义礼智信五品,每品又分君臣、父子、夫妇、昆仲、朋友五目。记事上起唐尧,下至明代万历年间。盛赞尧舜以来明君贤臣治世之业迹,历代名儒之经伦典范,宣扬儒家道德伦理。故此书虽名“弘道录”,其实与弘大道教无关。

41.11 万字 | 2024-07-28 19:44更新

青红帮演义
青红帮演义

吴虞公 | 历史演义 | 已完结

《青红帮演义》是吴虞公创作的演义型长篇小说,共6卷,30回。小说讲述了青红帮自乾隆12年至清末的起始、成立、发展的历史故事。

11.15 万字 | 2024-09-12 13:09更新

西游记传
西游记传

杨志和 | 神魔幻想 | 已完结

《西游记传》,明朝神魔小说,“四游记”之一,作者杨志和(一作“杨致和”),出版人余象斗,疑粗糙删改《西游记》而成。

6.69 万字 | 2022-05-21 08:44更新

前明正德白牡丹
前明正德白牡丹

石琮 | 世情小说 | 已完结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白牡丹全传》,又名《白牡丹》。八卷四十六回。题“武荣翁山柱石氏琮编”。作者洪琮,字柱石,福建泉州人,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光绪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十七年(1891)上洋博古斋刊本,藏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民国上海进步书局石印本,藏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华书局“古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上洋博古斋刊本,1993年山西人民出版社排印上洋博古斋刊本。

17.68 万字 | 2022-07-24 20:55更新

海公大红袍全传
海公大红袍全传

冷时峻 | 侠义公案 | 已完结

《海公大红袍全传》描写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海瑞一生的遭际,刻画了一个忠于职守、无私无畏、敢于锄强诛暴、关心百姓疾苦、清廉耿介的清官形象。

20.28 万字 | 2023-05-03 15:54更新

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

吴起 | 诸子别集 | 已完结

《吴子兵法》又称《吴子》,《吴起兵法》,是一部重要的军事著作,由战国名将吴起著,是反映古代军事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吴子》主要论述了战争观问题,该篇既反对持众好战,也反对重修德而废弛武备。它认为只有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才能使国家强盛。

0.62 万字 | 2022-07-17 22:06更新

西湖梦寻
西湖梦寻

张岱 | 诗文别集 | 已完结

《西湖梦寻》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所著的一部散文作品集,全书共五卷七十二则,对杭州一带重要的山水景色、佛教寺院、先贤祭祠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按照总记、北路、西路、中路、南路、外景的空间顺序依次写来,把杭州的古与今展现在读者面前。

6.06 万字 | 2022-03-21 13:59更新

大乘悲分陀利经
大乘悲分陀利经

佚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大乘悲分陀利经》,亦称《大乘大悲分陀利经》、《大悲分陀利经》、《悲分陀利经》等。佛教经典。三秦失译。八卷。主要叙述释迦牟尼前生离诤王本生,发五十一大愿,誓成无上菩提的故事。异译本有:西晋竺法护译《闲居经》一卷(或十卷),已佚;北凉龚道译《悲华经》十卷,已佚;北凉昙无谶译《悲华经》十卷。本经为历代大藏经所收。

8.97 万字 | 2022-10-24 16:36更新

序跋集萃
序跋集萃

佚名 | 诗文别集 | 已完结

《序跋集萃》,编者佚名,搜集了大量古代词集词作序跋。

3.45 万字 | 2022-11-06 11:12更新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

鸠摩罗什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佛三月后,当入涅盘。千世界主那罗延菩萨请问护菩萨法,佛为说三昧名。时有净威力士怀慢而来,佛以父母生力示之,发菩提心。那罗延重请三昧之义,佛以发无上心答之。次明修此三昧应成布施、持戒、多闻,三种庄严。次明成就种种四法,能证无生。次为力士授菩提记,及诸大菩萨,各说菩萨所行法门。(此一切菩萨所宜急急受持,令三宝种,永不断绝。)

2.54 万字 | 2023-03-19 16:58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