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合集经》,20卷,宋日称等译。彼一切智作是说诸界本来常空寂。如示空拳但有名诳诱愚童实无得。凡愚妄想执为有由於胜义不能解。展转轮回三有中譬如商人迷巨海。尔时世尊知诸天子深心所念。口放净光普照时会。尊者马胜比丘睹是光已一心合掌以偈问曰:如来今者放光明众会见已生疑虑。愿为我等说其由令此大众心安隐。
9.00 万字 | 2022-09-07 09:09更新
杂譬喻经,指佛典中的譬喻经(以譬喻故事彰显佛理的经文),共有五部。《杂譬喻经》中的故事大抵与《是身如丘井》的故事相类。有些譬喻在惊险、奇特与悬念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
1.98 万字 | 2022-09-24 21:52更新
《呼家将》又名《说呼全传》《呼家后代全传》《紫金鞭演义》《金鞭记》,共十二卷四十回,作者名已佚,最早可见的版本为清代乾隆年间的金阊书业堂刊本。主要讲述了宋朝仁宗年间,呼延赞之子呼延丕显被奸臣庞文陷害,全家满门三百余口被杀,呼延丕显之子呼延守勇(呼延守用)、呼延守信与奸臣斗争的故事。小说是由评书、鼓书等发展而来,语言通俗易懂,较为生动,但结构松散,上下文不衔接,情节也有很多地方重复。 《呼家将》与《杨家将》《薛家将》构成中国通俗小说史上的“三大家将小说”。评书界有“金呼家、银杨家”(“金鞭呼家,银枪杨家”)和“呼杨高郑”之说。
11.37 万字 | 2022-10-12 21:54更新
《菩萨本行经》,佛教经典。失译人名。三卷。共收佛教本生故事十二个,旨在宣扬布施的重要性以及因果报应、修福积德等思想。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
2.42 万字 | 2022-10-14 08:04更新
《众许摩诃帝经》,佛教经典,梵名 Maha^sammata-ra^ja。凡十三卷。宋代法贤译。又称众许摩诃帝释经。收于大正藏第三册。为佛陀之传记,叙述释种之由来、释尊之一生,以至乌波梨归佛之事迹。经题“众许”为劫初王三摩达多(梵 Sammata)之意译,摩诃帝(梵 maha^ra^ja),大王之意。此经与唐代义净所译之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一至卷九同本。
6.95 万字 | 2022-10-18 14:19更新
《佛说普曜经》(梵文名:Lalitavistara),又称《方等本起经》,大乘佛教经典,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经第三册。西晋永嘉二年(308年),由竺法护在天水寺译出,共八卷。主要讲述释迦牟尼由降生,一直到证悟成佛的故事。
8.28 万字 | 2022-10-24 15:52更新
《大乘悲分陀利经》,亦称《大乘大悲分陀利经》、《大悲分陀利经》、《悲分陀利经》等。佛教经典。三秦失译。八卷。主要叙述释迦牟尼前生离诤王本生,发五十一大愿,誓成无上菩提的故事。异译本有:西晋竺法护译《闲居经》一卷(或十卷),已佚;北凉龚道译《悲华经》十卷,已佚;北凉昙无谶译《悲华经》十卷。本经为历代大藏经所收。
8.97 万字 | 2022-10-24 16:36更新
《奇门遁甲秘笈大全》又名《金函奇门遁甲秘笈全书》、《奇门大全》,署[汉]诸葛武侯撰,[明]刘伯温辑。此书最早的刻本出现于明万历年间,后屡经重刻增修而成。全书三十卷,全书收录了多个体系的秘本善本,包括奇门源流、烟波钓叟歌、起例、占断要诀,八门九星克应、奇门选择、分类占法、法术奇门等等,保留了许多失传的古代文献,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3.49 万字 | 2022-11-01 20:45更新
《大集虚空藏菩萨所问经》,《大方等大集经-虚空藏品》异译本,大集经的背景是释迦牟尼示现成佛后十六年,观察此土众生善根成熟,可以宣说大乘菩萨法藏,用神力在欲色二界之中变宝庄严道场,无量世界菩萨来集,故名大集。 虚空藏品,明文开示地、水、风、空四大无依,自性清净,与《楞严经》虚空藏菩萨圆通十分吻合。偏讲般若智慧。
5.57 万字 | 2022-11-02 08:23更新
《宝星陀罗尼经》,佛教经典。唐波罗颇蜜多罗译。十卷。共十三品。谓佛大显神通,降魔、破魔军,使五百魔女变为男身;又大集十方佛,说诸神咒,护佑一切等等。是《大方等大集经·宝幢分》的异译,但篇幅约为《宝幢分》的两倍。本经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
7.50 万字 | 2022-11-03 13:00更新
《十地经》,属佛说法的第一个时期,收录在大乘经藏华严部,他不是独立的一部佛经,是华严宗的根本经典。这部经是金刚藏菩萨,为解脱月菩萨,解说的菩萨修行十个阶段。
6.22 万字 | 2022-11-06 14:34更新
《莲华面经》,凡二卷。隋代那连提耶舍(490~589)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本经叙述佛陀预言于其入灭后,佛教僧徒将堕落,佛法转移入罽宾国,并于该国兴盛;后破佛王出现,毁破佛钵等种种佛教兴衰之情形。经名‘莲华面’,系取自破佛王之前生名为莲华面(富兰那教徒)。又我国末法思想系形成于南北朝至隋代之间,而本经译于隋代开皇四年(585),与那连提耶舍之另一译经‘大集月藏经’,对于当时人心皆有莫大影响。
1.15 万字 | 2022-11-11 08:08更新
《摩诃摩耶经》,凡二卷。北齐昙景译。又称《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佛临般涅槃母子相见经。略称摩耶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本经前半部记述佛陀升忉利天,为其生母摩耶夫人说法,令得初果。后半部记述佛陀游化诸国,后于拘尸那揭罗之娑罗双树间入涅槃,摩诃摩耶由天上降下,悲号恸绝,时佛陀开金棺与之诀别;经末记述佛悬记关于法住法灭之情形。[历代三宝纪卷四、法经录卷一、开 元释教录卷一、卷六、阅藏知津卷二十五]
1.55 万字 | 2022-11-12 19:58更新
《兵垒》是明·尹宾商编著的一部军事著作。全书共七卷。将古代兵法抽象概括为三十六个字,每字都有独立的含义,每字之下引战例加以说明,共引战例三百三十七则。是书具有明清兵书的显著特点,条分缕析,事理结合。许多精避论述,已成军事名言,虽非名家手笔,亦不乏真知灼见。
7.85 万字 | 2022-11-18 20:21更新
善思童子经,(经名)二卷,隋阇那崛多译。佛乞食毗耶离城,至毗摩罗诘家,善思童子献华礼佛,誓成菩提。佛为说法,童子证无生忍。
1.31 万字 | 2022-11-20 16:23更新
《百战奇法》是我国古代一部颇具特色的兵书,自从产生以来一再刊行,广为流传,为后世兵家所重视和推崇,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兵书”之一。《百战奇法》将战争诸方面概括归纳为100个题目,即“百战”,其与《武经七书》特别是与《孙子兵法》关系密切引用百条古兵法警句,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军事思想。明崇祯本《韬略世法》称该书为南宋末谢枋得编辑,原作者已不可考。清雍正后被更名为《百战奇略》,题明刘基撰,实系清人伪托。现有明刻本存世,10卷,3万余字。《百战奇法》以《武经七书》等古代兵法为依据,以五代前的战例相印证,书列百目,着重论述了古代战争的作战原则和方法。
4.25 万字 | 2022-12-15 22:00更新
《白香词谱》是清朝嘉庆年间靖安人舒梦兰编选。词谱选录了由唐朝到清朝的词作品共一百篇,凡一百调。这些调式都是较为通用的,小令、中调、长调均有。为便于初学者,每调还详细列注平仄韵读,成为真正的词谱。《白香词谱》同时又是一本简明词选。所选的词都是比较著名的或者艺术性较高的,好些是历久传诵不衰的名作。它兼收并蓄,不主一家,既收婉约,也收豪放,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选本,也是一本较佳的词学入门读物。
3.55 万字 | 2022-12-17 19:43更新
中唐著名诗人李贺著。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宜阳县三乡)。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虽家道没落,但李贺志向远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但因避父讳,不得举进士。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他的母亲见他作诗辛苦,责怪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一生愁苦多病,体貌细瘦,巨鼻,通眉,长指爪。27岁病卒。
2.54 万字 | 2023-01-02 21:01更新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是南北朝时期昙景翻译的一部佛经,于建元元年(479)至中兴二年(502)之间译出。本经以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命大弟子目犍连前往迦毗罗城,度其子罗喉罗出家作沙弥为引子,围绕罗喉罗因年幼"耽著嬉戏,不乐听法",波斯匿王因"不堪苦坐听佛说法",波斯匿王夫人的"四石女"(四个侍女)因宝珠被窃遭打,"五百粗行比丘"因不能忍受戒律的约束要求还俗等事,记述了佛对罗喉罗、波斯匿王、祇陀太子等人所说的"十善道法"(修行"十善")理论,以及相关的宿缘故事("野干"与"天帝"的对话等)。
2.24 万字 | 2023-01-11 11:37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