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情人》全称《新镌批评绣像秘本定情人》,是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十六回。不题撰人。或谓作者即素政堂主人,亦即天花藏主人。成书于清初。 全书写四川双流县节生双星,为寻求理想的配偶,借游学为名,千里迢迢来到浙江,遇到其父同年好友江章,与其女江蕊珠相互爱慕,得埤女彩云帮助,二人私订终身。当他回乡赴试时,江章面许其婚姻。双星中状元后,京中屠驸马欲赘他为婿,他守盟固辞,被派往海外封王,历尽风波之险蕊珠在家因拒绝当地豪钟之子的求婚,当朝廷选妃时被点选入宫,为忠于受情,在天津投水自沉,被人救起后送往四川双家。双星封王归来,承蕊珠遗命与彩云续盟成亲。后返四川,始得与蕊珠团圆。 《定情人》不只歌颂了青年男女突破封建礼教束缚而争取自主婚姻,而且明确提出择婚标准为“其人当对”,一旦定情,便矢志不移,宗嗣可以不顾,性命可以不要,“惟有认真终不变,故今佳佐宗情人”。
9.21 万字 | 2021-04-26 12:33更新
《清平山堂话本》是现存刊印最早的话本小说集,它真实保存了宋元明三代话本的原始面貌,原名《六十家小说》,分为《雨窗》、《长灯》、《随航》、《欹枕》、《解闷》、《醒梦》六集,每集十篇,共六十篇,今存二十九篇。大约刻印于嘉靖二十年至三十年间。现存《雨窗》、《欹枕》两集的残本,仅12篇;又残本3册,书名不详,存15篇,藏日本内阁文库。共计27篇,影印本合为一书,题作《清平山堂话本》。另有《翡翠轩》、《梅杏争春》两篇,只存残页。书中的很多故事被“三言二拍”等短篇小说集所采撷改编,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3.64 万字 | 2021-06-01 08:46更新
《五代史演义》共有六十回,起于朱全忠建立后梁,终于赵匡胤代周建立宋朝。这个时代局势纷乱,军阀轻易称帝。朱全忠建立了后梁政权,却被另一个藩镇军阀李存勖击败,后者成立了后唐政权。儿皇帝石敬瑭依靠契丹建立后晋政权,而政权却亡于契丹。后汉的刘知远逐走契丹,却也被坐大了的郭威取而代之。后周也同样的下场,赵匡胤成为时代的终结者。
38.74 万字 | 2022-03-20 09:08更新
《甘水仙源录》,十卷。元全真道士李道谦(1219~1296)编集。李氏字和甫,号 天乐道人,汴梁(今河南开封)人。师事高道宽(高师于善庆,于师马钰),为马钰之嫡传。活动于华山、终南山、燕山等地,以居终南祖庭筠溪道院时间最长。曾任陕西五 路西蜀四川道教提点,秦蜀九路道教提点。于搜集整理全真教史贡献颇大,所编《七真年谱》《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终南山记》《甘水仙源录》等,皆属这方面的著作。
11.00 万字 | 2023-04-10 20:18更新
凡十卷。又称备用清规、泽山清规、至大清规、备规。元代僧泽山一咸于武宗至大四年(1311)编成。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二册。一咸汇集古来禅林丛规、礼法等,列举圣节升座讽经、坐禅、楞严会、专使请住持、百丈龟镜文、持犯轨仪、当代住持涅槃、日用清规等,计一六九项禅门规仪。
16.87 万字 | 2025-03-23 23:49更新
凡九十卷。唐代澄观撰。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略称随疏演义钞、华严大疏钞、演义钞。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六册。澄观曾撰有八十华严之注释书,即华严经疏六十卷(又称大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五册),该书与法藏之探玄记同被称为华严经注释之双璧。其后,再将华严经疏详为解说,敷衍而成本书。本书前九卷系著者之华严思想纲要,即本书之‘玄谈’部分,素来备受重视。华严经疏演义钞三十卷,即由本书之玄谈部分别出而成。全书分为四部分:(一)总序名意,释大疏之自序。(二)归敬请加,释大疏之归敬序。(三)开章释文,广逐疏之本文,次第释之。(四)谦赞回向,略解末尾之流通偈。先详释教起因缘、藏经所摄、义理分齐、教所被机、教体浅深、宗趣通局、部类品会、传译感通、总释经题等九科玄谈,后则依经文而作注解。
167.59 万字 | 2025-03-22 11:30更新
天目明本禅师杂录,三卷,元明本说,卷上内题天目中峯广慧禅师语录,卷中下内题天目中峯普应国师法语,附淨土诗、梅花诗、一花五叶集跋。广录见碛韩弊烦函。又称《中峰和尚杂录》。收录《中峰和尚广录》所未收的示众、法语、偈颂、头陀苦行歌、托钵歌等,卷末附日本僧人此山玄的题跋,约编成于日本明和六年(1769)。收入《续藏经》。
17.35 万字 | 2025-03-26 12:00更新
石屋清珙禅师语录,二卷,元清珙说,至柔等编,明来复序,清乡野序,附塔铭,又云佛慈照禅师语录,内题福源石屋珙禅师语录。清珙,字石屋,俗姓温,苏州常熟人。少年出家,依崇福、永惟为业师。二十三岁受具足戒后,外出求师闻道、弘法说经。并将其一生八十一岁,五十四年弘法言行整理成书即《石屋珙禅师语录》,流传后世。此语录中石屋珙禅师与高峰和尚的一段对话尤为精彩。其珙禅师临终前挥笔遗言:“青山不着臭尸骸,死了何须掘土埋。顾我也无三昧火,光前绝后一堆柴。”尤为发人深思。此语录对于了解清珙禅师的佛学思想具有资料价值。现见载版本有明天启七年刊本。
11.55 万字 | 2025-03-25 18:19更新
《北梦琐言》,是中国古代笔记小说集,雅雨堂丛书本。宋代孙光宪撰 ,原帙三十卷,今本仅存二十卷。《北梦琐言》记载唐武宗迄五代十国的史事,包含诸多文人、士大夫言行与政治史实,为研究晚唐五代史提供了可贵材料。孙光宪,字孟文,自号葆光子。唐末为陵州判官,后唐时避地江陵。历仕荆南三世,入宋为黄州刺史。此书撰于江陵,记唐武宗以后事,大体前16卷记唐,后4卷记五代,涉及政治轶闻、士大夫言行和社会风俗民情,保存史料极为丰富,虽间及怪异,仍是治晚唐五代社会政治史的重要文献。后世不少典籍多征引此书,如《太平广记》引文达247条,《资治通鉴》亦多次引用此书,《旧五代史》援引此书33条,彭元瑞所撰《五代史注》直接征引则多至137条,可见此书的社会价值。
10.00 万字 | 2021-02-27 12:02更新
《申鉴》是中国东汉末思想家荀悦的政治、哲学论著。《后汉书》本传说,荀悦志在匡辅献帝,因曹操揽政,“谋无所用,乃作《申鉴》”。意为重申历史经验,供皇帝借鉴。全书5卷,包括《政体》、《时事》、《俗嫌》、《杂言》5篇。明代黄省曾做了注释,有明嘉靖四年(1525)黄氏文始堂刊本,涵芬楼《四部丛刊》影印明文始堂本等。 《申鉴》有明黄省曾所作注,《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引据博洽,多得悦旨”。有《龙溪精舍丛书》本、《小万卷楼丛书》本以及《四部丛刊》影印明文始堂刊本。收藏于国家图书馆。
1.54 万字 | 2021-03-03 18:29更新
《后汉演义》是一篇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蔡东藩。有汉一代,史家分为两撅,号为前、后汉,亦称东西汉,这因为汉朝四百年来,中经王莽篡国,居然僭位一十八年,所以王莽以前,叫作前汉,王莽以后,叫作后汉。且前汉建都陕西,故云西汉,后汉建都洛阳,故云东汉。 《前汉演义》百回,自秦始皇起头至王莽篡国为止,此编从前编接入,始自王莽,结局三国。《前汉演义》附秦朝,《后汉演义》附三国首尾相对却也是一个无独有偶的创格。
52.40 万字 | 2022-03-19 19:46更新
《尉缭子》是战国尉缭撰兵书。《尉缭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兵书,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疑古派一直认为《尉缭子》是伪书,《尉缭子》也被长时期的冷落,自1972年银雀山汉墓出土文献证明 《尉缭子》并非伪书。《尉缭子》一书,对于它的作者、成书年代以及性质归属历代都颇有争议。一说《尉缭子》的作者是魏惠王时的隐士,一说为秦始皇时的大梁人尉缭。一般署名是尉缭子。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书中杂家类著录《尉缭》29篇,兵形势家类著录《尉缭》31篇。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尉缭子》残简,说明此书在西汉已流行,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代。
1.21 万字 | 2022-03-26 08:08更新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又名《武穆精忠传》《大宋演义中兴英烈传》《武穆王演义》等) ,是明代小说家熊大木创作的长篇小说。最早刊行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 小说写岳飞立志精忠报国,驰骋沙场,身先士卒,骁勇无比,最后被秦桧陷害,死后显灵,秦桧冥司遭报以告慰岳飞忠魂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善良的愿望。此书结构完整,编年记事翔实,对后世有关岳飞题材的小说戏曲创作,影响深远。
22.00 万字 | 2022-03-27 19:27更新
凡四卷。宋代子升、如祐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六册。辑录佛祖传法偈、信心铭、玄中铭、雪子吟、坐禅铭、五位颂、禅月龟鉴、志公药方、仁宗皇帝赞僧、勉佛果行脚、真性颂等,计八十余项古德垂诫、宗乘偈颂。
21.35 万字 | 2025-03-25 19:47更新
宋董思靖撰。本书现存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思靖辑王弼、司马光、王安石、苏辙、朱熹、叶梦得、程大昌、唐玄宗、宋徽宗、刘骥、陈景元诸家注,屡引《庄子》,并间出己见,附以音释,订以异同。
15.27 万字 | 2025-03-27 21:55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