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卷。元丘处机撰。道教经书。简称《磻溪集》。作者道号长春子,居磻溪学道,故以此名书。书前有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1186)胡光谦序,大定二十七年(1187)毛麾序,金章宗泰和六年(1206)移刺霖序,泰和八年(1208)陈大任序。考丘处机于大定十四年(1174)入磻溪穴居六年,则此书成于大定时期。卷一为七言律诗。卷二为七言绝句。卷三有《青天歌》、《吟》六首、《颂》三首、《步虚词》二首、《世宗挽词》一首、《古调》十五首、五言短句三首、五言长篇五首。卷四为五言律诗。卷五为词。卷六亦录词数十首。除少数为传道之作外,多为题咏、抒怀、应酬一类。为研究丘处机生平及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
7.99 万字 | 2025-03-25 12:25更新
《新语》是西汉时期陆贾的政论散文集,全书共计十二个章节。在《新语》中,陆贾主张“行仁义,法先圣”,礼法结合,同时强调人主必须无为。为西汉前期的统治思想奠立了一个基本模式。
1.22 万字 | 2021-03-03 18:31更新
《负曝闲谈》是晚清著名谴责小说之一,它以描摹光怪陆离的社会诸相见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色彩。小说所展现的是一个腐败霉烂的社会肌体,一群浑浑噩噩的芸芸众生。小说还以相当篇幅描绘假维新人物招摇撞骗的丑史。《负曝闲谈》还十分注重社会风貌和民俗的描写,展现了带有浓郁的时代气氛的地域风光。小说的文笔劲练、爽健。不足之处是对社会人生发掘不深,写得比较浮光掠影;结构散涣,旋起旋灭,缺少贯串的情节和人物;描写也有夸张失真之处。作者随写随发表,前后脱节之处不少,文字、情节都有因袭模仿前人的痕迹。 作者蘧园,即欧阳巨源,约1882年生,1907年卒于上海,苏州人。它原名欧阳淦,字钜元,又作钜源。其笔名还包括惜秋、惜秋生,茂苑惜秋生等。
9.35 万字 | 2021-04-28 17:16更新
本书用文言记述东西晋的历史发展,以编年体叙述史事为主,缺乏鲜明具体的人物性格刻画,文学成就不高。题“武林夷白主人重修”、“泰和堂主人参订”。编者杨尔曾,见《东西两晋志传》条。
41.48 万字 | 2021-05-20 06:58更新
《续英烈传》是明代佚名(一说纪振伦)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故事从明太祖确立皇太孙朱允炊为继承人开始,至燕王朱棣夺取政权,登皇帝位,改元永乐,建文帝流亡为止。该小说揭露了封建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人物形象鲜明。小说所铺叙的内容绝大部分都是史实,但也吸收了一些民间传说,这主要表现在“建文逊国”后的内容上。它的引入,在某种程度上给作品带来了几分浪漫情调,使得该部讲史小说虚实结合,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9.25 万字 | 2021-06-01 16:06更新
本书是清代著名侠义小说,原名《圣朝鼎盛万年青》,又名《万年青奇才新传》、《乾隆巡幸江南记》。小说写乾隆皇帝在京梦得江南人才众多,故化名高天赐,微服出访,查寻贤良,兼观景色的一路经历。所到之处,亲见官吏贪赃枉法,豪强鱼肉乡民,豪杰壮士效忠报国。福建少林寺至善法师及其门徒方世玉、胡惠乾、洪熙官仗恃武功,聚众作恶,乾隆于是惩贪官,除恶霸,延揽英雄,并派兵剿灭了福建少林寺。引人注目的是乾隆皇帝翦除贪官时,往往仰仗绿林豪杰,用他自己的话说:“到得江南以来,历遭艰险,都是那班人辅助,虽系绿林豪杰,亦属朕之功臣。”本书对南方武侠小说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也成为港台武侠影视取材的蓝本。
32.83 万字 | 2021-06-03 10:20更新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十卷,金王子成集,赵秉文序,李纯甫序,日本至道序,元朴免跋,明李克墩跋。总共分为十三门:第一,归依西方三宝,第二,决疑生信,第三,引教比证,第四,往生传录,第五,极乐庄严,第六,礼忏罪障,第七,发菩提心,第八,发愿往生,第九,求生行门,第十,总为礼佛,第十一,自庆,第十二,普皆回向,第十三,嘱累流通。其中每卷都分正文与注释部分,正文为念诵的忏本,而注释阐发礼忏的教理,“广则恐其文繁,略则虑其义阙。如常礼念应赴,只读大字。若推本末因缘,须寻小注。庶得广略两存自他俱益。”在注释中广泛征引各种经论及前代净宗著述,对净土教理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较为全面反映了金代的净土思想与信仰。
16.40 万字 | 2025-03-25 17:52更新
小说评点本。清陈士斌评点。 一百回。有回评和眉批。卷首有康熙三十五年 (1696)尤侗《西游真诠序》,称评者用“三教圣 人之书”“解《西游记》”,揭示其基本精神。间有 评语指出小说“粗看极其荒唐,细味实在至理” (第六十九回评)、“借以喻古来世情之变幻” (第十回评)等,涉及到神魔小说的创作方法。 也注意到小说刻画人物时“八戒有八戒的声 口,行者有行者的身分,摩神写意,无不精妙” (第二十五回评),并认识到《西游记》“笔墨游 戏”,“趣而且妙”的特点。有清乾隆庚子 (1780)刊本等。
26.54 万字 | 2025-03-22 11:37更新
简称《沙弥要略增注》、《律仪要略增注》。律学著述。明袾宏辑,清弘赞注。二卷。系《沙弥律仪要略》的注释书。弘赞在前言中称:“《要略》一书,乃云栖大师(袾宏)于《沙弥十戒经》等辑出,其义切要,而文简略,以便初机沙弥习学。”本书上篇“戒律门”,含不杀生至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共十戒律;下篇“威仪门”,含敬大沙门至衣钵名相,共二十四章。本书见载于《嘉兴藏·又续藏》及日本《续藏经》。
16.84 万字 | 2025-03-22 21:53更新
亦称《祖庭嫡传指南》。禅宗史书。清顺治九年(1652)徐昌治撰。二卷。卷上叙七佛、西天祖师;卷下则叙慧能下一世南岳怀让至第三十五世费隐通容,实际上是临济宗的一个单传法系。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14.22 万字 | 2025-03-27 00:01更新
佛教史书。清胡珽撰。四卷。体例以《净土圣贤录》为准,编年纪月,以清初为始。门类有八:一往生比丘,二往生比丘尼,三往生王臣,四往生居士,五往生杂流,六往生女人,七往生物类,八种莲集。
19.06 万字 | 2025-03-24 08:53更新
济颠道济禅师语录,一卷,宋道济说,沈孟柈叙述,无竞斋赞,附舍利铭,内题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南岳下第十六世,嗣佛海远。
14.62 万字 | 2025-03-25 11:49更新
2卷,金马丹阳著。辑悟道、酬和、修炼等方面的诗词300多首。其中以涉及修炼内丹方面的诗词为最多。主张清心寡欲,保气养神,修炼内丹,以成仙道。收入《道藏》第786册。
4.14 万字 | 2025-03-26 04:20更新
道教著作。金代王喆撰,门人朱抱一编,二卷。卷首有宁海州东牟乡贡进士马大辨序,撰于金世宗大定二十三年癸卯(1183年),述马丹阳夫妇入道本末甚详。谓分梨十化者,乃王重阳初化马丹阳时,令其弃家学道,马丹阳夫妇未肯轻从,王乃锁庵百日,每十日索一梨分送马丹阳夫妇,自两块至五十五块。每分送皆作诗词歌颂,隐以内丹性命双修微旨,令其断妻子缠缚,脱家庭樊笼,断酒色财气,调和神气,返照心性,以求神仙之乐。丹阳悉皆酬和,由是达天地阴阳奇偶之数,明性命祸福生死之机,遂屏俗累,改衣冠,焚誓状,夫妇并出家从师。此集原为 《重阳教化集》之中集,《道藏》编者将其分出单行,共载王重阳与马丹阳夫妇唱和诗词八十余首。其中亦有见于《重阳全真集》、《渐悟集》、《神光粲》中者。载《道藏》第七百九十六册、《道藏辑要》 胃集。
1.38 万字 | 2025-03-24 08:52更新
介石智朋禅师语录,一卷,宋智朋说,正贤、宗坦、延辉等编,林希逸序,内题介石和尚语录。南岳下第十八世,嗣浙翁琰。
7.49 万字 | 2025-03-27 18:33更新
一卷。明代云栖比丘释袾宏(1535—1616)辑。袾宏,俗姓沈,字佛慧,号莲池,仁和 (今浙江省杭州)人。为明代 “四大高僧”之一。出身名族,其父人称 “明齐先生”。袾宏生而颖异,幼习帖括,十七岁入县学,学冠名扬,后因子亡妻死父丧母亡的打击而看破世缘。约三十岁出家,拜昭庆寺无尘律师受具足戒。晚居云栖寺,世称莲池大师或云栖大师。被推为莲宗第八祖。他作偈云:“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掷戟浑如梦,魔佛空争是与非”。从此专心佛学,潜心著述,阐发义理,弘扬佛法,竭尽全力。尤注重净土佛学研究。著阿弥陀经疏钞十余万言,总持圆顿,融会诸经,指归一心,在明代享有很高声望。《皇明名僧辑略》一书,辑名僧事略汇成一书,旨在弘扬教界名僧,劝戒教界学人。此书对了解明代佛教高僧事迹及佛教高僧法学情况有一定参考价值。现见载版本有明崇祯年间刻本。
5.81 万字 | 2025-03-24 11:01更新
一卷。北齐释灵裕撰。释灵裕,俗姓赵,定州钜鹿曲阳 (今属河北省境内)人。身世生平不甚详。出家入寺后,钻研华严宗义。终身事佛奉法,有“裕菩萨”之称。曾担任宝山寺集记,由此开始笔耕。先后撰有 《华严经疏》、《华严经文义记》、《自余内外章疏》、传记等五十余部,总百余卷。其中,灵裕所撰华严疏及旨归合九卷,今所存乃卷六,释经卷第四十九至第六十,盖即疏之末卷也。灵裕从师于道冯,为惠光律师的再传弟子。《华严经文义记》一书内容:所释始自第十知识弥多罗尼,终于第四十三知识普贤菩萨。……故所序知识之数,仅有四十三。此《华严经文义记》一书的价值,较之灵辩之论,惠光之记,诚为逊色。而断句判章,间有独到之处。揆其用意,凡此记所详,多是当时他人文疏所略者。欲洞研华严者,此记亦不可废也。《华严经文义记》的不足之处是,于方广之致,未能多所发挥。此《义记》常见版本为续藏经本,或 《高僧传》 本传。
7.30 万字 | 2025-03-24 14:54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