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传灯录
景德传灯录

道原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亦称《传灯录》。佛教禅宗史书。北宋道原著。三十卷。佛教常以灯喻佛法,禅宗以法传人,有加灯灯相传而辗转不绝;因成书于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故名。全书内容大抵取材于唐《宝林传》和五代《祖堂集》诸书。用记言体,按传法世系记载禅宗传说的过去七佛至法眼文益法嗣,共五十二世,一千七百零一人,附有语录者九百五十一人。卷一、二述过去七佛、西土二十七祖;卷三记东土五祖;卷四为四祖道信和五祖弘忍的旁出法系;卷五为慧能法嗣;卷六至十三为慧能弟子南岳怀让法嗣,含沩仰宗、临济宗法系;卷十四至二十六为慧能弟子青原行思法嗣,含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法系;卷二十七至三十为外宗“禅门达者”传、名禅师语录和颂诗等。此书曾由真宗命翰林学士杨亿等润色,相当于官史。是研究禅宗历史的重要材料。此后凡佛门史著多效取灯录名之,遂有《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联灯会要》、《嘉泰普灯录》等,后普济汇“五灯”为一编,题《五灯会元》。另外,其记言体深深影响到宋明史著的写法,如朱熹的《伊洛渊源录》、黄宗羲的《明儒学案》等皆仿而作。宋、元皆有单刻本,元、明、清藏经均录。现收入《大正藏》卷五十一。

66.27 万字 | 2024-03-31 08:56更新

神异典二氏部汇考
神异典二氏部汇考

佚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主要对辑录历代图书中有关佛教的事迹进行考证汇编。

2.77 万字 | 2024-08-26 08:31更新

净土全书
净土全书

俞行敏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净土全书》,二卷,清俞行敏重辑并序及劝修净土启,文琇序,弘礼序,史大成序。又龙舒净土文张孝祥序,吕师说序,操守经序。

6.71 万字 | 2023-08-26 12:15更新

大乘法苑义林章补阙
大乘法苑义林章补阙

慧沼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大乘法苑义林章补阙》,原为十卷,今仅存三卷。又作大乘义林章补阙、补阙义林章、大乘法苑林章补阙、大乘法苑林章补阙章。唐代僧慧沼(650~714)撰。收于卍续藏第九十八册。系慧沼增补、注释其师窥基所撰之大乘法苑义林章之作。内容包括卷四、卷七、卷八之三科、空义、十二支、界处、二量等十二章。虽未见全貌,仍不失为法相宗重要典籍之一。

7.01 万字 | 2024-05-19 09:51更新

大集虚空藏菩萨所问经
大集虚空藏菩萨所问经

不空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大集虚空藏菩萨所问经》,《大方等大集经-虚空藏品》异译本,大集经的背景是释迦牟尼示现成佛后十六年,观察此土众生善根成熟,可以宣说大乘菩萨法藏,用神力在欲色二界之中变宝庄严道场,无量世界菩萨来集,故名大集。 虚空藏品,明文开示地、水、风、空四大无依,自性清净,与《楞严经》虚空藏菩萨圆通十分吻合。偏讲般若智慧。

5.57 万字 | 2022-11-02 08:23更新

诸佛要集经
诸佛要集经

竺法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诸佛要集经》,凡二卷。略称要集经。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记述佛陀于王舍城旁帝树石室中入定三月,以神通力至普光世界天王佛处,宣说诸佛要集之法,及文殊菩萨倾其神力,未能动摇离意女(天王如来右侧之女子)入定一事。又佛所说之要集法有六:(一)诸法空,(二)诸法常住,(三)初发菩萨心,(四)六度无极,(五)菩萨十地所入处,(六)佛不可得。

2.25 万字 | 2023-01-11 11:12更新

维摩诘所说经(鸠摩罗什)
维摩诘所说经(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经》,又称《维摩诘经》《净名经》。后秦鸠摩罗什译有3卷,14品。叙述毗耶离(吠舍离)城居士维摩诘,十分富有,深通大乘佛法。通过他与文殊师利等人共论佛法,阐扬大乘般若性空的思想。其义旨为“弹偏斥小”“叹大褒圆”,批判一般佛弟子等所行和悟境的片面性,斥责歪曲佛道的绝对境界。

3.15 万字 | 2023-02-14 21:44更新

教观撮要论
教观撮要论

佚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教观撮要论》,四卷 宋佚名著,日本觉潭序,缺卷一、二,附顽空述三千说(后佚)。

2.25 万字 | 2023-05-16 13:29更新

乐璎珞庄严方便品经
乐璎珞庄严方便品经

昙摩耶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乐璎珞庄严方便品经》,姚秦罽宾国沙门昙摩耶舍译,佛在耆阇崛山。须菩提梦佛为说当闻未曾有法。次日白佛已,乞食,遇一女人,酬唱佛法。此女称扬佛以二十事而行乞。又明菩萨以乐欲调伏众生,又为须菩提现男子身,又现诸余佛土食时差别,又说应供之义,令常随天发大道心。次施须菩提食,须菩提转施不污一切法菩萨。其日须菩提不食,晡时至佛所,佛为说此女人名,及为女人授记。

1.39 万字 | 2022-11-27 20:56更新

无所有菩萨经
无所有菩萨经

阇那崛多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无所有菩萨经》,(经名)四卷,隋阇那崛多译。无所有菩萨于佛前隐身不现,种种问法,使怨信佛之神通。次为女现身,使得成男。佛为波斯匿王说此菩萨之大方便力。

3.54 万字 | 2023-03-21 21:07更新

佛说宝如来三昧经
佛说宝如来三昧经

祇多蜜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说宝如来三昧经》,东晋天竺三藏祇多蜜译。

2.07 万字 | 2023-01-12 14:12更新

诗地理考
诗地理考

王应麟 | 儒家经典 | 已完结

《诗地理考》六卷,宋王应麟撰。其书全录郑氏《诗谱》,又旁采《尔雅》、《说文》、《地志》、《水经》以及先儒之言,凡涉於诗中地名者,薈萃成编。然皆采录遗文,案而不断,故得失往往并存。

7.69 万字 | 2023-10-06 22:32更新

悟道录
悟道录

刘悟元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悟道录》是清代刘悟元的道家著作,主要探讨了道家的哲学思想和修行方法。作者通过哲学思辨和个人领悟,阐释了道家的核心观点和实践指导,既有理论性的阐述,又注重实践应用。本书内容深奥而全面,对于研究道家文化和个人修行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02 万字 | 2024-10-28 19:21更新

华严经疏钞玄谈
华严经疏钞玄谈

澄观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华严经疏钞玄谈》,亦称《华严玄谈》、《清凉玄谈》。佛教著述。唐澄观述。九卷。取材于澄观自著的《随疏演义钞》。分为十门论述,特别列有华严列祖之说。书中还批驳了慧苑《华严经刊定记》中的一些说法。注疏书有鲜演的《华严玄谈抉择》、普瑞的《华严悬谈会玄记》等。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22.49 万字 | 2023-09-01 15:17更新

华严经谈玄抉择
华严经谈玄抉择

鲜演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六卷,但初卷不传。又名《华严经玄谈决择记》,入藏于日本《卍字新纂续藏经》“中国撰述·华严部疏”第八册,是鲜演在合并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一至三和《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一至十五的基础上所作的阐释和讲疏。《华严经玄谈决择》卷二跋语有“高丽国大兴王寺寿昌二年(丙子)岁奉宣雕造”、“大宋国崇吴古寺宣和五年(癸卯)岁释安仁传写”、卷四记“大宋咸淳第七(辛未)岁春中月下七日于宋朝湖州思溪法宝禅寺借得行在南山高丽教寺之秘本,谨以写留之毕,执笔沙门辨智”等,据研究,上述《鲜演大师墓碑文》中所谓的“高丽外邦,僧统倾心”的僧统指的是高丽著名的僧统义天(1054—1101年)。义天曾远涉重洋拜杭州南山慧因禅寺晋水净源为师,并曾广搜辽朝鲜演等经师的著作在高丽刊雕,汉文本《华严经玄谈决择》就是义天在高丽刊雕,然后赠回南山高丽教寺(即杭州南山慧因禅寺),再辗转传至日本的。

12.19 万字 | 2024-03-19 19:25更新

华严原人论合解
华严原人论合解

宗密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华严原人论合解   唐圭峯兰若沙门 宗密 论     元长安开元寺沙门 圆觉 解     明 寨云居士 杨嘉祚 删合     清 东甫居士 钱伊庵 真益居士 陈熈愿 同校     清 六不居士 顾莲善 重刊

4.62 万字 | 2024-06-05 19:56更新

深密解脱经
深密解脱经

菩提流支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深密解脱经 》,五卷,元魏菩提流支译。与《解深密经》同,而第二品分作四品。

3.79 万字 | 2023-05-13 08:12更新

净土资粮全集
净土资粮全集

佚名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净土资粮全集,八卷,明庄广还辑并序及后序、募刻疏,全书六卷,前后集各一卷,有图,附中峯、西斋怀淨土诗,袾宏校正并序,陆光祖序,仇云凤序,庄芳林跋。嘉本沉广近直音略训并像赞佚失,今补录。收于《卍续藏》第108册中。全书分前集、净土往生章、净土起信章、净土誓愿章、净土斋戒章、净土日课章、净土兼禅章、后集等8卷,为古人辑录之初机入门书。书中所辑录各条之后,尚附作者之考证或按语,以利阅读。

7.47 万字 | 2024-03-19 19:26更新

大正句王经
大正句王经

法贤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佛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即中阿含蜱肆王经也。

0.74 万字 | 2024-03-15 08:19更新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复古记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复古记

师会 | 佛教经典 | 已完结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复古记》(简称《复古记》)六卷,原为三卷。据其弟子善熹在此书序文中介绍,师会早年重视研究《五教章》,菩提寺钦法师勉其注解此书。但师会颇知其难,直到65岁时才动笔,至“断惑分齐章”病逝。师会临终时嘱善熹完成此书。善熹在绍熙三年(1192)作《复古记序》,此书刻板流通在庆元三年(1197),可见历时之长。善熹在《序》中说:“先师专用古文训释,因以复古命焉。”在书后的“跋”中,他又具体说明“复古”的含义:“今云复古者,以先师专用《搜》、《探》二玄、《孔目》、《问答》等解释前代诸师作记。”因此,《复古记》是以智俨和法藏的学说为标准,与此前道亭的《义苑疏》不同。由于此书是师会和善熹合著,从而成为师会系的代表作。

12.18 万字 | 2024-05-14 17:33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