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演义》为《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之一。本书以章回体结构,通俗的文章,机智的点评,真实再现了中华文明历史演进波澜壮阔的进程,叙述了元代的兴亡。自贴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忽必烈定国号为元,直至朱元璋建立明朝。文笔流畅,故事生动。
31.05 万字 | 2022-03-20 09:09更新
《大宋宣和遗事》,为讲史话本,是宋代无名氏所作,元人或有增益。是成书于元代的笔记小说辑录,结合了多个类型的笔记小说并以说书的方式连贯而成。
6.81 万字 | 2021-10-18 17:24更新
《汉宫二十八朝演义》是2010年1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徐哲身。本书以宫廷为中心,以帝王后妃之间的爱恨情仇、朝臣阉竖之间的纠葛争斗为主线,旁涉广取,把当朝重要史事都引入其中。
69.63 万字 | 2022-04-21 22:36更新
《张文祥刺马案》是指清末张文祥刺杀两江总督马新贻的故事,后被人传诵,成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现代著名武侠小说家平江不肖生根据这段传奇创作了小说。
22.48 万字 | 2022-05-08 15:11更新
《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在晚清时候,是一件耸动朝野、家喻户晓的大案。流传下来的小说、戏曲、弹词、宝卷,为数很多。本书选用的小说是黄南丁氏所著,
20.04 万字 | 2022-05-05 16:39更新
《续红楼梦》是清代秦子忱撰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又名《红楼梦续编》,三十回。成书于清嘉庆初年。该书描写黛玉魂归太虚幻境,与元春、晴雯、可卿等见面,后凤姐、妙玉、香菱、迎春等亦相继来到。众人旧憾尽释。元春派凤姐往阴界寻访贾母。贾母在酆都与黛玉父母相遇,欲成全宝、黛婚事。宝玉、湘莲共同修行。湘莲、三姐完婚。宝玉向黛玉父母求婚,并举行婚礼。宝玉成进士,占翰林,后官至极品。
30.70 万字 | 2022-04-02 07:37更新
《劫余灰》十六回,最先发表在1907年—1908年《月月小说》第十号至二十四号。小说的作者是吴趼人,因居住在广东佛山,所以别署“我佛山人”。内容为写情兼海外华工的悲苦遭际,情词凄苦,故标“苦情小说”。
7.58 万字 | 2022-05-06 16:44更新
《红楼梦补》,清代小说,四十八回。归锄子撰。作者生平不详。成书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据自序后署“嘉庆己卯重阳前三日归锄子序于三时定羌幕斋”。 第一回有“是年馆塞北”等语,知其嘉庆年间曾在塞外从军作幕。书从《红楼梦》第九十七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薛宝钗出阁成大礼”补起,“凡九十七回以前之事,处处照应,以后则各写各事。”书叙归锄子一日梦中来到山中,在高峰之下,有一巨石,五色晶莹,明霞四照。石头上流出两股清泉,点点滴滴,如洒泪一般。石头忽然说此山是大荒山,峰为青埂峰。这石头是女娲补天时所遗留下的。入世为通灵宝玉,因与绛河仙草有未了情缘,千百年抱恨不平。此石头请求归锄子把《红楼梦》截去后二十回,补其缺陷,使天下后世有情人都成为眷属。说完,只听一声巨响,归锄子从梦中惊醒,忽见窗外落下一块石头,很是惊异。
33.87 万字 | 2021-04-28 17:19更新
《蜗触蛮三国争地记》,虫天逸史撰。十二回,光绪三十四年 (1908)铅印本前有“蚊蜨巢父焦冥”题签,“牛角挂书客”题记,“蜗庐寄居生”序。后有 “保虫长生民”跋。书中一切人名,国名乃至地名均以昆虫名命之,虽有典有据,但冷奥难解。故每回末有“雕虫小技生” 的笺释。以“蜗庐寄居生”之名作序,把当时的国际社会比喻为“虫天世界”.
1.60 万字 | 2022-08-14 20:03更新
《型世言》,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陆人龙著,陆云龙评点。《型世言》是一部明代崇祯年间刊行的话本小说集,自明末清初以来,湮没已久,不为人知。1987年,台湾东吴大学吴国良教授、法国国家科研中心陈庆浩先生在韩国汉城大学奎章阁发现《型世言》存本。一时,此书引发轰动,大有“洛阳纸贵”之势。1992年11月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出版影印本。大陆方面,江苏人民出版社于1993年4月、中华书局于1993年7月分别排印出版。之前流传的诸多《三刻拍案惊奇》版本均来源于此书。此书虽被称为“三刻拍案惊奇”,然质量委实不佳,故事情节颇为平淡,说教味过重,无法与“三言二拍”并列。
34.62 万字 | 2025-01-18 10:25更新
《禅真后史》全称《新镌批评出像通俗演义禅真后史》,是明代方汝浩著长篇小说,共六十回(清末删节本共五十三回)。成书于明末。小说描写唐太宗二十三年(649年),饥馑流离,盗贼四起。唐太宗听了李太史的话,令叶法师发檄祈请,十分恳切,于是有真人降生阳世,征番灭寇,利民济物,在几年间便做了许多因果。他的下界引出了很多希奇古怪的事来。这个真人是《禅真逸史》中的薛举,在此书中转世降生为善良秀士瞿天民家为子,名叫瞿琰。他从小得到高僧秘传,挟神技异术,有济困扶危之志,做出了“种种奇勋异绩”,最后功成仙去。《禅真后史》承继《禅真逸史》,对佛道谈经说法、参禅礼佛等作法颇多微词,认为佛道是做的表面文章,于世无补,神仙应从实际中修得。 [3] 小说语言生动流畅,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较为饱满。
26.45 万字 | 2022-03-25 13:24更新
《英雄泪》清代小说。四卷二十六回。见于《绣像英雄泪,国事悲合刻》。署“鸡林冷血生著”。其真实姓名不详,曾编《小说时报》之陈景韩,常以“冷血”为笔名,二者是否有关,录以待考。存上海书局石印线装袖珍本。行文屡称“我大清”,自序又说:“庚戌仲秋,日韩合并”“遂援韩国灭亡之原因及结果成一书,以鼓民自强为宗旨,凡三越月而是书遂成”。知约作于1910 年末至1911 年初。此作以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为主要线索,写出了日本吞灭朝鲜后的惨痛情景,以及朝鲜志士奋起救国的事迹。
11.42 万字 | 2022-05-08 15:00更新
《五色石》是清代白话短篇小说集,全称《笔练阁编述五色石》,一名《遍地金》《补天石》。作者题为“笔练阁主人”,一说是清代徐述夔。成书于清康熙前期。每卷三字标题,复缀以回目。每卷写一事。故事背景卷八为唐,卷三为北宋,卷六为南宋,卷一为元,卷二、四、五、七为明。作者以人生缺陷为憾事,以为善恶应有报,才子终配佳人,故以文代石补天道之缺漏。
11.88 万字 | 2022-08-30 19:35更新
《大八义》,评书传统书目,长篇,又名《大宋八义》。编创于清末,是为评书艺人口传的“道儿活”。据觚屑《评书续谈称:始说《大八义》者为杨德茂。
58.99 万字 | 2025-01-17 11:21更新
《守宫砂》,明清通俗小说,佚著者。属传奇历史演义小说,全书120回,正如作者序中所言“稗史”“助正史之不足”,讲述明武宗时的英雄豪杰和忠奸贤良事。
29.37 万字 | 2022-08-07 21:48更新
《龙图公案》是明代短篇公案小说集,又称《龙图神断公案》,书以《新镌全像包孝肃公百家公案演义》为最早,不题撰者。后有《新刻京本通俗演义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全传》。安遇时编,序"江左陶烺元乃斌父题于虎丘之悟石轩"。10卷。今通行本有繁简二种,繁本100则,简本62则、63则、66则不等,均有听五斋(或题李贽)点。 该书记述宋代包拯审案断狱的故事。内容大都是包公明断谋财害命、仗势凌人以及奸盗诈欺等案,塑造了一个刚直正义的清官形象,同时夹杂了大量封建伦理道德说教和因果报应思想。
17.54 万字 | 2023-05-16 16:26更新
旅生著,三十回,1904年2月至1905年3月《绣像小说》第十九期至五十四期连载。《痴人说梦记》是晚清第一部结构完整、以改革开放振兴中国为主题,以正面理想人物为中心的长篇小说。小说以“戊戌变法”运动为历史背影,叙述以贾希仙、宁孙谋、魏淡然为主的一批满怀经世济时思想、富于救国救民热忱的维新青年,试图通过变法改良、进而实现君主宪制梦想而历尽艰险、出生入死的曲折故事。
12.57 万字 | 2022-03-29 21:52更新
《赛红丝》是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不题撰人,或谓作者即天花藏主人,成书于清初。书叙山东东昌府武城县宋石和河南汝宁府裴楫两家儿女婚姻事,与一般才子佳人小说略有不同,即男女婚事不是相互追求,而是以贺知府的怜才惜貌从中撮合,使两对男女各赋红丝之咏,以诗为聘。书名即取义于此。好姻缘虽因奸人拔乱而生波折,但终各如愿。此书在写男女爱情上并无特色,倒是对人情世态的描写,对无德文人的刻划较为成功,情节穿插自然,语言亦流畅生动。
8.49 万字 | 2022-07-29 20:37更新
《梁武帝演义》,清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全称《精绣通俗全像梁武帝西来演义》,一名《梁武帝全传》,十卷四十回。永庆堂本题“天花藏主人新编”,永庆堂为清康熙问书坊,天花藏主人为清初著名小说家,参见附录小传。亦有论者怀疑此书并非出于天花藏主人之手。今存永庆堂余郁生刊本、绍裕堂刊本、嘉庆间抱青阁刊本、咸丰间重庆裕国堂刊本,后三种均系据永庆堂本重刻。现有春风文艺出版社整理出版的校点本。
29.49 万字 | 2024-08-29 08:26更新
《水石缘》是清代李春荣撰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又名《奇缘赛桃源》《赛桃源》《赛桃源全传》《巧姻奇缘》《遇仙巧姻奇缘》《绣岭图》,六卷三十段,成书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前。《水石缘》属后期才子佳人类小说。它不仅写了石莲峰与水盈盈的爱情婚姻,也写神僧、义士、名妓,写动乱征战,内容较驳杂,宣扬了姻缘命定的思想和一夫多妻的情趣,社会意义不大。惟写莲峰、松涛等不愿为官,“等富贵于浮云,甘林泉以笑傲”,或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小说以神僧朗砖“作一簿针线”,贯穿始终,结构奇巧,写盈盈之痴情,亦尚可读。其余人物则较苍白无力,无何特色
9.69 万字 | 2022-08-08 13:05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