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灯全书》一二零卷,此书大部份系根据五部《灯录》及各禅宗史书编集而成。编者超永为康熙年间北京圣感寺住持。卷首有上康熙奏疏、序文、凡例及目录。关于此书之价值,陈援庵于《清初僧诤记》一文中曾云“书合五灯会元及五灯会元缵续,而增其所未备。南岳青原下,各迄三十七世,集五灯之大成,为宗门之宝窟。与严统之疏陋偏激,不可同年语矣。”
175.55 万字 | 2023-02-15 19:48更新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凡四卷。后秦鸠摩罗什译。又作大树紧那罗王经、大树紧那罗经、说不可思议品、紧那罗王经。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叙述王舍城耆阇崛山大众集会席上,天冠菩萨就诸佛菩萨之种种法门,提出二十八问请问佛陀,佛陀以四法答之
3.49 万字 | 2023-03-21 20:57更新
《无所有菩萨经》,(经名)四卷,隋阇那崛多译。无所有菩萨于佛前隐身不现,种种问法,使怨信佛之神通。次为女现身,使得成男。佛为波斯匿王说此菩萨之大方便力。
3.54 万字 | 2023-03-21 21:07更新
唐玄奘译,为唯识宗主依的经典。本经凡八品,第一序品,第二至第八为正分,其内容为:一、序品第一。二、胜义谛相品第二,胜义谛者,即离言法性,诸法实相。此品说无二超过一切寻思、与诸行相非一非异、而遍一切一味之胜义谛相。三、心、意、识相品第三,此品说心、意、识之名相,以明唯识之转变。四、一切法相品第四:此品说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三性,以明一切法相。五、无自性相品第五:此品说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性之三种无自性性,以明三性、三无性相依之妙理,显空有和融之大义。六、分别瑜伽品第六:此品说唯识观行。七、地波罗蜜多品第七:此品具说菩萨十地、乃至佛地,及菩萨所应学事、即所谓六波罗蜜。并明其所对治愚痴粗重,所经三大不可数劫。八、如来成所作事品第八:此品说三身功德,别释三藏差别。
3.61 万字 | 2023-03-21 21:11更新
《紫柏尊者全集》,三十卷。明·达观真可(1543~1603)语,憨山德清(1546~1623)校,别称《紫柏老人集》。系紫柏尊者著述之集成。收在《万续藏》第一二六册、一二七册,《禅宗全书》第五十册。紫柏尊者,字达观,一字真可,晚年自号紫柏。为明末佛教界有数之大师,时称紫柏大师。其人在明末颇致力于藏经之刊行与佛教文化之推广。今存之明版《嘉兴藏》(即《径山藏》)即为紫柏所创刻者。晚年被卷入政治漩涡入狱,后安然坐化于狱中。
41.67 万字 | 2023-04-25 08:19更新
《嘉泰普灯录》目录三卷。南宋·雷庵正受编。作者正受(1146~1208),为平江府报国光孝寺僧,号虚中,属云门宗雪窦下第七世。师鉴于向来之传灯录偏重于禅门师徒传法的记录,乃着手补充《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及《建中靖国续灯录》等书之不足,由于内容普及王侯、士庶、女流、尼师等圣贤众庶,故名《普灯录》。全书费时十七年,于嘉泰四年(1204)编成;成书后,宁宗敕许入藏。
2.25 万字 | 2023-05-09 08:30更新
《佛藏经》又称《奉入龙华经》、《选择诸法经》。是三论宗必读的三论五经之一,由鸠摩罗什在姚秦弘始七年翻译。此为异于其他戒本之处。然强调若不理解诸法实相、无生、无灭等,则虽受持二百五十戒,亦形同破戒,并主张远离‘戏论分别’始得称持戒。又以本经阐释菩萨僧团必得由声闻僧团别立之种种原因,故列为大乘律之典籍。
3.67 万字 | 2023-05-13 08:06更新
《金光明经》,北凉中天竺沙门昙无谶译,有十八品,按此经同《金光明最胜王经》,而来未尽。但因智者依此译说玄义及文句,故举世流通。《金光明经》在经文当中,被称作是众经之王。本经开示包括:“如来寿量无限”、“如来法、应、化三身”、“三聚忏悔”、“陀罗尼门”、“甚深空性”、“正法护国”、“诸天护世”、“疗病救生”、“如来本地菩萨行”等教理。
3.86 万字 | 2023-05-13 08:24更新
《佛说海龙王经》是西晋·法护译著的一部佛经。佛于此经调和相斗的天部与修罗部,以及龙部和大鹏金翅鸟部。在此经中,四部都为佛法所摄。
3.92 万字 | 2023-05-13 08:29更新
《金刚经科仪》,一卷,附心经科仪,清谈建基录,首题金刚经科仪宝卷,又题销释金刚科仪,尾题销释金刚经科仪。
2.24 万字 | 2023-05-16 09:49更新
《禅门章》,一卷。隋代释智顗撰。《禅门章》一书,是为诠解释禅门波罗密次第法门而作。释禅波罗密篇是智顗大师于建业瓦官寺说讲, 大庄严寺释法慎记录整理成书,有三十卷。后来章安、灌顶治定为十卷,并在题记中言称:“今略出前卷要用,流通此本”。在其标目中,有释第二卷,释第三卷,皆为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并总汇众生根性间纯,知见偏杂而论禅门章法。可惜的是,该章只诠解至释禅波罗密卷三,分别前方便中验善根性而止,此后无文,显然是佚失了。唐贞观年间有日本僧人最澄录传于日本,至唐会昌法难后,中土遂佚。元明以后,《禅本章》经千年久佚,才由日本万里归来。现仅存一卷。此书由于久佚失传,鲜为人知,故在教界影响不大,在社会上知其者就更是甚微。现见载于续藏经本。
3.97 万字 | 2023-06-24 15:34更新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焚薪》,亦称《析薪膏肓》,简称《焚薪记》、《焚薪》。佛教著述。宋师会录。二卷。是对宋观复的《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析薪》(已佚,部分内容保留在《焚薪》中)的批驳之作。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师会见《析薪》,认为“得二百有六病”,错谬极多,有误后学,应当“焚之”,故名。绍兴十七年又作《送焚薪书》。本书先以“析薪曰”为题列原文,再以“议曰”为题批驳,并述对所论问题的不同观点。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2.34 万字 | 2023-06-30 14:24更新
《缁门崇行录》,全一卷。明代袾宏辑。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本书作者因慨叹末世出家沙门之堕落,故撰辑本书,内容简述自佛世至明代,百数十位有德行之出家沙门。
2.43 万字 | 2023-06-30 14:27更新
《圣箭堂述古》,全一卷。明代僧为霖道霈(1615~1702)编。收于《万续藏》第一二七册。内容收录行止殊异、履践严明,足为后世学人楷模之古圣先贤事迹,及理致精深、谆谆教诫,足以针砭末法时弊之经传著述,包括僧堂记、大般若经、宏智正觉、云门匡真、罗湖野录、菩提达摩、息心铭等三十二项,一一予以阐论比评。三十二项中,道霈以所获文献之先后编集成书,而未依时代古今之次序列述。
2.39 万字 | 2023-08-21 09:30更新
治平改号之明年。杭郡崇因大师可中。以原人论洎科文为贽。请余览之。或有述焉。因念斯论之作也。盖斥二教之浅近。会一乘之渊縕。故其论旨皆用佛祖之言。儒道之语以成。文体非夫学深通古。洞仲尼之垂范。究伯阳之立言者。则罔措其怀矣。不尔则何以後叶孙谋。比肩继踵而传授道德耶(源)。畴昔甞读圆觉疏钞之广者。而其间穷万法推一心章。惟灼实开决疑滞。布在钞文明犹指掌。於是不揣捣昧录广钞之要辞。发斯论之微旨。庶乎吾祖深文奥义。
2.45 万字 | 2023-08-22 11:19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