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道吕洞宾
丹道吕洞宾

傅金铨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丹道吕洞宾》以道教传奇人物吕洞宾为核心,深度展现其与丹道的不解之缘。 吕洞宾作为八仙之一,在民间拥有极高的知名度。本书聚焦于他在丹道领域的修行与探索,从其早年经历讲起,阐述了他如何受道家思想熏陶,踏上追求长生、领悟大道的丹道之路。书中细腻描绘了吕洞宾修炼丹道的诸多场景与艰辛过程,展现其对丹药炼制、内修心性等丹道理论与实践的钻研。 在这个过程中,穿插了众多奇妙的仙缘故事与传说。他在云游四海时,凭借丹道神通济世救人,点化有缘之人,留下无数动人传说。同时,通过其经历呈现了当时道教丹道文化的繁荣景象与流派纷争。作者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结合合理想象,生动塑造出一个追求真理、心怀慈悲的吕洞宾形象。让读者在领略吕洞宾传奇人生的同时,深入了解中国古代丹道文化的深邃内涵,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25 万字 | 2025-02-13 19:12更新

天仙心传
天仙心传

闵一得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天仙心传》,作者:[清]闵一得,《天仙心传》是一部在中国传统内丹学领域具有独特地位的重要典籍。 该书围绕内丹修炼的核心要旨展开阐述,以精炼且深邃的文字,将内丹修炼的原理、方法、过程等关键内容一一呈现。其着重强调“心传”,认为这是领悟和实践内丹之道的关键路径,主张修炼者以内在心灵的体悟与感悟为根本,探寻生命的真谛与超越之法。 在理论构建上,它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如道家的阴阳学说、天人合一观念等,构建起一个完整的修炼体系。书中所论及的修炼方法,既注重精气神的调养与凝练,又关注身心的和谐统一,为修炼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 《天仙心传》不仅在当时对道教内丹修炼群体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众多追求身心升华的修行者指明方向;而且在后世,它依然是研究中国传统内丹学、道教文化以及古代养生思想的珍贵资料,对于深入探究古人对生命奥秘的认知与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不断启发着后人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挖掘与传承。

1.53 万字 | 2025-02-13 19:21更新

庾道集
庾道集

佚名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庾道集。撰人不详。据陈国符考证,书中所载丹法多为唐宋人所作,少数为元明人增补。慕集外丹方诀二十徐种,内容丰富。凡九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

7.58 万字 | 2023-03-17 20:37更新

诸家神品丹法
诸家神品丹法

佚名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诸家神品丹法》原不题编撰人,约出于宋代。辑录抱朴子、孟要甫、孙真人、吕洞宾等诸家炼丹方诀。六卷。

3.53 万字 | 2023-03-17 20:41更新

太平经
太平经

于吉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太平经》,据《复汉书襄楷传》称:东汉顺帝时琅琊郡人宫崇诣阙,献其师于吉於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号曰《太平清领书》。此神书即《太平经》,系汉代原始道教重要经典。南北朝至唐代流传的《太平经》,凡一百七十卷,分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部。今残存五十七卷。

22.17 万字 | 2023-04-16 12:19更新

图经衍义本草
图经衍义本草

寇宗奭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图经衍义本草》。宋·寇宗奭·撰。四十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参校本:《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张氏(卉息)刻晦明轩本,简称明轩本。

53.87 万字 | 2023-04-30 16:19更新

女青鬼律
女青鬼律

佚名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女青鬼律》,天师道经典,书中记录了各种鬼的名字,并以太上老君和张道陵天师劝导信道者维持戒律、念鬼名,就可趋吉避凶、达到“万鬼不干,千神宾伏”。本书撰人不详,约出于魏晋南北朝。原本八卷,现存六卷。底本出于《正统道藏》洞神部戒律类。“女青”原本是萝藦的别称,一种药材,是个代号,而不是真名。此女青是太上老君在地上传天律和鬼律的密使,掌管各方土地神鬼的法律,所以也称五帝秘使,道教祭祀时不让邪神淫鬼听到女青的真名,因为邪神淫鬼听到女青真名,会当场分形而灭,所以道教法官平日不直呼女青的真名以保持判决公正,由于道教律派道脉早断,道教已无人守女青律,因此没有任何高道高人能够知道女青真名,过去历史证据也证明道教长期以来,确实完全没有人知道女青真名。正所谓“三清密令,使者代行,谁识女青,老君再临”,道门认为要等到太上老君再临或再派使者降临宣讲新律时,才会说出女青真名。

1.12 万字 | 2023-05-02 07:41更新

南华真经注疏
南华真经注疏

郭象 成玄英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南华真经注疏》,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三十五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参校本:一、清《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二、清光绪二年浙江书局刻印本(简称浙江书为本);三、宋陈碧虚《庄子阙误》(简称阙误)。

42.94 万字 | 2023-05-30 22:34更新

道德真经疏义
道德真经疏义

江澄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道德真经疏义》,十四卷。宋江澄 (生卒年不详)撰。江澄,太学生,宋人,其余不详。撰有《道德真经疏义》。宋徽宗赵佶,曾经为 《道德经》作解,引起宋代学者纷纷研究著述。江澄撰此书,就是为了疏证《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其书效仿杜光庭著《道德真经广圣义》的体例,又与章安所作 《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体例相近。前列经文御注,次为解义疏证。逐句阐述,疏文繁衍;广引旧籍,多以 《庄子》、《周易》文理相参。然宋徽宗解释“道德”,其文简约;而江澄之疏,称道之为物,无所不在,无所不通,万物皆由道,赞成“道无尽而德可修”之论。后世学者对此书予以肯定。如《续修四库全书提要》认为其书 “语皆精审”、“文理周密”,使读者 “读徽宗之注,不觉其简; 澄之疏文,不厌其繁。”然江澄注疏,局于御注,缺少宏通阐述,白璧微瑕。现存明 《道藏》本、明 《道藏举要》本。

16.00 万字 | 2023-06-16 21:11更新

南华真经
南华真经

庄周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南华真经》原名《庄子》。相传战国时宋人庄周撰,实为道家庄周学派着作总集。唐代尊为道教四子真经之一。原本五十二篇,现毒晋人部象注本三十三篇。分作五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参校本:《四部丛刊》影印明世德堂刊本(简称世德本)。

7.76 万字 | 2023-06-19 22:09更新

文始真经注
文始真经注

牛道淳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文始真经注》宋元之际道士牛道淳注解。九卷。前有《关尹子》传略、《文始真经直解跋引》。以月照千江、因指见月的比喻来解说不可思议、不容言说的奥秘。以妙有真空的思想注解《关尹子》,每句都注,颇为详明。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参校本:一、《文始真经》;二、《丛书集成》所收《关尹子》。

9.14 万字 | 2023-06-19 22:14更新

道德真经三解
道德真经三解

邓錡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道德真经三解》,元邓錡撰。四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邓锜以道教思想注解《老子》,又杂以《论语》、《孟子》兼摄儒道。此书体例较清晰,于经文之下,分列经解、道解、德解三解。据自序称述,解经即正经句读,贯通各章旨意。解道则为直述天地大道,始终原反。解德则指交索乾坤,颠倒水火,东金西木,结汞凝铅,一动一静,俱合大道。此书释义晓畅,显见丹经之旨;参儒说以释道,自有心得;而三解之说,实有独见,可谓道学一家之言。现存明 《道藏》本、明 《道藏举要》本。

5.67 万字 | 2023-06-26 20:35更新

通玄真经缵义
通玄真经缵义

杜道坚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通玄真经缵义》元人杜道坚撰,约出於至大三年。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参校本:《二十二子》影印光绪三年重刻明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众珍本)。杜道坚收藏和撰注的道经颇多,有 《道德玄经原旨》、《玄经原旨发挥》、《通玄真经缵义》等,《通玄真经缵义》又名《文子缵义》。杜道坚采用《文子》十二篇本,录其原文,依段分章,于每章之后作缵义。集众家解说,又申已意,文理通畅,不失道家旨意。

7.44 万字 | 2023-06-26 21:02更新

冲虚至德真经鬳斋口义
冲虚至德真经鬳斋口义

林希逸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冲虚至德真经鬳斋口义》,南宋林希逸撰。八卷。一底本出处:《正统道藏》 洞神部玉诀类。参校本:明万历何汝成刻本(简称明本)。本书是宋代林希逸的《列子》注本。又名《列子鬳斋口义》,宋代君主多尊道教,故《列子》常以《冲虚至德真经》的别名见称。本书是历代不多的《列子》注释著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部,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被认为语言深入浅出,解说发挥道家旨意直白易辨。

7.77 万字 | 2023-06-26 21:12更新

上洞心丹经诀
上洞心丹经诀

佚名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上洞心丹经诀》,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为唐宋间道士所作。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本书抄录《抱朴子内篇》及《黄帝九鼎神丹经诀》等六朝隋唐丹书,重新改编而成书。其内容主要论述内外丹法术要诀。上卷首先指出:神仙至要在宝精行气及服食药物。宝精、行气之要在还精补脑和服气胎息。二者皆须选择时辰入靖行功,使「内外贞白,专气致柔如婴儿」;然后在身中运转精气,上入脑部泥丸宫;或吐纳调息,使「息息入胎」。行此术可致小则无病,大则升仙。服药之大要则在金液还丹。只用丹砂为药材,九转炼之而成金液还丹,服之可飞升成仙。若服食草木药,则以黄精为上品。书中称丹砂、黄精皆禀太阳之精气而生,故服之能令人长生。中卷主要论述内外双修之法。内修指阴丹、内丹,可驻形延年;外修指阳丹、外丹,可飞升成仙。「三一九室(行气固精术)者,内修之要也;还丹金液者,外炼之极也。」内外丹缺一,「皆未能升举」。下卷主要叙述黄帝服丹飞升及传授丹经故事,以及择日入山合药之宜忌事项。

1.62 万字 | 2023-09-03 20:43更新

太清金液神丹经
太清金液神丹经

佚名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道教经书。一名《上清金液神丹经》。分上、中、下3卷。分别题为张道陵、阴长生、抱朴子撰述。《宋志·神仙类》、《崇文总目·道书类》皆有著录。卷上注引有“玉池清水灌灵根,审能修之可长存”等《黄庭外景经》之语。《道教义枢》所引《金液经》“达观兼忘,同归于玄”,见于本书序中。应是六朝时道经。今陈国符先生以《经》中歌诀用韵情况,考为卷上及卷中部分为西汉末东汉初古经。经中内容,序文首述“达观兼忘,同归于玄”等义理。序注中谈服食行气、炼丹守一等摄生之道。正文述作丹之法,包括作六一泥制土釜,密封、日期,祭受之法,泥涂及涂雄黄雌黄精法、涂霜雪法、烧炼金液还丹、服丹法等。卷下还记扶南、西图、典逊、杜薄、大秦、月支、安息等20余国的方位及丹砂物产。是继《黄帝九鼎神丹经》的又一部外丹名著,是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宝贵资料。

1.92 万字 | 2023-09-03 20:47更新

犹龙传
犹龙传

贾善翔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犹龙传》,北宋道士贾善翔编撰。南宋《秘目》及《宋史‧艺文志》均著录此书三卷。今《正统道藏》本分为六卷,收入洞神部谱录类。此书为老子神话传记。卷首有贾氏自序,谓自《史记》以下,历代史书记述老君降世事迹,大多简约不详。作者因此据有关史书道典撰集此书,“庶其详也”。全书分二十八篇,以编年体详述老君应时降世,传道设教之灵异事迹,以及历代崇奉老君之事。其事上起元始之时,下止于北宋真宗朝。此旁征博引,大多为道教神话。传说孔子曾赞叹“老子其犹龙乎!”本书题名为“犹龙传”。

4.41 万字 | 2024-02-27 19:53更新

墉城集仙录
墉城集仙录

杜光庭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墉城集仙录》,古代神仙传记。五代道士杜光庭撰。收入《正统道藏》,六卷;《云笈七签》本则为三卷。记载圣母元君、金母元君、上元夫人、昭灵李夫人等三十七位女仙事迹。相传西王母所居为金墉城,女仙归王母所统,所收皆为古今女仙,故以此为书名。道教中称女性成仙者为元君,或女仙,世人称仙女,以区别对男性关于神仙真人之称谓。杜光庭撰《墉城集仙录》,载述古今女子成仙的事迹,取材于《汉武内传》、《真诰》等道书仙传。因女仙以西王母为首,相传西王母居于金墉城,所以此书以“墉城”为名。

4.01 万字 | 2024-04-14 22:17更新

道德会元
道德会元

李道纯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道德会元》,2卷。元·李道纯撰。此书原题“都梁清庵莹蟾子李道纯元素述”。卷首有至元二十七年(1290)自序,称:历代研究注释《道德经》之书,诸家解义,多“私意揣度,所见不同,各执一端。惟《河上公章句》、紫清真人(白玉蟾)《道德宝章》颇通”。书中大抵以儒、禅解《老》,注多儒义,颂近禅偈。后世学者对此书能分析诸家异同,博采众说,且无偏执之弊,予以好评。其书有元至正、明初及明弘治十年(1497)等多种刻本。收入《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2.86 万字 | 2024-11-19 19:07更新

冲虚至德真经
冲虚至德真经

列御寇 | 道家经典 | 已完结

《冲虚至德真经》,原名《列子》。相传为战国人列御寇撰,一说系魏晋人假托。唐代尊为道教四子真经之一。三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参校本:《四部丛刊》影印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北宋刊本(简称北宋本)。

3.81 万字 | 2024-12-07 18:14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