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般若经》为后秦鸠摩罗什译,共十卷。《小品般若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小品经》、《新小品经》;梵文《八千颂般若》。 该经主要讲述大乘佛教般若空观的理论;其中主要阐释菩萨之般若波罗蜜、诸法无受三昧、菩萨摩诃萨等,兼论般若波罗蜜与五蕴关联、受持修习般若波罗蜜的功德,以及诸法空无所得、空三昧等。
9.06 万字 | 2022-06-19 22:27更新
放光般若经,20卷。该经梵本为三国曹魏汉族沙门朱士行西行于阗得之。晋元康元年 (291)由无叉罗(一作无罗叉)、竺叔兰等于陈留(今河南开封一带)界内的仓垣水南寺译出。翻译后风行京华,研习者奉为圭臬,借《放光》弘扬般若学说,对当时义学影响很大。《放光般若波罗蜜经》是在西晋时期较早传译到中国的大品般若经典,经中系统阐述了般若学的基本思想,如性空、诸法如幻、诸法皆假名、方便、二谛、法性等思想,这些思想对人们理解理解般若学有着重要影响。当时的佛教学者们从中吸收了般若精义,并把般若与玄学思想相结合,对般若学说进行了创造性的解说,形成各自的宗派,对般若学在中国的发展及佛教思想的发展都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26.33 万字 | 2022-06-21 16:02更新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二十五卷,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复次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於先世中闻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正法时。能一日二日三四五日。发生净信请问其义者是菩萨转身生此。闻是正法心即信解离诸疑悔。亦复於中请问其义。何以故法尔如是故。
15.20 万字 | 2022-07-14 11:07更新
《佛说义足经》,是三国时代的一本佛经,作者是三国吴·支谦。该书讲述了在佛法无边的世界里如何保持自己的佛法纯净,全书内容主要涵盖〖解题〗 (暂缺) 〖质量〗三节。
2.32 万字 | 2022-09-24 22:04更新
《佛说普曜经》(梵文名:Lalitavistara),又称《方等本起经》,大乘佛教经典,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经第三册。西晋永嘉二年(308年),由竺法护在天水寺译出,共八卷。主要讲述释迦牟尼由降生,一直到证悟成佛的故事。
8.28 万字 | 2022-10-24 15:52更新
清张惠言撰。三卷。《张皋文笺易诠全集》本。惠言以为,《易纬》八种之中,《乾坤凿度》伪书不足论,《乾元序制记》乃宋人抄撮为之,《坤灵图》、《是类谋》、《辨终备》亡佚颇多而不可指说。唯《稽览图》、《乾凿度》、《通卦验》三书接近完整,《稽览图》讲“六日七分”,《通卦验》讲八卦晷气,乃孟喜、京房阴阳之学;《乾凿度》讲阴阳消息,统于一元,正于六位,《易》之大义存于其间,为汉初田何、杨何以来先儒所传习。辑者本于 “纬之出于圣门而不可废” 的观点,将汉代易纬《乾凿度》 《稽览图》 《通卦验》3种分类编次,略加阐述。
0.67 万字 | 2022-11-01 19:42更新
全称《如来大哀经》。佛教经典。西晋竺法护译。八卷。是《大集经》中《璎珞品》及《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的异译本。共二十八品。经中谓佛陀成道后第十六年为诸菩萨宣说菩萨所行之无碍法,又为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宣说应修戒、定、慧三学及陀罗尼之四种璎珞庄严法。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
6.77 万字 | 2022-11-02 16:39更新
《宝星陀罗尼经》,佛教经典。唐波罗颇蜜多罗译。十卷。共十三品。谓佛大显神通,降魔、破魔军,使五百魔女变为男身;又大集十方佛,说诸神咒,护佑一切等等。是《大方等大集经·宝幢分》的异译,但篇幅约为《宝幢分》的两倍。本经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
7.50 万字 | 2022-11-03 13:00更新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6卷)〖刘宋智严译〗(大正藏·续藏经.0268 09.P0254
4.61 万字 | 2022-11-03 13:32更新
《正法华经》,十卷,西晋竺法护译。西晋竺法护于泰康七年(286)译于长安。是一部早期大乘佛教经典。经中宣扬佛陀设教化以普渡众生,使人人得以成佛,并宣说了一个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 (译作光世音)的种种事迹,极大地鼓励了当时处在战乱浩劫中的广大民众。
11.28 万字 | 2022-11-09 16:35更新
《顺权方便经》,凡二卷。西晋竺法护译。又称顺权方便品经、转女身菩萨经、转女菩萨所问授决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经名‘顺权方便’,意为随顺众生之意乐,而发导道意。本经重点在于释尊之弟子须菩提与一大乘女菩萨间之对答,内容系阐明大乘之微妙法。全经承受维摩经之思想甚为浓厚。本经之异译有昙摩耶舍译之乐璎珞庄严方便品经一卷。
1.43 万字 | 2022-11-27 21:06更新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凡四卷。后秦鸠摩罗什译。又作大树紧那罗王经、大树紧那罗经、说不可思议品、紧那罗王经。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叙述王舍城耆阇崛山大众集会席上,天冠菩萨就诸佛菩萨之种种法门,提出二十八问请问佛陀,佛陀以四法答之
3.49 万字 | 2023-03-21 20:57更新
五灯会元目录。 原夫菩提达磨遡大龟氏於释迦文佛眴青莲目而得教外别传之旨之二十八代之祖也。既佩佛心印。於梁普通之初至东震旦。时学者方以讲观相高。廼曰。吾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为宗。六传至曹溪大监。支而为南岳青原。又分而为云门.临济.曹洞.沩仰.法眼五宗。支分派列演溢于天下矣。
2.21 万字 | 2023-05-08 16:28更新
《嘉泰普灯录》目录三卷。南宋·雷庵正受编。作者正受(1146~1208),为平江府报国光孝寺僧,号虚中,属云门宗雪窦下第七世。师鉴于向来之传灯录偏重于禅门师徒传法的记录,乃着手补充《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及《建中靖国续灯录》等书之不足,由于内容普及王侯、士庶、女流、尼师等圣贤众庶,故名《普灯录》。全书费时十七年,于嘉泰四年(1204)编成;成书后,宁宗敕许入藏。
2.25 万字 | 2023-05-09 08:30更新
《唐叶真人传》,宋张道统撰。道教传记。又名:唐鸿胪钾越国合灵虚见素真人传。一卷。前有宋理宗淳佑时(1241-1252)马光祖序。本书为唐代道士叶法善传记。叶法善为唐玄宗时著名道士,以道术高闻名于世,《旧唐书》有传,《太平广记》卷二十六也载其事迹。唐玄宗曾拜其为鸿胪卿,封越国公,卒後赠越州都督。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封致虚见素法师,宣和二年(1120)加封灵虚见素真人。书中既有关于叶法善的神话传说,也有史实,为研究道士叶法善的参考文献。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谱录类。
1.33 万字 | 2023-05-17 21:56更新
《修炼大丹要旨》,撰人不祥。内收吕仙赐方,当出於宋代。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众衍类。卷上载述外丹,如造灵砂贴身、白雪独神养粉、糁制、神符等要诀,并收载火龙玄珠大丹、金丹、神雪丹阳、四皓丹等丹法;卷下载朱砂鼎方、丹华丹、通神丹、混元九转金丹诀等。
1.35 万字 | 2023-05-18 21:16更新
《冲虚至德真经解》,二十卷。宋江遹撰。唐天宝元年,诏号列御寇为冲虚子,其书 《列子》 为 《冲虚真经》,宋人又加至德二字而为《冲虚至德真经》。江遹作此书实际上是注《列子》,后人依《列子》八卷之数,将江遹所作二十卷合并为八卷,所以清《四库全书》依内府所藏八卷本收录,今依 《四库》本。前人研究 《列子》者,除晋人张湛外,有唐代殷敬慎作释文二卷,其书已不独存,其释文与张湛注文夹于通行本经句之下,已难分张注或殷释;又有唐人卢重玄作《冲虚真经解》二卷,如今也存于他人书中,唯有江遹此书,仍流传完备。其书逐段解说经文,阐发其旨意。认为“天道之运,必先于天瑞。圣人之应世,莫大于帝王”(见《说符》篇末解说),所以 《列子》一书的篇次为:《天瑞》第一,《黄帝》第二,《周穆王》第三,《仲尼》第四,《汤问》第五,《力命》第六,《杨朱》第七,《说符》第八。认为 《列子》一书的旨意是 “传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而所谓古之博大真人者也。”(出处同上)江遹颇为注重经中言外之意,称“子列子,古之善为士者也”(见《天瑞》首句解)。认为子列子不是一个人的称呼,而是先古所有“善为士者”的总称。他在《天瑞篇》中解释壶丘子林:是 “以虚容为体,以中庸为道,兼覆万物者”所以为诸子 (即子列子)之师。江遹此说,否定了列御寇其人的存在。后世研究《列子》者,认为江遹之作文辞典雅,思致玄远,但也不无穿凿之处,又染俗流之猥言,未免有秽其书。现存明 《道藏》本 (题二十卷,与焦竑《国史经籍志》著录的卷数相同),清 《四库全书》本。
10.89 万字 | 2023-06-05 21:14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