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月上女经》,《月上女经》是阇那崛多译于隋代开皇十一年(591)的书籍,共二卷,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叙说印度古代毗耶离城长者毗摩罗诘之女‘月上’受记之经过。月上出生未久,忽而如八岁童女,姿容端丽,各方求婚者众。月上女遂宣告七日后将选夫婿。届期月上女凌空向大众说偈,大众闻偈而止贪欲。后遇舍利弗,与之问答深义;复诣佛所,与文殊师利等菩萨谈论,屡现神变奇瑞,并转女身成男子,随即出家皈佛。
1.37 万字 | 2022-11-27 20:52更新
《佛说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佛住法界光明菩萨宫。与五十万苾刍众,万二千菩萨,及诸天子俱。佛入普遍光明三摩地,放大光明,普照十方,各有殑伽沙数菩萨云集。妙吉祥菩萨在东方宝幢佛剎,劝慈氏菩萨同来听法,慈氏不来,辩积幢亦不来。妙吉祥乃入无垢普光三摩地,现大神变而来佛所。普华幢天子问修何法,得如妙吉祥神通事业?佛以四种四法答之。又问妙吉祥发心久近?佛举过去本事答之。次有遍照藏菩萨现瑞入会,与大迦叶互相问答。次普华幢再问妙吉祥最初发心之事?佛具答其最初发心转女成男因缘。普华幢又问菩萨行法?佛令问妙吉祥。广为解说四念处,八正道,五根,五力,七觉支法门。
1.38 万字 | 2022-11-27 20:54更新
《大庄严法门经》,二卷,隋乌苌国沙门那连提黎耶舍译。佛在耆阇崛山。与五百比丘,八千菩萨俱。文殊化现殊胜身色衣服,度淫女胜金色光明德,令得顺忍。此女化现死坏恶相,使上威德长者恐怖。诣佛闻法,亦得顺忍。佛为二人次第授记。
1.35 万字 | 2022-11-27 20:44更新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简称《药师经》。共有三个译本,分别为:一、《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唐三藏法师玄奘译;二、《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隋天竺三藏达摩笈多译;三、《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二卷,唐三藏沙门义净译。叙述佛陀因曼殊室利的启请,而为在毘舍离国乐音树下的大比丘、大菩萨、国王、大臣等,盛陈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如来的功德,并详述药师如来因地所发的十二大愿。
1.37 万字 | 2022-11-27 20:49更新
《治禅病秘要法》,二卷。北凉安阳侯沮渠京声译。本经又名《治禅病秘要经》、《禅要秘密治病经》、《治禅病秘要法经》、《治禅病秘要》。收录于《大正藏》第十五册。目前永乐北藏、乾隆大藏经的扫描版均见于网络,可见全部经文。
1.57 万字 | 2022-11-30 20:00更新
本书为古三坟书,宋代刻本孔安国《尚书传序》: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以三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八卦之书,谓之八索;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左丘明春秋昭公十二年传成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可见此等文籍,当时确有,孔子据以修订,而名为经。
0.46 万字 | 2022-12-06 18:56更新
《易纬通卦验》·二卷。马端临《经籍考》及《宋史·艺文志》俱载其名。则详加参校,与本文两存之。盖通其所可知,阙其所不可知,亦阙疑仍旧之义也。
1.38 万字 | 2022-12-12 09:37更新
《易数钩隐图》,经学注释。宋刘牧著。三卷。曾经注《周易》十一卷,今已佚。只有此书三卷及《遗论九事》一卷尚存。取“河图”、“洛书”参以道教思想。采摭天地奇偶之数,自太极生两仪以下,至于复卦,共五十五位,点之成图,图下阐释其义,是宋儒易学讲述“象”“数”较早的著作。《宋史·艺文志》载刘牧有《新注周易》十一卷,图一卷。晁公武《读书志》则作图三卷,《新注周易》不存。今存唯《易数钩隐图》三卷,附遗论九事一卷。刘牧之学出于种放,种放又出于陈抟,与邵雍之学同源,但刘牧早于邵雍倡言图书之学。其说与后来邵雍不同,以九为河图,以十为洛书。当时,黄黎献曾作《略例隐诀》、吴秘作《通神》、程大昌作《易原》,发明刘牧之学。
1.38 万字 | 2022-12-12 09:42更新
《易筮通变》原题临川道士雷思齐学。三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玄部。参校版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经部易类(简称四库本)
1.60 万字 | 2022-12-12 09:47更新
《子夏易传》,中国古籍,作者卜子夏。《子夏易传》一为二卷,一为十一卷。旧本题卜子夏(前507一?)所撰。今所传十一卷本,始为晁说之《传易堂记》所著录,其称“今称《子夏传》者,乃唐张弧之《易》。据此,则今本应是张弧伪撰。弧为唐末人,曾官大理寺评事。其书以王弼《周易注》为底本而说以义理,所说义理,大致上以儒家“王道”的社会政治思想与《周易》经文相附会。
8.54 万字 | 2022-12-12 09:54更新
《易图通变》,阐述道教易学(数学派)和融通《老》、《易》的道书,五卷,宋末元初道教易学象数学家(尤精数学)空山先生雷思齐著。此书是宋易象数学派:理论的名著,更是道教易学中深究“数学”的代表作。内述《河图》、《洛书》、参天两地倚数之图、错综会变等图、河图遗论等。尊崇《老子》、融通《老》、《易》之学。合儒:苦之所同;并阐发陈抟图学,图文对照,别具风格。推崇数学,认为“数为天地理”、“数生象”、“极其数然后能定天下之象”;从“数学”角度解释《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天地之理皆有“数”的规定性,阴阳卦象、方位、四季、万物都是“数”的递增法则陆续产生的。雷氏以“道一”为宇宙生成发展的根源,认为“一”自身分裂为“二”,为其自身树对立面,所谓“起自为之对”,又自身增而为“三”(“二”与“中合”而为“三”),以其自身之分裂与增殖,演绎宇宙万物产生的过程。雷氏摄《易》以丰富道教义理,以《易》释《老》,弘光道教尊《老》的根本信仰,对道教义理发展有深远影响。明《道藏》太玄部“若”字号收载。
2.13 万字 | 2022-12-15 08:26更新
《了斋易说》 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宋陈瓘撰。瓘字莹中,了翁其自号也。延平人。元丰二年进士甲科。建中靖国初为右司谏,尝移书责曾布及言蔡京、蔡卞之奸,章数十上,除名编隶合浦以死。事迹具《宋史》本传。此本为绍兴中其孙正同所刊。冯椅谓尝从其孙大应见了翁有《易全解》,不止一卷,多本卦变,与朱子发之说相类。胡一桂则谓尚见其初刊本,题云《了翁易说》,并未分卷。
2.83 万字 | 2022-12-15 08:30更新
《温公易说》 六卷(永乐大典本),宋司马光撰。考苏轼撰光《行状》,载所作《易说》三卷,《注系辞》二卷。《宋史•艺文志》作《易说》一卷,又三卷,又《系辞说》二卷。晁公武《读书志》云:“《易说》杂解《易》义,无诠次,未成书。”《朱子语类》又云:“尝得温公《易说》于洛人范仲彪,尽《随卦》六二,其后阙焉。后数年,好事者于北方互市得版本,喜其复全。”是其书在宋时所传本,已往往多寡互异,其后乃并失其传。故朱彝尊《经义考》亦注为“已佚”。今独《永乐大典》中有之,而所列实不止于《随卦》,似即朱子所称后得之本。其释每卦或三四爻,或一二爻,且有全无说者。惟《系辞》差完备,而《说卦》以下仅得二条。亦与晁公武之言相合。
4.01 万字 | 2022-12-15 08:49更新
《坐禅三昧经》,姚秦·弘始四年(402)鸠摩罗什于长安译出,弘始九年(407)重校。又称《坐禅三昧法门经》、《阿兰若习禅法》、《菩萨禅法经》、《禅法要》、《禅经》。收在《大正藏》第十五册。
2.69 万字 | 2023-01-11 11:10更新
《文殊师利问经》,(梁)僧伽婆罗译,凡二卷。略称文殊问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系佛应文殊师利菩萨之发问,而答以种种问题者。全经计分十七品,卷上十四品,卷下三品。内容包括菩萨戒、佛身、无我、涅盘、般若、有余气、来去相、中道、三归、十戒、无垢、无所著无漏、发菩提心、字母及部派分裂等问题。唐代不空译‘文殊问经字母品第十四’一卷(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即本经第十四品之别译。[历代三宝纪卷十一、大唐内典录卷四、古今译经图纪卷四、开元释教录卷六、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九]
2.70 万字 | 2023-01-11 11:15更新
《诸法无行(hèng)经》, 梵名 Sarva-dharmāpravrtti-nirdes/a。凡二卷。姚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阐说诸法之实相,原无善恶等分别。同本之异译,有隋代阇那崛多译之诸法本无经三卷、宋代绍德等译之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三卷,皆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
1.73 万字 | 2023-01-11 11:21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