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芳守忠禅师语录,二卷,元守忠说,继祖等编,虞集序,正印跋,继祖跋,觉慧跋,附真讚、舍利讚、行业记、塔铭,又云大中大夫佛海普印广慈圆悟大禅师语录。南岳下第二十二世,嗣玉山珍。(原作二十世,今依五灯全书及增集续传灯录,珍嗣虚舟度,五灯不载,见续灯录目录。)元至正六年(1346)序刊,卷上收录住崇因、太平兴国、大崇禧万寿、兴圣万寿等寺的语录。卷下收录大龙翔集庆寺语录及偈颂、佛祖真赞、自赞、题跋、行业记、塔铭等。收入《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第二十八套。
6.15 万字 | 2025-03-26 03:17更新
简称《金刚经集验记》。佛教感应集。唐开元六年(718)孟献忠撰。三卷。是记述因诵持《金刚经》而获灵验的佛教故事书。全书分六篇:(1)救护篇,十九则;(2)延寿篇,十二则;(3)灭罪篇,三则;(4)神力篇,十六则;(5)功德篇,十则;(6)诚应篇,十则。共收录以隋、唐为社会背景的《金刚经》感应故事七十则。每篇前冠以“序”,篇末附有“赞”。其中述及社会自然灾害等情况,有一定史料价值。资料来源部分取自唐肖瑀《金刚般若经灵验记》和郎余令《冥报拾遗》等。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7.52 万字 | 2025-03-27 23:17更新
《无畏授所问大乘经》,佛教经典。北宋施护译。三卷。是《大宝积经》第二十八《勤授长者会》、西晋白法祖译《菩萨修行经》的异译本。述说诸佛发心,为舍卫城勇猛授等五百长者说四十四种过患。谓须厌离一切乐具,方能成就六波罗蜜,得无上菩提。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
0.67 万字 | 2022-07-18 08:46更新
《毗耶娑问经》,元魏中天竺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即《大宝积经》第四十九广博仙人会。而有结文。
1.70 万字 | 2022-08-25 15:10更新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二十卷,宋西天三藏朝散大夫传梵大师法护等奉诏译。
7.45 万字 | 2022-09-07 09:00更新
《僧伽罗刹所集经》,三卷(一作五卷)。前秦·僧伽跋澄等译。又称《僧伽罗刹所集佛行经》、《僧伽罗刹集经》、《僧伽罗刹集》。收在《大正藏》第四册。本经正文之初叙述佛陀在因位中之种种修行,其次叙述佛陀之降生、出家,以及成道后之行化事迹。其中,有关佛成道以后四十五年间安居处所之记事,为他书所无,在佛传史料中,颇具学术价值。
4.64 万字 | 2022-10-17 19:50更新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又名大集贤护经。大方等者,为大乘经之通称,亦称 大方广。于方等经中最上,故称大方等
4.19 万字 | 2022-11-02 08:16更新
《佛说如来兴显经》,凡四卷。西晋竺法护译。又称兴显如幻经、兴显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册。本经译自华严经之如来出现品。异译本有西晋帛法祖所译之如来兴显经一卷。
3.90 万字 | 2022-11-06 14:14更新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是北宋金总持翻译的佛经,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至政和三年(1113)之间译出。本经记述佛在舍卫国祇园精舍时,应"甚深勇猛"(人名)比丘的请求,对诸比丘说三科(蕴、处、界)、十二缘生、四圣谛、禅定、三十七道品等方面的法数。
1.02 万字 | 2022-11-17 15:13更新
《佛说无上依经》,凡二卷。南朝梁代真谛(499~569)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本经内容包含:校量功德品、如来界品、菩提品、如来功德品、如来事品、赞叹品、嘱累品等七品。叙述雕造佛像之功德,并说佛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六十八法、十八事等功德,为继涅槃经、胜鬘经等经之后,主张如来藏思想之经典
1.55 万字 | 2022-11-30 19:55更新
《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公元399年,后秦佛陀耶舍和竺佛念共同译出《阿耨达经》,现收录在《大藏经》,名为《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
2.92 万字 | 2023-02-14 21:39更新
《玄品录》,五卷。元代张雨编。张雨(1283—1350),又名张天雨,元代茅山派道士,擅长诗文、词曲、书画等艺术。记载了130多位上古至元代的道家人物的生平与事迹,是一部关于道家人物风格品评的作品。
4.82 万字 | 2023-04-05 10:21更新
通玄真经注。唐人徐灵府(号墨希子)注,约出于元和十一年。十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8.45 万字 | 2023-04-05 12:26更新
《枯崖漫录》,三卷。宋·枯崖圆悟编。略称《枯崖漫录》。景定四年(1263)成书,咸淳八年(1272)序刊。收在《万续藏》第一四八册。枯崖住持兴福寺期间,尝集古搜遗,将古尊宿之妙行格言、宗师之入道机缘或示众法语,以及漏载于灯录者之名德行事等编录成此书。其中或纪传,或拈赞,或着语等,虽欠缺统一性,然仍为参学者的重要参考资料。本书古来与《罗湖野录》、《云卧纪谈》、《林间录》等并称为“禅门七部书”,或为禅门十部书之一,乃参学者进学办道之资。
3.68 万字 | 2023-06-20 08:44更新
《禅门章》,一卷。隋代释智顗撰。《禅门章》一书,是为诠解释禅门波罗密次第法门而作。释禅波罗密篇是智顗大师于建业瓦官寺说讲, 大庄严寺释法慎记录整理成书,有三十卷。后来章安、灌顶治定为十卷,并在题记中言称:“今略出前卷要用,流通此本”。在其标目中,有释第二卷,释第三卷,皆为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并总汇众生根性间纯,知见偏杂而论禅门章法。可惜的是,该章只诠解至释禅波罗密卷三,分别前方便中验善根性而止,此后无文,显然是佚失了。唐贞观年间有日本僧人最澄录传于日本,至唐会昌法难后,中土遂佚。元明以后,《禅本章》经千年久佚,才由日本万里归来。现仅存一卷。此书由于久佚失传,鲜为人知,故在教界影响不大,在社会上知其者就更是甚微。现见载于续藏经本。
3.97 万字 | 2023-06-24 15:34更新
《人天宝鉴》,全一卷。南宋昙秀撰。乃依内典及儒、老之外籍等,编集学道之须知、修行之龟鉴等佳言秀句数百条,于理宗绍定年间(1228~1233)上梓刻版。
3.96 万字 | 2023-06-24 15:42更新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作者:唐玄宗李隆基。十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参校本:敦煌卷子P.3592、P.2823、S.4365 号。唐玄宗与左常侍崔沔、道士王虚正、赵仙甫及诸学士详疏《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论述“妙本”,阐发道教哲学。
6.32 万字 | 2023-06-26 20:47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