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摩耶经》,凡二卷。北齐昙景译。又称《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佛临般涅槃母子相见经。略称摩耶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本经前半部记述佛陀升忉利天,为其生母摩耶夫人说法,令得初果。后半部记述佛陀游化诸国,后于拘尸那揭罗之娑罗双树间入涅槃,摩诃摩耶由天上降下,悲号恸绝,时佛陀开金棺与之诀别;经末记述佛悬记关于法住法灭之情形。[历代三宝纪卷四、法经录卷一、开 元释教录卷一、卷六、阅藏知津卷二十五]
1.55 万字 | 2022-11-12 19:58更新
《大方广宝箧经》,又称《文殊师利现宝藏经》,佛教典籍,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经集部》,共三卷,为刘宋求那跋陀罗译。 该经讲述佛陀到祇园说法,文殊菩萨后来与须菩提应答,而使之默,舍利弗、目犍连等各述文殊的智慧与辩才。
2.24 万字 | 2023-01-15 16:11更新
《韩诗外传》是汉代韩婴所作的一部传记。该作品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的杂编。一般每条都以一句恰当的《诗经》引文作结论,以支持政事或论辩中的观点,就其书与《诗经》联系的程度而论,它对《诗经》既不是注释,也不是阐发。 《韩诗外传》以儒家为本,因循损益、以传资政,从礼乐教化、道德伦理等方面阐发了其思想。
7.07 万字 | 2021-09-14 15:51更新
《女孝经》,唐朝散郎侯莫陈邈妻郑氏撰。体例模仿《孝经》,全书分开宗明义章、后妃章、夫人章、帮君章、庶人章、事舅姑章、三才章、孝治章、贤明章、纪德章、五刑章、广要道章、广守信章、广扬名章、谏诤章、胎教章、母仪章、举恶章等十八章。阐述了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在处理方方面面关系时,要遵守的孝敬父母,侍奉丈夫,养子育女,操持家务,恪守妇规等封建道德规范。作者因其侄女策为永王妃,在书前特作进书表,作为侄女的规戒。全书旨在宣扬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封建礼教。《女孝经》是中国封建时代传统的女教之书之一。
0.33 万字 | 2023-10-07 12:47更新
《梦窗国师语录》,凡三卷。全称梦窗正觉心宗普济国师语录。又作梦窗语录。日僧梦窗疏石(1275~1351)撰,本元、妙葩等编。日本文和三年(1354)刊行。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卷上辑录南禅寺、净智寺、圆觉寺、天龙寺等六会之语录,卷下之一辑录升座、拈香、小佛事、佛祖赞、自赞、偈颂等,卷下之二辑录普济国师年谱、西山夜话、塔铭、宋濂所撰之碑铭,以及拾遗(临川家训、三会院遗诫、西芳遗训、末后垂诫、偈颂、祭文、疏、梁牌、法语、发愿文等)。卷下之二所收西山夜话,系春屋妙葩所编,别刊于日本元禄十三年(1700),收录疏石住于天龙寺、西芳寺时,与学人之机缘问答、教诫等。
7.47 万字 | 2024-03-14 08:45更新
《华严经合论》,凡一二○卷。唐代李通玄撰。本书为新译八十华严之注释书。内容开立十门以说明八十华严经之要义,即:(一)依教分宗,(二)依宗教别,(三)教义差别,(四)成佛同别,(五)见佛差别,(六)说教时分,(七)净土权实,(八)摄化境界,(九)因果延促,(十)会教始终。李通玄系一居士,与法藏为同时代之人,虽亦尊崇十玄六相之法相,然与法藏异趣,以自家独特之见解研究新译之八十华严,为新华严注释书之先驱,尔后清凉国师澄观着华严大疏钞,受华严经合论影响之处亦不少。本书之卷首附有李通玄之略传,并叙述本书流传之概要。本书与诸家说法相异之处,即视华严一经为十处、十会、四十品;且不用五教之说,而用十教判;另加性恶说,并发挥三圣圆融之义。又本书之注疏有华严经合论简要四卷(李贽)、华严经合论纂要三卷(方泽)等。
110.11 万字 | 2023-04-21 16:32更新
《三观义》,隋代释智顗撰。《三观义》一书,是智顗析广本维摩玄义而成,共有二万余言。此书先分别培智,称之为四种十二因缘所生之法。次正解释中,开为七重,即:辨三观名,辨三观相,对智眼,会乘意、明摄法、释成净名义,用三观解释摩维经义。此书的优点是,以观为经,以教为纬,纵贯始终、行慧大旨。尽管篇幅较短,但切中经义,故后人评价较高,认为此书在佛教书林中虽为沧海一滴但它却有“助升涅槃甘露法门”之作用。现见载版本有北京刻经处刻本。
2.41 万字 | 2023-06-20 08:31更新
《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凡二卷。译于南北朝初期(350~431),译者佚名。又作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秘藏经、秘密藏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叙述佛陀对来自常出大音国之无量志庄严王菩萨宣说秘密藏法。菩萨欢喜而以身供养佛,且变现稀有广大之神通。佛更就大德迦叶之启问而敷演秘密藏法。
1.27 万字 | 2022-11-20 16:19更新
《道德真经藏室慕微篇》,宋陈景元编撰。十卷。据杨仲庚序,是书朴理宗宝佑六年(公元一二五八年)刊行。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景元摭拾诸家注疏精华,参以其师韩知止、张无梦之说,取严君平、孙登之说为多,大旨以重玄为宗。引文多不注明出处。
7.62 万字 | 2023-06-26 21:05更新
普庵印肃禅师语录,三卷,宋印肃说,明成祖御制普庵至善弘仁圆通智慧寂感妙应慈济真觉昭贶惠庆护国宣教大德菩萨实录序,加封制,(二文皆重出一段)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内题普庵录。南岳下第十六世,嗣牧庵忠。又名《普庵至善弘仁圆通智慧寂感妙应慈济真觉昭贶慧庆护国宣教大德菩萨实录》。宋普庵印肃撰。明永乐二一年(1423)序刊。主要辑录其上堂语、小参、示众法语、文疏、歌颂、赞等。一卷首附有明成祖的实录、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御制序等。收入《续藏经》第二编第二十五套
14.37 万字 | 2024-03-19 19:27更新
《嘉泰普灯录》,凡三十卷,另有目录三卷。宋代僧雷庵正受编,宁宗嘉泰四年(1204 )编成,进于宁宗,奉敕入藏。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七册。系正受费时十七年,继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建中靖国续灯录之后,辑录诸方宗师、王侯、公卿、尼师等禅林缁素之机缘语要。内容包括示众机语、圣君贤臣、应化圣贤(附拾遗)、广语、拈古、颂古、偈赞、杂着等。目录卷首附有雷庵受禅师行业、进圣宋嘉泰普灯录上皇帝书等。
32.76 万字 | 2023-06-30 14:13更新
《佛说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三卷,赵宋绍德等译。诸法无行经之异译。
1.37 万字 | 2022-11-27 20:47更新
《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五卷,赵宋法天译。明宝光明陀罗尼之法门。多与华严经十住品及贤者品同。佛在鹫峰山中,与无量大菩萨俱。普贤与佛,问答法界深义。妙吉祥请问宝光明总持法门,佛令转问普贤。因问觉与觉者二字之义。舍利弗广叹菩萨智能,不可角敌。次有法慧菩萨入定受加,出说十住法门。(与华严经十住品长行偈颂俱同。)普贤菩萨赞叹印证。舍利弗自叹从来未闻。佛命其广集诸天,重请妙吉祥说法。妙吉祥许已,大地震动,十方云集,乃相与问答,令众获益。普贤复问如来大悲之义,复请如来说宝光明总持陀罗尼。舍利弗又与妙吉祥问答妙法,住世几何。妙吉祥复问佛持经之福,谤经之罪。普贤又问持经者当生何土。又问云何得此宝光明总持法。佛答以一法,谓不起煞意。又有二法,谓离于瞋恚,善言诱喻。阿难又问佛闻经之处。佛又为普贤菩萨说偈。
3.40 万字 | 2022-11-06 14:10更新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亦称《大萨遮尼乾子受记经》、《菩萨境界奋迅法门经》、《萨遮尼乾子所说经》、《萨遮尼乾子经》、《尼乾子所说经》等。佛教经典。北魏菩提留支译。十卷。
7.69 万字 | 2022-11-09 16:02更新
《大庄严经论》,或称《大庄严论》、《庄严论》(也有人称作《大庄严论经》、《大庄严经》),是古印度高僧马鸣菩萨所撰写的论,后秦鸠摩罗什汉译,全论共十五卷,收在《大藏经》的本缘部之中。论中内容有九十则(分九十章)有关佛陀本生的故事,以历史传记、寓言故事等体裁方式譬喻叙述种种因缘。其中八十则的故事甚至以类似佛经的形式:经首以“我昔曾闻”作为开场白。
13.34 万字 | 2022-10-24 16:38更新
《增修教苑清规》,凡二卷。元代自庆编于至正七年(1347)。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册。本书系天竺大圆觉教寺之云外法师自庆,将天台教苑清规(编者不详,仅知其属天竺山白云堂)再增补修订。内容分为十门,即祝赞门、祈禳门、报本门、住持门、两序门、摄众门、安居门、诫劝门、真归门、法器门等,各门之下复详述细节。本书为研究宋、元时代天台宗组织、制度等之重要资料。此外,教苑清规另有二书,一为宋代智圆(976~1022)所作,凡二卷。另一为日僧无著道忠(1653~1744)所作,凡二卷。
7.22 万字 | 2024-04-20 16:30更新